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术室岗前培训计划.doc

手术室岗前培训计划.doc

手术室岗前培训计划1、手术室工作制度2、手术室护理岗位制度3、母乳喂养与技巧4、医院感染知识5、医疗废物分类及处理6、护理安全与管理手术室工作制度一、手术室工作制度1.工作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熟悉掌握手术部位护理专业知识及技术,作风严谨,思维敏捷,反应灵活,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2.手术部应建立健全并落实规章制度、技术操作流程、工作流程、岗位职责,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措施,为手术科室提供24小时连续服务,随时准备接受紧急手术。

3.进入手术部的工作人员不得佩戴饰物、凃亮甲油或戴假指甲,必须按规定穿戴手术部专业的衣、裤、鞋、帽,进入无菌区或洁净手术部洁净区戴好口罩,用后放置指定定地点。

手术部衣服不得穿出室外,外出时应跟换外出衣和鞋。

手术病人入手术部应跟换清洁的衣裤,戴好圆顶冒。

4.严格控制手术部内人员的密度和流量,凡进入手术部的见习和参观人员,应遵守手术部的参观制度和接受手术部人员的指导,在指定的手术间参观学习,非当班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手术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走动。

实施感染手术的人员,术毕不得进入其他手术间。

5.制定并认真执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及药品管理制度,保证手术需要。

手术部物品一般不外借,特殊情况需外借时,急救器材需经手术部护士长同意,贵重器材需经医务科批准。

6.手术部布局应合理,洁污流线分明,便于疏散。

7.制定并严格执行医院管理规定及清洁卫生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

手术人员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如有违反必须立即纠正,采取补救措施。

8.手术部内应保持肃静,禁止吸烟和高声喧哗。

禁止携带手机进入手术间。

工作时严肃认真,不得在手术间内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

9.重大手术或新开展手术,有关手术人员应参加术前讨论,做好充分准备。

10.按时按“接病人入手术部工作流程”接手术病人进入手术间。

危重、急诊病人应有经管医生一道陪送。

病人入手术间后需医护人员守护。

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密切注意手术进展情况,准确及时地供应手术物品。

手术结束后,按“送病人出手术部工作流程”护送病人至麻醉复苏室或病区,向当班护士详细交班,并做好交班记录。

11.手术部应对手术病人作详细登记,做好手术量与切口愈合情况统计、上报。

无菌手术切口发生感染时,应与临床医生共同讨论,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手术制度1.凡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应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明确诊断,严格手术指征,征得病人本人及家属或单位同意,并由本人或委托人填写手术同意书。

2.术前1天,术者应填写好手术通知单送往手术部(常规手术1天上午10时送到,急症手术提前30分钟或电话通知,手术部随时做好急症手术的准备工作)。

凡患传染病、感染性疾病或疑似性疾病(包括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应注明。

3.手术过程中,术者与助手及器械护士应密切配合,如病人发生意外,全体医务人员应积极参加抢救,同时立即请示上级医生指导、处理。

4.切口关闭前,术者应仔细检查有关器官有无损伤、出血和异物存留。

5.通知取消手术时,应说明原因,不得随意取消手术。

6.手术医生按时进入手术部,严格按手术通知单上的手术时间施行手术。

7.病人进入指定手术间后,巡回护士、洗手护士、麻醉医生及术者均应核对手术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等。

8.按操作流程进行外科手术消毒,穿好无菌手术衣后只能在手术间内走动。

工作人员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9.手术人员手术时不得在手术间接听电话。

10.如属特殊、重大或新开展的手术,术者应亲自检查特殊用物。

11.实施空腔脏器手术时,手术台上应执行保护性隔离操作流程。

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手术,应针对病原体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手术室护理岗位制度一、巡回护士职责(1)术前一日按规定进行术前访视、了解病人病情,熟悉所有实施手术、手术部位、手术要求及特殊用物准备等,并准备和检查手术时所需物品。

(2)术日再次检查手术间内各种物品及药物是否齐全,抢救设备是否做到“五到位”,设备是否适用。

(3)与相关人员按“五查十二对”要求和对手术病人、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等。

(4)术前30分钟调节室温、相对湿度,开启洁净手术部的净化空调系统。

病人入手术间后应守护床旁,关心爱护病人,做好病人心理护理。

对神志不清的病人、小儿,应适当用约束带或专人保护,确保安全。

(5)建立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医生进行麻醉工作。

根据医嘱进行输液、输血,并认真做好查对工作,确保无误后方能输入。

(6)检查手术区备皮情况。

固定病人体位,先露手术野,保证病人肢体处于舒适、安全状态,防止压疮。

正确使用高频电刀,将负极板妥善放置,防止灼伤。

(7)严格器械、敷料术前、术中查对制度。

与器械护士及手术医生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缝针等数量及其完好性,并认真登记。

术中增减的器械、物品应及时记录,严格执行防止异物遗留体腔的安全措施。

(8)连接好各类仪器、管道,调节灯光,协助手术人员穿好无菌手术衣,安排手术人员就位。

(9)坚守岗位,不得随意离开手术间。

了解手术进展情况,及时供应术中所需的各种物品,了解器械、仪器性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0)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重大手术应及时评估术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应急准备,及时配合抢救。

观察病人肢体是否受伤,静脉通路是否通畅,遵医嘱调节滴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1)监督台上、台下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保持手术室清洁、安静、整齐。

