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分析法及中心选址问题汉派服装配送及仓储中心选址材料案例背景汉派服装曾是武汉的一块招牌,上世纪90年代初期,凭借起步较早的产业结构和九省通衢的地理环境优势,汉派服装以大众化、平民化的风格逐步名扬海内外。
然而,从90年代末期,汉派服饰逐渐开始走下坡路。
2014年3月北京举行亚洲最大规模的服饰博览会,8家武汉服装企业组团上演惊艳“汉秀”。
经历十年阵痛蛰伏期后,武汉服装开始擦亮“新汉派”招牌。
武汉市3年将投入6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在汉服装企业发展,以期在2019年,实现全市纺织服装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昨日,武汉市政府常务会通过《武汉市振兴汉派服装产业转型规划(2014-2019)》,计划将“汉派服装”打造成新千亿产业。
为了汉派服装的正兴,相关企业拟投资建设专用的集流通、加工、包装为一体的集合式配送中心,此次汉派服装重点针对的市场细分人群为大学生,这一部分人消费观点前卫,可以接受电子商务模式且聚集地相对集中在武昌区。
汉派服饰生产基地位于硚口区的古田地段毗邻汉正街但是相对地价来说较高,但是有完善的物流配套设施和全国闻名的知晓度,不需要太多的宣传费用就家喻户晓;黄陂区相对中心城区地价相对便宜,但是周边配套设施又不健全,人流量规模相对较少,但是周边空地多,方便扩建;光谷周边的高新科技区属于国家示范创业园,有相对的政策扶持如减免企业所得税等,但是光谷周边近5年都要修建地铁、地下商城、火车站等大型项目,交通相对5年来说又不便利。
以下有3处待选之地供企业选择,请结合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做出最优判断,并说明理由。
A地: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洪山区,江夏区境内。
下辖8个街道。
在东湖、南湖和汤逊湖之间,东起武汉外环线,西至卓刀泉路,北接东湖,南临汤逊湖,面积518.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0.6万。
由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关南生物医药产业园、汤逊湖大学科技园、光谷软件园、佛祖岭产业园、机电产业园等园区组成。
北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群是其科技与产业依托的重要基础。
东部及南部开阔的农村用地为开发区产业发展提供了用地空间。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直线距离武汉天河国际机场41公里,距离华中地区水陆联运中心武汉港20公里,距离武昌火车站8公里,距离汉口火车站28公里。
到2000年底,区内有珞喻路、雄楚大道、关山大道、光谷大道、高新大道,民族大道等主干道,形成“两横三纵”的城市道路骨架系统。
B地: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南部的中国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东至武湖泵站河,西至盘龙城遗址公园以东沿线,南至府河,北至武汉四环线,规划控制范围97.37平方公里。
距离光谷广场70多公里,汉口北地处武汉天河机场、武汉北站、阳逻深水港等3大物流通道合围之中。
2013年,市场总交易额约350亿元。
已成为中南地区规模最大、成交最旺盛的市场之一。
武汉轨道交通一号线于2014年设有汉口北站。
一级客运站汉口北客运站将于2014年运行。
2013年,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已启动建设专业市场9个,配套园区4个,引进商户5.4万户。
累计实现商贸物流总收入600亿元,税收20亿元,安置就业8万人。
C地:位于长江和汉水交汇处的汉正街市场5公里,东起三民路、民族路,西到硚口路,南临汉口沿河大道,北至中山大道,市场内已建成服装、皮具箱包、家用电器、鞋类、陶瓷、布匹、小百货、塑料、工艺品、副食品等10大专业市场,营业面积共计60多万平方米,经营商品6万作余种,市场从业人员10万余人,客货运输站22个,拥有276条线路,对开500多班次,日均吞吐货物400余吨,个体经营户13200户,市场日均人流量16万人次,旺季可达20万人次。
中国汉正街电子商务平台是由武汉市硚口区人民政府汉正街市场管理委员会联合中国电信,中国农业等国内国家银行共同打造的电子交易平台。
汉正街电子商务平台是中国电信商务领航业务在华中地区最先进的电子商务平台,是汉正街市场唯一官方电子商务平台,该平台集电子商务,电话商务于一身,秉承领航电子商务,服务玩家客商的宗旨,有力推动汉正街市场向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商贸区迈进。
经过综合考量后对汉派服装配送及仓储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如下图所示。
指标重要性标度表相对重要性标度定义解释2 两个因素相比重要性相同4 两个因素相比,一个比另外一个稍重要6 两个因素相比,一个比另外一个明显重要8 两个因素相比,一个比另外一个强烈重要10 两个因素相比,一个比另外一个极端重要1、3、7、9 表示以上相邻两指标之间的重要性中间值以上数值的倒数1、1/2 、1/4 、1/6 、1/8、1/10、 1/3、 1/7 、1/9(因素反比重要性)经过综合考量后对汉派服装配送及仓储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如下图所示。
