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拓展八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说说眼中的毛泽东是什么样的。
2、交流有关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及运用;
3、在知识、方法、语言、习惯、练笔等方面的学习收获。
4、阅读诗词,进一步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词人的文学成就。
弄懂成语故事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体会和受到的启发。
5、养成多读书,勤积累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注重积累知识,运用知识,喜欢阅读。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学会综合评价,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交流平台
1、读了本组的几篇文章,你心中的毛主席是什么样子?
学生从多角度评价(是了不起的伟人,是慈爱的父亲,是百姓的朋友,是独领风骚的领袖,是虚怀若谷的伟人,心里有他人的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对毛泽东的认识。
(对知识有一个整体上的衔接,对人物有一个综合的评价,对今后的学习,是一个提炼的过程,思维得到训练。
)
2、对场景描写和人物描写,你学会了哪些方法?结合学过的课文《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的描写方法,谈自己在习作中的运用。
3、这学期你在语文学习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从多角度汇报:语言、方法、习惯、体会、同学之间的评价等都可以。
)
4、自由组合,分小组进行讨论,并交流新得。
5、进行交流评价。
6、教师小结:
同学们,转眼一个学期即将过去,在刚才的发言中我听到了你们学习的收获,真为大家高兴,希望能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听,多记,多想,做一个有心人!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展示台
一、日积月累
1、自由读词:
(先读一读──通过自由读、同座互读、指名读、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了解词牌名、写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1962年冬,当时正是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联合起来反华闹得正凶的时候,也是我国遭受三年特大灾害,经济上遇到困难的时候。
毛泽东写此词,首先在干部中传阅,用意在鼓励大家敢于蔑视困难,战胜困难。
)
3、熟读词句,说说自己读懂了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
4、教师点评释译。
5、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看谁背得快。
6、你还读过毛主席的那些诗词,读给大家听。
(师生共同交流)
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西江月《井岗山》、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如梦令《元旦》、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浪淘
沙《北戴河》、水调歌头《游泳》、蝶恋花《答李淑一》、七律二首《送瘟神》、七律《到韶山》、七律《登庐山》、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七律《答友人》、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卜算子《咏梅》、七律《冬云》、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虞美人《枕上》、七律《洪都》。
把学生的兴趣由课上引导到课外,扩大阅读面,拓展自己的视野,使语文素养整体提高。
二、成语故事
1、阅读成语故事,想想讲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2、朗读比赛。
3、分组讲成语故事。
(师生共同评价)
4、讲讲你课外收集的成语故事:
5、教师小结:
在课外多读书,积累自己的知识,拓展视野,看谁的收获最大。
教学反思:
交流平台
本次“交流平台”安排的交流任务比较重,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眼中的毛泽东是什么样的;2.有关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及运用;3.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收获。
其中前两方面的内容是针对本组而言的,最后内容是针对全学期而言。
认识毛泽东,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方法是本组教学的重点,通过前面四篇课文的学习,在这里应该有个小结。
教学时,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认识了多少就谈
多少,认识到什么程度就谈到什么程度。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也要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归纳,特别是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偏颇认识要积极引导,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
无论是学生发表意见,还是教师梳理、归纳,都要特别注意紧密联系课文实际,既要有观点或想法,也要有丰富的事实材料支撑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交流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收获,要经过充分准备,可同全学期学生的语文素质发展状况评价结合起来。
事前,组织学生回顾本学期的语文学习情况,做好自我总结,准备好能够反映自己语文学习收获的相关资料,如,学到的新知识记录本,积累本。
交流时,要求学生用事实说话,可以边介绍,边出示相关资料,实实在在地反映学习收获。
也可以举办本学期语文学习成果发布会、展览会。
交流后,组织学生相互评价,评出相应的等级和各个方面的学习标兵,并给予相应的荣誉称号,如“小作家”、“小书法家”、“小演讲家”等,通过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日积月累
本次“日积月累”安排的是毛泽东所写的一首词,这首词写于1962年冬,当时正是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联合起来反华闹得正凶的时候,也是我国遭受三年特大灾害,经济上遇到困难的时候。
毛泽东写此词,首先在干部中传阅,用意在鼓励大家敢于蔑视困难,战胜困难。
词的大意是:
风风雨雨刚把春天送走,
漫天飞雪又迎春天来到。
看悬崖已结下百丈坚冰,
凌寒霜却盛开花枝艳俏。
虽艳俏却不同桃李争春,
只把那春消息向人间预报。
等鲜花光灿灿开遍山野,
那梅花在花丛摇曳含笑。
通过这首词的阅读,学生可以进一步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词人的文学成就。
可按如下基本步骤指导学生积累:先读一读──通过自由读、同座互读、指名读、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讲一讲──教师简要说说词的大意,以便于学生记忆;最后背一背──学生熟读能背。
成语故事
这篇成语故事讲的是“大公无私”这个成语典故。
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查字典返回查字典首页>>
教学时,应以学生独立阅读为主,由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读懂成语故事。
再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体会和受到的启发,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师可引
导学生把阅读成语故事的热望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多读书,勤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