如术中巡回护士需更换时,必须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12)核对术中切下的标本,保存于标本容器中,填写标本登记本,送标本存放处备检。

(13)术毕负责包扎伤口,护送病人,并向麻醉复苏室护士或病区值班护士详细交接班。

(14)整理手术间,补充手术间内物品,所有用物归还原处。

二、洗手护士职责(1)术前一日了解病情,熟悉局部解剖,掌握手术步骤及配合要点,以利于手术配合,并做好特殊用物的准备。

(2)术日上台前,再次检查手术间物品准备是否齐全、正确,发现遗漏,及时补充。

(3)提前15~20分钟进行外科手消毒,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整理器械台,物品定位放置。

检查台上物品是否齐全,器械性能是否良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严格执行“三人三次清点及五数”规定,严防异物遗留在体腔或组织内。

(5)手术进行时,应密切关注手术进展及手中需要,主动、迅速、准确传递所需手术器械及物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保持器械台和手术区整洁、干燥、无菌。

术中根据病情需要严格执行保护性隔离操作流程及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6)妥善保管术中切下的组织或标本,并亲自交给手术医生或巡回护士处理,防止遗失。

(7)术毕负责将使用后的手术器械分类置于专用容器,及时送交手术部供应室或消毒供应中心处理。

确保器械数目与器械数目配置卡符合,防止器械损坏与丢失。

三、晚夜班工作职责(1)负责值班期间的手术部管理工作,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不私自换班、替班,严禁脱班。

(2)负责检查各室门窗、水、电、气的关闭情况,确保安全。

遇有重大问题,及时向主管部门或院总值班报告,保证科室安全。

(3)认真执行交班制度。

遇有抢救病人不得交班。

(4)负责当班急诊、抢救手术的配合工作,急诊手术未检测输血检测常规等项目者,均按隔离手术处理。

(5)督促夜班清洁工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工作。

(6)负责手术间空气消毒。

(7)每晨下班前,巡视各手术间、辅助用房的清洁、整齐、安全情况,做好各项记录,详细写好交班报告。

如有急诊手术,需当面详细交班后方可离开。

四、护理缺陷管理制度1.建立护理缺陷登记与报告制度,设护理质量及安全管理登记本。

护士长定期组织全科人员进行护理缺陷与安全分析讨论,向护理部提交护理缺陷与安全分析讨论结果。

2.在护理工作中一旦发生护理缺陷,其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并采取积极补救措施。

遵循逐级上报制度,轻度缺陷应在24小时内口头报告护士长,中重度缺陷要立即报告护理部,非正常上班时间报告医院总值班,有关管理人员应及时调查核实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并采取补救措施。

由当事人登记事实经过、原因及后果,做出口头及书面检查,并备案归档。

3..发生缺陷的各种病例资料及造成缺陷的有关物品如输液瓶、血袋、药品、化验标本等均应妥善保管,以备鉴定,不得擅自采用涂改、销毁、藏匿、转移等方式来改变其原貌。

有意违反规定者应追究责任。

4.根据缺陷的性质及情节,护士长应于重度缺陷或事故发生24小时,中度缺陷发生后7天,轻度缺陷每月汇总,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查找原因,确定性质,提出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以书面材料上报护理部。

5.凡实习发生的缺陷或指使陪人、陪护工、卫生员进行其职责范围以外的技术操作而发生的缺陷,均由带教人及指使人承担责任。

6.发生缺陷的部门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责任方的当事人、护士长承担。

有意隐瞒或避重就轻,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与查证,须按情节轻重加重处分。

五、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1.护理不良事件包括病人识别错误,手术部位错误,病人院内自杀或走失,病人院内跌倒,用药错误,输血、输液意外,呼吸机意外,病人约束带意外,分娩意外,意外针刺伤,管道意外脱落,药物不良反应,其他需要报告的意外事例。

2.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方式发生不良事件后应自愿.主动逐级上报,相关科室或个人第一时间报告本科室护士长、科护士长,严重不良事件报告有关部门(如护理部、医务科)。

3.不良事件的管理制度(1)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发生不良事件护士长要及时组织科内分析讨论会,制定整改措施。

将科室对事件的经过、分析、整改和处理意见,当事人对不良事件中的行为、所犯错误的分析及教训,科室管理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及应当吸取的教训三个部分资料提交护理部。

(2)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3)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各种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物、血袋、输液瓶、器具等均要妥善保管,医患双方封存签字保存。

不得以擅自涂改、销毁、藏匿、转移等方式来改变其原貌。

有意违反规定者应追究行政责任。

(4)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故意隐瞒,事后经他人发现,须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5)凡实习护生发生的不良事件或指示护理员、卫生员、陪人进行其职责范围以外的技术操作而发生的不良事件,由带教老师及指使者承担责任。

(6)护理部设护理缺陷管理委员会,对全院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和分析,讨论时吸收当事人参加,允许当事人发表意见。

母乳喂养与技巧一、母乳喂养的优点对婴儿:1、营养*蛋白质、脂肪、乳糖要高。

*维生素、铁、钙、磷、钠要充足。

*铁在肠道易吸收。

*牛磺酸、胆固醇。

不饱和脂肪酸利于脑细胞发育。

*补充足够的水份。

*营养能被充分吸收,不会便秘。

2、免疫*常见感染性免疫性疾病的抗体—呼吸道、肠道。

*抗感染的活性白细胞—常见感染性疾病。

*双歧因子—有效的抑制有害菌生长—利于肠道内乳酸杆菌生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