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五、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少于30学分。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
前必须修满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70分及 格,选修课程60分及格。跨专业考取或同等学力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根据学生个人 的具体情况,由导师确定其补修课程。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一览表 课程 类别课 程 名 称学分学 时开课 学期主讲教师讲课实验实习讨论学 位 课 程 英语52501、2人文学院 自然辩证法25041人文学院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3061人文学院 高级生物化学3602周 洁 分子生物学3601汪世华 现代生物学综合实 验3601甘纯玑 汪世华指 定 选 课 生物科学专题3601王宗华等 生物统计学与软件应用220201周以飞 生物信息学 2402何华勤 汪世华等 生物专业英语1402汪 斌等专 业 选 修 课植物生态学240 2林文雄等分子生态学240 2林文雄等分子遗传学240 2汪 斌 等高级生物统计学240 2周以飞等细胞遗传学240 2宁书菊等微生物研究法 240 2谢宝贵等食品微生物进展240 2陈汉青等环境微生物学240 2胡开辉等食用 菌专题240 2谢宝贵等植物营养的分子遗传基础2402林文雄等植物成分分离与提取 2402甘纯玑等电镜技术240 2郭素枝等农产品品质学240 2郑金贵等高级植物生理学 360 3陈 伟等细胞工程学240 2魏道智等基因工程原理及方法240 2潘大仁等植 物次生代谢240 2何水林等色谱分析22812 2李清禄等基因组学240 2王宗华等发育 生物学240 2陈伟 江寰新现代仪器分析240 2李清禄等蛋白质组学240 2陈 伟 等分子免疫学240 2王宗华等数量遗传学240 2周以飞等生态遗传学240 2林文雄 等生命起源与植物进化240 2祁建民等动物遗传学240 2肖天放等微生物遗传学 240 2谢宝贵等化学生物学240 2何海斌等生物农药240 2黄志鹏等分子系统学 240 2邱君志等微生物制药240 2邱君志等补 修 课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普通生物学合计本专业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少于30分实 教学 实践(120学时)2>8践 社会实践(周)3教 学术活动(次) 2育 读书报告(次) 六、实践教育
1、教学实践:为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能力,在第二、三学年,组织硕士生在教师 指导下学习教学法,参加大学本科的部分教学工作,形式可以是指导实验或试讲部分章 节, 是工作量以100-120学时为宜(包括备课时间,其中授课不少于8学时),经考核合格 可给予2学分。
2、社会实践: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至少要参加三周社会实践,并写出报告。系或导师 要进行考核,对没有参加社会实践者可考核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3、公益劳动:为加 强劳动观点,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要参加一定数量的劳动。其中有考核的公益劳动三周,其 余可结合科研工作进行。没有参加公益劳动可考核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七、论文工作
2、掌握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实验技术,了 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用一门外语熟练地阅读、翻译专业书刊;具有从 事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教学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 工作作风。
3、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
1、植物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 包括植物基因工程、植物分子标记及基因表达调控、细胞遗传工程、亚热带果树花卉 遗传背景及生物技术研究、甘蔗遗传育种研究等。 2、微生物分子生物学 主要从事杀虫微生物基因克隆、工程菌构建、植物病原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 3、分子生态学研究 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学、昆虫生态学有关的分子生态学研究。 4、分子病毒学研究 病毒病及动物病毒病的分子流行病学和分子诊断,病毒基因的克隆、生物学功能、植 物病毒病的控制以及病毒重组、基因工程疫苗、抗病研究等。 三、学习年限 一般为3年(包括论文答辩) ,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工作并重。应有三分之一以上时间 用于学习必修课与选修课;三分之一以上时间用于科学研究及撰写论文。硕士生必须通过 课程考试。完成教学实践。并通过论文答辩,方可授予学位。在职研究生一般延长一年。 四、培养方式 1、思想政治工作: 要求硕士生除了学好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还必须参加本 校的政治学习、形势与任务的教育,公益等活动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定期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作全面考核鉴定。研究生入学一年半后,进行一次中期考核,考 核通过者,方能继续论文工作,未通过者另行分配工作。 2、课程学习: 为了使硕士生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知 识,以及较好的实验技术,硕士生必须学好学位课,积极参加讨论班讨论,培养学术讨论 风气。成绩合格者方能获得学分。学位课考试成绩必须达到70分,方能获得学位。 3、科研工作及学位论文: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 调查实际生产情况,提出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一般可为导师研究计划的一部分) ,经审核 确定学位论文题目。鉴于生物科学的特点,论文题目最好在第二学期末确定,不得迟于第 三学期初。论文题目确定后,在导师(或指导小组)指导下,硕士生应尽快拟定论文工作计 划并予以实施。研究工作进行期间,在导师 (或指导小组) 的指导下,硕士生须继续阅读 和搜集文献资料,掌握实验技术和实验研究方法及有关仪器的使用技术,同时,根据课题 研究的需要,在导师(或指导小组)的建议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到校外有关单位进行专业 实习和调查,了解情况,搜集资料,研究问题。对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应以严谨的科学态 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推理,从而撰写出有一定 科学水平的论文。 4、注意组织硕士生坚持体育锻练,参加文娱活动增强体质。
