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导管的应用
常规监测参数 正常参考值 PAP
PAP:15~30/5~14[11~16] mmHg
升高可见于:
左心衰竭 二尖瓣病变 慢性肺部疾病 肺动脉高压等
56
常规监测参数 正常参考值 PAWP
PAWP:6~12 mmHg
>18 mmHg为肯定升高, >30 mmHg则有肺水 肿的可能。<8 mmHg常有左室充盈不足
右侧颈内静脉 40~45cm
左侧锁骨下静脉 40~50cm
右侧股静脉 60~65cm
左侧股静脉 60~65cm
Swan-Ganz导管的历史
1929年,德国医生Forssmann在同事的协助下将1根导尿 管经左肘前静脉送入自己的右心房,并多次尝试,通过注 入浓碘化钠溶液拍摄了右心造影片。他也因此受到谴责并 被医院解雇。
57
常规监测参数 正常参考值 RAP
RAP:3~7/0~2[1~7]mmHg
RAP可以被认为等同于CVP 升高可见于:
右心衰竭,三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 任何可影响舒张期充盈的疾病:缩窄性心包炎,
心肌病,肺动脉高压,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58
常规监测参数 正常参考值 CO
CO: 4~8L/min
15~18 mmHg时,左室做功最佳 PAPd与PAWP密切相关,在无严重肺部病变的病
人,肺动脉舒张压略高于PAWP,较稳定地高出后 者1~4 mmHg(2mmHg),因而常以连续肺动脉 舒张压监测取代PAWP连续监测 呼吸对胸腔内压影响的最小时相是在呼气末期, 所以测量PAWP应在呼气末期进行
61
PAC指导的治疗计划 PAC-Guided Treatment Protocol
复苏至平均动脉压 > 65 mm Hg
正常 (>70%)
SvO2
低 (<65%)
无处理
低 (低氧血症)
SaO2
氧疗, 增加 PEEP
高 &(增加 O2ER)
心输出量
是否破裂。 出血和血肿:注意穿刺操作轻柔。 肺梗塞:防止导管持续嵌入肺小动脉。 心律失常:轻柔操作,减少刺激右心室内膜。
心输出量(CO)监测
心搏量(心脏每次收縮所射出的血 量)乘以心跳速率所得的乘积即为心 输出量(CO=SV×HR)。如无心内分流, 左右心室的心输出量应相等。心输出 量可以用来评估左心室功能及心脏状 况,肺动脉导管利用温度稀释法可以 测量心输出量。
导管顶端带气囊
顺血流方向漂到右心,直至肺动脉
诞生于爱德华实验室 由Swan 和Ganz研发而成
Swan-Ganz导管开启了 真正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时代
常用的漂浮导管
Swan-ganz四腔或五腔漂浮导管
Swan-Ganz 导管家族
❖Swan-Ganz肺动脉压力监测导管
族
❖Swan-Ganz脑氧饱和度和混合静脉氧饱和度监测导管 ❖Swan-Ganz标准热稀释心排量导管 ❖Swan-Ganz带起搏功能的导管和单/双起搏电极 ❖Swan-Ganz CCOmbo/CCOmboV连续热稀释右心功能导管
4、导管进入右心房后,继续推进15-20cm仍未见右心室或肺动 脉压力波形,提示导管可能在心腔内打圈,应将气囊放气并 将导管退至腔静脉后重新推进
注意事项
5、为了防止漂浮导管随血流进入肺小血管,长时间堵塞肺小 血管遭致肺梗塞、肺动脉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漂浮导管置入 后应持续监测肺动脉压。此外,每次测定肺毛细血管嵌压的 时间也应尽可能缩短
➢ 患者应有可靠的静脉通路,床旁应备有除颤器 及利多卡因、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
➢ PAC外套上保护鞘,将肺动脉腔及CVP腔用盐水 冲注,与标定好的换能器相连,注1.5ml气体检 查气囊是否匀称
➢ 将PAC置于患者身上以观察其自然曲度,并设 计如何有利于导管顺利漂入心脏
Swan-Ganz 置管为何要首选右侧颈内静脉 ,而不是左侧?
