《设备安全技术与环境保护》课程标准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主要学习设备安全技术基本知识,机械安全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金属切削加工和热加工安全技术,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和电气安全技术,工业卫生和职业病预防基础知识,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设备安全技术与环境保护》课程是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专业三年制高职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也可作为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教学时数为32学时,2学分。
机械制造基础项目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常用设备的安全技术的学习和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能读识相关安全标志,初步掌握常用设备的安全技术,在工作中具有必需的自我防护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常用设备的不安全因素和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技术,了解我国在安全和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一线工作时的自我防护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设备安全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与掌握设备不安全因素的种类和常用安全技术。
2)使学生能够学习与掌握安全与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环境问题和环保技术。
(二)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实际生产要求合理使用设备的安全装置和保护装置;
2)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设备或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3)能够合理选用防护用品,增加自我防护能力。
(三)素质目标
1)通过设备安全技术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并在工作中不断强化自己的工作自律性。
2)通过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的基本素质。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五、教学基本条件
1、本课程理论内容较多,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具体内容,引入具体安全事例。
六、本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完成金属切削机床和切削加工实习等有关课程的学习。
七、课程实施建议
1、本课程内容较多且各章节内容独立性强,要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时加强双边交流,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自学和课上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讲解应用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在本学科领域的知识面。
3、教学组织形式实现多样化,除了常规课堂授课外,尽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加影像资料和图片资料。
4、根据安全技术和环保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授课中经常介绍一些有关的新技术、新知识,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
八、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法,考试时间2小时。
课程总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考查成绩(作业和实验)合成。
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考查成绩占40%。
九、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拟自编校本教材,暂用《机械安全技术》王明明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十、有关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