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教师如何备课上课(课堂PPT)
新教师如何备课上课(课堂PPT)
关系。 活:在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记快——理解——运用”三者关系。 新:要处理好“知识——能力——方法”三者之间的关系。 美:语言生动,完美的形态,合理的教学手段。 动:教师讲得生动,学生学得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备课的重点应转
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 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 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 生的需要放在首位。
解读并超越教材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
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
过程。.9来自 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
4
有效的学习理解、应用课标是备好课的前题
学习《课标》要做到:
熟背《课标》基本要求,并结合教材找落 脚点。
明确各年段基本要求,同时明确具体训练 点不同阶段的要求,在头脑中 形成完整的 体系。
结合《课标》确定单元目标,确定课本目 标。
教师的教学设计内容要符合课标。
.
5
钻研教材要做到:
读通三个层面。弄清五个问题。明确四个方面。 读通三个层面。
.
6
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要完成三个转化,进行三次备课。
第一个转化:研究课标,把课标的精神转化为教学的指导思想。
★第一次备课:(学期备课)
要求:1.通读课标,读总纲和各年级的要求,便于把握年段 关。
2.通读全册教材,目的是找到课标里的要求在教材中的 落脚点。
第二个转化:通过理解教材找到教材中的知识系统和能力训练体 系。
5.忌盲目无目的 6.忌程式定势
备课要做到四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自己。
不论是看书、看报、听课、参观、游览,还是参加会议等,
随时随地做备课的有心人,不断地从知识的海洋中,从生活 和教学的实践中,吸收营养,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
10
倡导开展行之有效的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中同伴互助的一种重 要形式,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 分享经验的平台。
通读全册教材;通读单元教材;通读本课教材。 弄清五个问题。
弄清全册、全单元及本课的1.教学目的、任务2.内容3.教 学建议4.限定的知识范围、深度5.所学内容与《课标》有机 结合。 明确四个方面。
明确教材编排意图、明确教学要求。 明确基本训练点和重难点(解决课后思考题)。 明确教材纵向关系。 明确三维目标。
★第二次备课:(单元备课)
要求:1..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提高教师自身 的素质和修养。
2.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系统和能力训练系统。
3.要尽可能向编者靠拢,向教材靠拢,才能在教学中贯 穿编者的意 图。
.
7
第三个转化:通过研究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结合本班学生实际, 教师个人的教学特点, 把它转化为课堂执教的方法
.
12
上好一节课的基本要求
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开展好教学活动。
教学目的明确。 教学内容正确。 教学过程和谐。 教学方法恰当。 教学手段优化。 教学效果明显。
.
13
课堂教学的“七”字原则
实:处理好“点——线——面”三者之间的关系。 巧:要注意处理好“教——学——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精:在课堂教学要注意处理好“量——质——效”三者之间的
由培养单一型人才转向培养复合型人才;
由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传授式教学转向启发式教学;
由给学生“浇水”转向教给学生会“找水”;
由“圈养”转为“以圈养为主、散养为辅”。
新课程新教材不仅是开什么课、学哪些知识的具体问题,
而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大问题。认真搞好新
课程的实施,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精心设计 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评价环节
做到环环相扣,环环落实。
.
2
目前备课现状
新课程已实施多年,校本教研也已人人皆知、 学校教研的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备课。
现状一:备课就是写教案、写教学过程; 现状二:或旧教案抄袭,或现成的教案复制; 现状三:备课是形式和任务,并非为自己的教学 服务; 现状四:备课是为了学校领导,教育主管部门检 查而准备的。
★第三次备课。(课时备课) 要求:1.要深入理解教材,向编者靠拢。 2. 正确确立教学目标。本节课要让学生 学会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方法,形成哪些技 能,进而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哪些情感、态度 价值观。(照搬教参不可取)。 3.要恰当的选择教法。
.
8
给教师的备课建议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那么面对新课 程,教师该如何备课呢?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生成过程。强调课
堂教学的生成并不是说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僵式地
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有教学方案的设计,
还要在教学方案中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教 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
备课“六忌”
1.忌简单照搬
2.忌千头万绪
3.忌闭门造车
4.忌琐碎设问
.
3
对备课的再认识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要想实现课堂教学行为的转 变,真正实践新课程,必须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
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写教案只是备课的一部分, 是备课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备课是把教材、教法都考虑成熟,并熟记在胸, 是精心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
集体备课为教师提供相互学习,分享经验的平台。
备课—— 功在课下,利在课上, 呼唤——让精彩的备课成就精彩的课堂。
.
1
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程进入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的课堂 教学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学生成为学习 的主体,通过对话、合作、共建,师生一起 分享对课程的理解,把“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统一起来, 使每一位学生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然 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课堂教 学效益的最优化,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 最大的进步和发展,就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 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集体备课的流程:
1.初步拟定集体备课计划; 2.主备竞标; 3.个人自备; 4.集体备课; 5.形成统一教案;
.
11
更新教学观念,实现五个转变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功能的主渠道。党的教育方针的贯
彻、素质教育的实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课堂教 学来实现。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校长的重点工作就是要抓 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更新观念,实现五 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