低 <2.0L/min/M2
PAOP
>8 g/dL 应激, 焦虑,疼痛
< 8 g/dL 贫血
>18 mmHg 心功能障碍
< 18 mm Hg 低血容量
止痛镇静
输血
多巴酚丁胺
液体治疗
Adapted from Pinsky & Vincent. Critical Care Medicine 33:1119-22, 2019
漂浮导管(Swan-Ganz)的应用
床旁血液动力学监测的条件
人员条件:一组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 设备条件:性能良好的多功能监护仪。 所获得的资料必须是确定诊断和指导治疗所必需的。
基于以上的条件,床旁血液动力学监 测主要在于确定诊断、评估病情、指导 治疗及判断预后等方面。
床旁血液动力学监测的适应症
注意事项
1、操作须严格无菌 2、送置漂浮导管时动作应轻柔,进入心腔后应严密监测心电
变化,一般在右心室流出道时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如发生 严重心律失常应立即转变导管方向或退出导管至腔静脉, 必要时给予药物处理后再置管
注意事项
3、注意避免导管在心腔内打结,特别是在推送导管时,如遇阻 力不要强行送管,应使用退、转、进的手法使之顺利前进, 防止盲目置管造成心脏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窄性心包炎等。
床旁血液动力学监测的适应症
其他危重病人
多器官或主要器官衰竭: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严重 感染等。
各种原因的休克。 严重心脏病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监测。
床旁血液动力学监测的禁忌症
穿刺局部有感染。 患者对肝素过敏。 正在接收抗凝或溶栓治疗的病人。 严重全身感染及高凝状态。
漂浮导管的穿刺部位
右心室做功指数RVSWI:
SVI(MPAP-CVP) ·0.0143
4~8 g/m/ ㎡
60
其它
平均动脉压MAP:直接测量 82~102 mmHg 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79.92(MAP-CVP)/CI
1760~2600 dyne·sec/cm5/ ㎡
左心室做功指数LVSWI: SVI(MAP-CVP) ·0.0143 44~68 g/m/ ㎡
右侧的胸膜顶低于左侧,不 易刺入胸膜,可避免气胸、 血胸;
右侧没有胸导管,不易发生 乳糜瘘;
右侧解剖变异少,易于穿刺 定位;
右侧的颈内动脉位于静脉的 后内侧且平行走行,可减少 刺穿动脉的几率。
Swan-Ganz置管是“盲插”不需要依赖X射线, 那么如何定位导管的位置呢?
59
间接测量指标
心脏指数CI: CO/BSA
2.8~3.6 L/min/㎡
每搏输出量SV:CO/HR
60~90 ml/beat
每搏输出指数SVI:SV/BSA 30~50 ml/beat/ ㎡
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
79.92(MPAP-PAWP)/CI 45~225dyne·sec/cm5/ ㎡
急性心肌梗死
大面积心肌梗死怀疑有血液动力血紊乱。 右室梗塞。 严重心衰低心排状态或休克。 机械性并发症:二尖瓣返流、室间隔穿孔等。 反复发作梗塞后心肌缺血。
床旁血液动力学监测的适应症
慢性心力衰竭
评价心功能,尤其是心肺疾病并存时。 选择药物,尤其是血管活性药物。 评定疗效及判断预后。 区别某些心力衰竭的特定病因:限制性心肌病、缩
常用的漂浮导管
漂浮导管的漂移途径
漂浮导管的漂移途径
漂浮导管的压力波形
漂浮导管的压力波形
漂浮导管的压力正常值
0~8
20~25/0~8 20~25/8~14
单位:mmHg
6~12
Swan-Ganz导管置管技术
置管的准备工作
➢ 准备好穿刺针,导丝,扩张器,外套管,SwanGanz导管,压力传感器,压力冲洗装置等
依据所监测的不同部位的压力波形&数值
辅助参考导管的长度标记
导管体表标记的预估
显示距末梢端的距离用于确定顶端和端口的位置
标识带表示的长度:
成人导管
儿科导管
薄带: 10cm
薄带: 5cm
厚带: 50cm
厚带: 25cm
插入距离 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 股静脉 右前臂静脉
右心房 (球囊充气) 15cm 20cm 30cm 40cm
肺动脉 (楔入) 40cm 50~55cm 50cm 60cm
肺动脉导管位置的确定
如果放开气囊后肺动脉嵌顿波形不能立即转变为 肺动脉压力波形,或气囊充气不到0.6ml即出现 肺动脉嵌顿压力波形,则提示导管位置过深。
如气囊充气1.2ml以上才出现肺动脉嵌顿压力波 形,则提示导管位置过浅。
导管顶端进入左肺动脉极易脱出。所以,SwanGanz导管进入右侧肺动脉是更好的选择。
漂浮导管—最全面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前负荷:容量监测 - REDV ; 压力监测 - CVP PAP PAWP;
心脏作功 - CO SV RVSW LVSW; 后负荷:体循环、肺循环阻力 氧代谢 - DO2 VO2 SvO2;
漂浮导管—最全面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RAP 右心前负荷及回心血量 右心功能及血容量 1-6mmHg
6、导管保留期间(一般3天左右),应每天消毒并更换穿刺部 位敷料,注意无菌操作。为了防止血栓形成,在导管置入后 即应从肺动脉导管的侧孔或旁路输液导管处持续输入肝素生 理盐水(生理盐水100ml 加肝素1000U,2-3ml/h)
漂浮导管的并发症和防治
感染:严格无菌操作。 血栓形成和栓塞:定时肝素水冲洗,注意检查气囊
PAP 肺血管阻力、右心心肌纤维张力及血容量 20-30/8-12mmHg
PAWP 左房压,反映左室前负荷及充盈压 4-12mmHg
CO(cardiac output) 热稀释法、连续监测 4-8L/min
记录呼气末压力
漂浮导管的应用
监测心腔压力 测定心输出量, 测定肺动脉血温度 采集混合静脉血标本 右心房输液、给药 连续心输出量、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