本课程首先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它在生命科学中的位置、发展现状及展望以及 DNA结构、复制、转录、翻译、调控、突变、修复和重组。同时兼顾学科发展动向,着重 涉及当今分子生物学应用技术即分子克隆工具酶、 电泳技术白质合成及分析。旨在使研究生了解 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的新进展并为相关学科从分子水平上阐明问题提供知识和技术。 现代生物学综合实验 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生物学(尤其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手段,从事生 物有相关实验的综合实验能力。本课程欢迎学生结合研究方向,选择相关材料,有目的地 从事本课程实验,但要求学生提前一学期与任课教师联系,以便作适当的准备和安排。内 容包括两大部分即基因工程部分和蛋白质部分:基因序列的获取与PCR引物的设计;PCR法 基因扩增技术;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外源基因的氯化钙法转化;质粒的碱裂解法 小量提取;阳性克隆的酶切鉴定;目的蛋白的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的分离纯化; SDS-PAGE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目的蛋白的western-blot鉴定;目的蛋白ELISA检测 等。 生物科学专题 本课程邀请有较深造诣的专家学者讲授糖生物学、核酸化学、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基 因工程、蛋白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要求学生研 读最新研究文献,并进行讨论,撰写进展报告等,使学生能够掌握本学科发展动态,做好 科研选题。 生物统计学与软件应用 生物统计学是一门介于生物学与数理统计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以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和 解决生物学问题,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本课程主要介绍生物统计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内容涉及假设检验、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回归与相关分析等基本统计分析 方法并采用上机操作练习为主的方法,介绍数据分析软件对试验或调查资料进行图表绘制 和常用的统计分析。帮助学生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规律,发掘出蕴涵的信息。掌握常用数 据分析软件的基本应用。 生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学是应用先进的数据管理技术、分析模型和计算软件对各种生物信息(特别 是分子生物学信息)进行提取、存储、处理和分析,为探索复杂生命现象及其规律提供有 力的工具。面向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内容包括:生物信息学的发展趋势及其研究内容与方 法;生物信息网络资源及常用的搜索工具;双序列比对;核酸及蛋白质数据库等 专业英语 本课程讲授生命科学领域内相关专业的英语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
植物营养的分子遗传基础是探索关于植物营养学与植物分子遗传学交叉点的理论、 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其研究目标是以植物分子遗传的原理和方法改良植物营养性状,从 生物学途径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土壤、植物营养问题。本课程将结合实际应用研究,主要介 绍(1)植物营养分子遗传研究进展;(2)植物营养性状的分子遗传学改良原理;(3) 植物适应氮素营养胁迫的分子遗传学特性;(4)植物适应磷素营养胁迫的分子遗传学特 性;(5)植物适应钾素营养胁迫的分子遗传学特性;(6)植物适应铁、铜、锰、锌、硼 等微量元素营养胁迫的分子遗传学特性;(7)植物对铝、铅、汞、镉、砷等毒害的分子 应答。以助于学生掌握植物营养的分子遗传的基础知识、研究方法并了解最新进展。 植物生态学 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与环境相互关系规律的科学,是生态学中发展得最为完善的一 个分支。本课程将通过课堂教学、野外实践观测,使学生能够掌握现代植物生态学研究的 前沿领域和最新理论和方法,了解和把握学科发展动态。主要介绍:植物个体与环境因子 的生态关系(包括光、温、水、大气及土壤等因子);植物种群生态;植物生殖生态;植物 群落生态;植物生态系统;应用生态学等。 细胞工程学 细胞工程是现代生物工程中涉及面极其广泛的一门生物技术,本课程系统讲述细胞工 程领域的主要技术原理与方法,全面介绍细胞工程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并及时反映该领 域的最新进展,为学生将来从事细胞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高级生物统计学 本课程将根据实际应用,主要介绍生物统计应用注意点以及试验数据的收集和试验设 计方法。内容涉及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假定条件和原理、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多元回归相 关、通径分析、因子分析、典范相关、聚类分析等)以及各种现代试验设计方法。并采用 上机操作学会相关的多元分析。帮助学生提高试验数据处理的能力。 蛋白质组学 21世纪生命科学实际上已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功能基因 组学的新兴学科,也是生命科学最重要、最热点的研究领域之一。本课程主要讲述内容包 括:蛋白质样品的全息制备,双向凝胶电泳,电泳图谱的图像分析,生物质谱技术和蛋白 质鉴定,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定量方法,蛋白质组研究中的翻译后修饰分析,亚细胞蛋白质 组学,蛋白质组研究中的非凝胶技术,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蛋白质芯片,蛋白质组生物信息 学,以及蛋白质组学在生命科学各领域研究中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