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黄墩镇中心小学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探索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新方式、新举措,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小学生的基本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根据省市区关工委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黄墩镇中心小学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开展符合小公民年龄特点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儿童在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环境中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在参与活动中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学做中国人,学做现代人,逐步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二、活动目标及内容(一)总目标是:围绕“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全校儿童中以“我做合格小公民”为主题,以“五小”为内容,以“四进”(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公共场所)行动为活动方式,培养新世纪合格小公民。

(二)具体目标:以“五小”为内容,开展争创“小公民思想道德先进班级”活动。

1、做父母的“小帮手”。

懂得爱父母,关心亲人,父母下班回到家表示问候,亲人生病主动问候并照顾,对父母和亲人为自己所做的事懂得感谢。

培养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龄前学会自己洗手、脸、脚,自己吃饭穿衣,上学后,逐步学会独立处理属于自己承担的事情。

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学会简单的家务劳动技能,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

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浪费东西,不乱花钱,不盲目攀比,不提家里经济状况不允许的消费要求;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意识,尊重和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做文明礼貌的“小标兵”。

培养民族自豪感,了解祖国地理、历史文化;树立国家观念、培养民族责任感,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前景,懂得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

讲文明、懂礼貌,衣着整洁,举止文明,注重仪表;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不说脏话;学会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礼节,吃饭让长辈,上车让老人等等。

诚实,不说谎话,做错了事情要承认,以真诚得到别人谅解;遵守承诺,讲求信用,办不到的事情要说明情况,答应了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努力做到。

了解和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不做妨碍他人工作和休息的事,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上车、购物要排队,过马路走人行横道,做到红灯停、绿灯行;不吸烟、不喝酒,不进网吧和儿童不宜的娱乐场所,不迷恋于网上游戏和聊天;学习遵守国家的基本法律法规,不做任何违反法律法规的事,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法制和社会公德,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对违法和违背社会公德的事情要劝阻。

3、做小朋友和同学的“小伙伴”。

逐步学会与人交往,善于广交朋友,喜欢和伙伴一起学习和娱乐;心中有他人,有同情心,同伴有困难要主动帮忙,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分担忧愁,要关心低年级同学,当好大哥哥、大姐姐。

倾听、尊重、接纳别人意见,学会宽容理解;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懂得关心集体,懂得个人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培养团队精神,善于与他人合作。

4、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乐于学习、运用和宣传环保知识,能够和家人共同在日常生活和消费行为中做有益于环保的事;爱惜花草树木、小动物;爱护历史文物、保护古迹;树立环保意识,参与环保公益活动。

对污染环境和破坏环境的人与事,要主动劝阻和举报。

爱护公用电话、照明用具、公共桌椅等公物,不乱踩乱画,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看到破坏公物的行为要制止,要主动参加公共卫生活动,养成安静、整洁、自律的文明习惯。

5、做主宰自己的“小主人”。

心理健康,意志坚强,培养应对困难挫折的勇气和能力,具有“我能行”的自信心;胸怀开阔,学习独立处理成长中的问题;逐步学会正确估量自己、评价自己;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初步能力;高中生要调整好青春期心理,迈好青春第一步,坚持自我磨练、勤奋向上,培养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具有正确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学会承担社会责任,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立志报效祖国。

三、组织保障、实施途径与措施保证(一)加强学校内部建设。

1、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指导体系。

学校领导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统筹安排,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小公民道德建设组织指导机构。

领导小组各成员要将小公民道德建设与学校的各项活动紧密结合,统筹安排。

建立以校长——教导处——值周组——班主任为主线,全员管理的养成教育网络;以党支部——少先队——辅导员为主线的德育活动网络,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列入学校的工作重点,把小公民道德建设工作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

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小公民道德建设,将小公民道德建设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本着对孩子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国家负责的态度合理调配师资,任用责任心强,个人素质高的教师担当班主任(大(中)队辅导员)。

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加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有力的挖掘学科的道德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道德品质教育。

3、要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严格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加大对小学生的基本言行的规范力度及对良好习惯的培养力度。