一、总准则层指标权重确定(1)准则层包括四大因素即成本因素Z1、交通因素Z2、供应商因素Z3、环境因素Z4。
通过征询3位物流专家意见,分别构建其准则层判断矩阵,如表1.1所示。
表1.1 准则层专家评价表专家1 成本因素Z1交通因素Z2供应商因素Z3环境因素Z4成本因素Z11 2 4 6交通因1/2 1 2 2素Z2供应商因素Z31/4 1/2 1 2环境因素Z41/6 1/2 1/2 1 专家2成本因素Z1交通因素Z2供应商因素Z3环境因素Z4成本因素Z11 4 2 6交通因素Z21/4 1 2 4供应商因素Z31/2 1/2 1 2环境因素Z41/6 1/4 1/2 1 专家3成本因素Z1交通因素Z2供应商因素Z3环境因素Z4成本因素Z11 6 2 4交通因素Z21/6 1 4 2供应商因素Z31/2 1/4 1 4环境因素Z41/4 1/2 1/4 1(2)根据专家评估的重要性的程度,3位专家综合评价,计算得到准则层综合评价表,表1.2所示。
表1.2准则层综合评价表成本因素Z1交通因素Z2供应商因素Z3环境因素Z4成本因素Z11 3.63 2.52 5.24交通因素Z20.28 1 2.52 2.52供应商因素Z30.40 0.40 1 2.52环境因素Z40.19 0.40 0.40 1∑ 1.81 5.43 6.44 11.28(3)通过归一法,计算成本因素,交通因素,供应商因素,环境因素权重的归一矩阵,如表1.3所示。
表1.3综合评价判断矩阵归一矩阵表成本因素Z1交通因素Z2供应商因素Z3环境因素Z4权重∑/4成本因素Z10.53 0.67 0.39 0.46 0.51交通因素Z20.15 0.19 0.39 0.22 0.23供应商因素Z30.21 0.07 0.16 0.22 0.17环境因素Z40.11 0.07 0.06 0.10 0.09二、总准则中各个分准则权重确定(2.1)成本指标权重确定(1)计算得出成本因素判断矩阵表2.1.1 表2.1.1 成本因素判断矩阵表专家1地价成本Z11人工成本Z12地价成本Z111 4 人工成本1/4 1Z12专家2地价成本Z11人工成本Z12地价成本Z111 2 人工成本Z121/2 1专家3地价成本Z11人工成本Z12地价成本Z111 6人工成本Z121/6 1(2)根据专家评价的重要性程度,综合3位专家的评价,得到成本因素综合评价表,如表2.1.2所示。
表2.1.2 成本因素综合评价表地价成本Z11人工成本Z12地价成本Z111 3.63人工成本Z120.28 1(3)计算地价成本权重,人工成本权重,得到归一矩阵表,如表2.1.3所示。
表2.1.3 成本因素综合判断矩阵归一矩阵表地价成本Z11人工成本Z12权重地价成本Z110.78 0.780.78人工成本Z120.22 0.220.22(2.2)交通指标权重确定(1)交通因素包括运输工具Z21、配送节点Z22和交通路线Z23,通过征询3位物流专家意见,分别构建交通因素判断矩阵表,如表 2.2.1所示。
表2.2.1交通因素判断矩阵表专家1运输工具Z21配送节点Z22交通路线Z23运输工具Z211 1/42配送节点Z224 16交通路线Z231/2 1/61专家2运输工具Z21配送节点Z22交通路线Z23运输工具Z211 1/44配送节点Z224 12交通路线Z231/4 1/21专家3运输工具Z21配送节点Z22交通路线Z23运输工具Z211 1/22配送节点Z222 18交通路线Z231/2 1/81(2)根据专家评价的重要性程度,综合3位专家的评价,计算运输工具权重、配送节点权重和交通路线权重,计算得出交通因素综合评价表,如表2.2.2所示。
表2.2.2 交通因素综合评价表运输工具Z21配送节点Z22交通路线Z23运输工具Z211 0.31 2.52配送节点Z223.17 14.58交通路线Z230.40 0.22 1(3)计算运输工具、配送节点、交通路线权重,得到归一矩阵表,如表2.2.3所示。
表2.2.3交通因素综合判断矩阵归一矩阵表运输工具Z21配送节点Z22交通路线Z23权重运输工具Z210.22 0.20 0.310.24配送节点Z220.69 0.65 0.570.64交通路线Z230.09 0.15 0.120.12(2.3)供应商指标权重确定(1)供应商因素包括地区经济Z31和供应商分布Z32,通过征询3位物流专家意见,分别构建供应商因素判断矩阵,如表2.3.1所示。
表2.3.1供应商因素判断矩阵表专家1地区经济Z31供应商分布Z32地区经济Z311 1/2 供应商分 2 1布Z32专家2地区经济Z31供应商分布Z32地区经济Z311 1/4 供应商分布Z324 1专家3地区经济Z31供应商分布Z32地区经济Z311 1/8供应商分布Z328 1(2)根据专家评价的重要性程度,综合3位专家的评价,得到供应商因素综合评价判断矩阵,表2.3.2所示。
表2.3.2 供应商因素综合评价表地区经济Z31供应商分布Z32地区经济Z311 0.25供应商分布Z324 1(3)通过归一法,计算地区经济权重和供应商分布权重,得到归一矩阵表。
如表2.3.3所示。
表2.3.3 供应商因素综合判断矩阵归一矩阵表地区经济Z31供应商分布Z32权重地区经济Z310.2 0.2 0.2供应商分布Z320.8 0.8 0.8 (2.4)环境指标权重确定(1)环境因素包括便利性Z41和稳定性Z42,通过征询3位物流专家意见,分别构建环境因素判断矩阵,如表2.4.1所示。
表2.4.1环境因素判断矩阵专家1便利性Z41稳定性Z42便利性Z411 2稳定性Z421/2 1专家2便利性Z41稳定性Z42便利性Z411 1/2稳定性Z422 1专家3便利性Z41稳定性Z42便利性Z411 1/4稳定性Z424 1(2)根据专家评价的重要性程度,综合3位专家的评价,得到环境因素综合评价判断矩阵,表2.4.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