4、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学校全体教职工都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学校的少先队组织建设。

1、建立健全少先队组织,加强少先队的工作,真正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学校德育中的龙头作用。

2、开展好少先队的常规工作,每周的升国旗应作为一种经常性的德育渠道,要认真抓好,达到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发挥常规检查的监督作用,做到日检查、日公布、周汇总,月评比,并做为评选先进班集体、优秀班干部的重要依据。

认真组织开展与学生特点及实际相近的主题队会活动。

通过开展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具有情趣和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帮助少年儿童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等各个方面,寻找岗位扮演角色,获得感受,明白道理,引导少年儿童在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形成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奠定基础。

3、利用校园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小荷》校报、手抄报、橱窗等媒体阵地,强化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促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4、道德无小事,我们还应努力从“不吐一口痰”、“不乱扔一片纸屑”、“不说一句脏话”等小处着手,抓好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5、聘请校外辅导员进行不定期的讲座,加大对学生的教育力度。

(三)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1、学校在开学初要召开“开学典礼”,尤其是新生入学必须认真组织召开“开学典礼”,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召开“家长会”,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达到对孩子的共同教育。

2、与家长进行全方位的联系。

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新途径、新方法、新路子。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五小”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儿童的道德素质。

要不断改进儿童德育实践课的内容和方法。

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儿童进行“五小”实践提供条件。

1、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不同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

使学生思想感情得以熏陶,精神生活得以充实,道德境界得以升华。

2、在创建活动中,广泛发动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

要以“我做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围绕儿童与家庭、儿童与伙伴、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儿童与自我五大基本关系,针对儿童道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每学期推出一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符合儿童特点和成长需求、为儿童喜闻乐见的主题实践活动。

例如:开展环保绘画比赛、快乐作文、家庭小帮手技能训练、小伙伴主题队会等活动。

让每个儿童在参与实践中体验着道德进步的快乐,同时告别不文明言行,逐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充分利用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开展主题班队会活动;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观看反映伟大民族精神的影视片;组织开展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经典格言、文章、诗词诵读活动;教唱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歌曲,定期举行学生歌咏比赛和文艺演出等活动。

利用“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如讲一个感恩的故事、看一部感恩的电影、写一篇感恩的文章、做一件感恩的事、寄一份感恩的信等等。

每学期根据实际每月制定特定的主题活动。

3、支持儿童建立自己的道德实践组织。

鼓励儿童通过建立“环保小卫士”、“绿色文明监督岗”、“助人小组”等,参与护绿护花,清扫卫生,尊老爱幼,扶贫助困等公益性活动,在公园、街道、车站等公共场所参与管理,协助维持公共秩序,提醒乘客排队上下车,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等,使儿童主动参与学校、社区和公共场所的道德建设活动。

4、建立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实践基地。

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进公共场所的“四进”活动,为儿童提供“五小”行动的实践机会,使儿童道德实践渗透到儿童经常活动的主要场所。

5、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成果交流展示活动。

通过技能展示、手工制作、对话咨询、演讲朗诵、故事会、竞赛、主题征文征画等多种形式,展示小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和儿童的崭新精神风貌,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赞赏“五小”活动、关心小公民成长的浓厚氛围。

对创建“小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先进班级“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班级和优秀个人要进行总结表彰,做到典型引路,整体推进。

6、班级争创突出“五化”,即德育内容课程化,把德育内容作为校本课程进入课堂;德育理念人性化,推行班主任工作承诺制,给孩子营造平等、自由的教育环境;德育方式学习化,提倡养成抓习惯、品德抓心理、人文抓阅读,开展诵经读史、书香校园活动;德育手段生活化,指导学生利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演讲比赛、综合知识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接受教育;德育活动系列化,各项活动要有连贯性,富有一定的内涵,活动主题要有新意,要系列化、制度化。

7、结合我校实际,采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

各年级定一个班级进行争创“小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先进班级”试点,树立起一批先进典型,总结出一套有新意、易操作、能推广的先进经验,来带动一大批先进班级,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