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休闲旅游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休闲旅游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休闲旅游现状与对策作者:周捷来源:《财讯》2016年第09期旅游作为一种休闲生活方式古已有之。

但作为融休闲与生产、文化娱乐、经营服务为一体的经济形式的旅游,休闲旅游是近年来才兴起的社会经济现象。

它作为一种新生代的旅游方式对于乐于创新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本文首先从休闲旅游的内涵出发,从休闲旅游的体验性、审美性、文化性和提升性设计问卷,再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从时间、内容、活动以及取向方面调查浙江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休闲旅游现状,分析现状,并提出改善大学生休闲旅游的合理化建议,引导大学生提高生活质量。

休闲旅游大学生浙江师范大学休闲旅游与一般的观光旅游是大相径庭的,休闲旅游与生俱来的休闲内涵让它更加看重旅游者在旅游中的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需求,休闲旅游远远超越了工业经济时代物质主义与效率主义泛滥的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追求并体验生命的意义,以此而突出表现了经济生活的文化意义,是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水平提高的产物。

与此同时大学生也摆脱了中学时期严格的时间划分以及严格管束,他们的自由时间相对充足,因而大学生在课余时间经常出去游玩来陶冶情操、结交朋友、放松心情、增加知识,所以大学生休闲旅游也得以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大学生是年轻的群体,年轻即意味着大学生具有创新性,能在旅游过程中体会休闲旅游的乐趣,另一方面年轻即意味着大学生的不成熟,于是如何引导大学生进行休闲旅游也是社会所重点关注的对象。

研究基础(1)休闲旅游内涵休闲和旅游关系密切,旅游本身就含有休闲内涵,这就是休闲旅游得以成立的逻辑起点。

要理解休闲旅游首先就要理解休闲和旅游的内涵。

休闲学研究起于一百余年前1899年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仑的《有闲阶级论》,他在其中将休闲解释为使个体从物质压力和精神压力当中以自己感到最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的驱动下得以解脱,并获得精神的相对自由和信仰的基础。

而《周易》当中就有“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的说法,就是说观赏国家的风光,就适合作国王的宾客,这就表达了其休闲目的就是观光。

旅游的基本内涵就是指非定居者出于学习和出差之外的目的暂时离开常住地前往异地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也有包含审美和愉悦为目的的具有休闲和消费性的活动与体验。

作为我国休闲学研究的先驱者,马慧娣学者则提到,休闲旅游就是一种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

作为档次更高的旅游活动,休闲旅游在重视旅游主体的精神享受的同时也注重休闲旅游与生俱来的文化性,即人在某一个时段内所处的文化的建构、创造以及欣赏的存在状态。

同时休闲旅游的文化性也表现在它不仅仅能够表现旅游客体的文化存在,还能够以旅游主体共有的思想情感,以旅游主体的行为作为载体从而传递、创造和建构文化,以达到旅游主体获得的精神享受和身心发展的目的。

人们的文化生活途径通常有通过欣赏艺术,经济活动,对科学的好奇心和与大自然的接触等方式。

与此同时休闲旅游作为一种建立在旅游基础上的休闲行为——无论是学习,抑或是休息、娱乐和交往,又或者是欣赏大自然——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以及心理上的美好体验,从而实现人们对于沟通与交往,学习与娱乐,探究与创新等多方面的需求。

(2)休闲旅游特征1.休闲旅游的体验性旅游真正的意义在于学习知识与修身养性,除了欣赏自然山水之外,更重要之处在于要融入山水之中。

旅游是生活在新时代的一种生活方式,它需要人们去切身体会和融入其中,并且由此收获良多。

休闲旅游的体验性的主要特征是让游客真正“进入”旅游活动当中,并且以服务和商品为媒介,使旅游者之后能够回忆这些活动,从而刺激旅游者的感官,震撼旅游者的精神。

体验性让旅游者在休闲旅游当中不再像观光旅游一般满足于别人介绍了什么,自己看见了什么,而是更加看重自己能够体验和参与什么,是否能够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休闲旅游体验性的最高标准就是使旅游者达到精神高度集中,没有心思考虑其他的问题,也不会把精神放在和眼前的事无关的地方,并且无法感知时间流逝,自我意识也趋于消失的感受。

2.休闲旅游的审美性旅游的内涵是指人们出于学习和出差之外的目的暂时离开常住地前往异地逗留一段时间的休闲活动,人们在旅游过程中也有包含审美和愉悦为目的的具有休闲和消费性的活动与体验,因此旅游本身就存在着审美内涵,休闲旅游作为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其审美特质更为明显,更为重要。

休闲旅游的审美性在于旅游主体在旅游过程中通过文化欣赏、景观欣赏、参与性活动、文化交流等获得审美愉悦。

在旅游活动中,一个人若是生活压力巨大,时常被利害关系所束缚,无论怎样美丽雄伟的自然景观出现在他面前,他都不可能获得好的审美体验。

而在休闲旅游中,作为休闲旅游的休闲主体,他已经从巨大的环境压力中得以解脱,他不仅摆脱了桎梏他的物质利益,还逃离了阻碍他的精神羁绊,并且以宁静如水的心境对自然景观进行深入的欣赏与体验。

张雅静学者提出休闲旅游的最佳审美境界是生存没有附加,没有累赘不为贫所累,不为利所缚;手挥五弦,目送归鸿,思如流水,欲如白云;坦荡豁达,神经松弛,能感觉奋斗后的愉悦,能尽情地享受大自然赐给人间的一切美的东西。

3.休闲旅游的文化性休闲旅游业的核心因素是其文化属性。

休闲旅游的本质就决定了休闲旅游的实现不仅依赖于外在的物质形式,更依赖于休闲旅游产品和旅游者在休闲旅游过程中的体验,特别是个体与群体之间对于文化的体验、交流、欣赏和传播。

在休闲旅游内涵当中,文化性是最为深层次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文化是神、产品是形,一个风景因为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有了灵性。

休闲旅游除了是一种行为与需求以外也是一种文化,休闲旅游业是以“贵生”思想为文化核心系统的、成规模的逐步发展起来的。

并且现代旅游文化需求中更加强调注重生活质量,以此来满足人们对于凸显自我价值,探求生命意义的需求。

与此同时休闲旅游同样是一种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的旅游方式。

休闲旅游的文化价值在于人们在享受文化和休闲旅游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引起了不同底蕴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休闲旅游强调文化的重要性,但因为时代的不同和地域的差异性,必然有文化的差异,人们在休闲旅游活动中要真正达到身心愉悦、情感放飞的体验必须要处理好差异文化的融合。

文化性使得旅游者不仅能够得到感官享受的满足,而且能够获得历史文化知识和精神上的享受。

4.休闲旅游的提升性休闲旅游的提升性表现在休闲旅游可以促进人多方面的发展并且从多方面使得人的素质得以提升。

休闲旅游可以让人放松身心,消除在紧张工作中产生的疲劳情绪,使得人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巨大心理压力得以释放,使人们能够回归自然,有利于恢复人的体力和智力以及增强人的身体素质;休闲旅游还能够使人接受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熏陶与文化冲击,体验旅游文化带给人的美的感受,通过个体与群体间的文化交流、传递文化信息,并提升个人文化素质;以休闲为目的的休闲旅游还能够促进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休闲旅游更能够让人产生愉悦的心灵体验,使人心情舒畅,与此同时,人们在与自然接触过程中,在塑造人的坚忍不拔和开朗豁达的品格,坚定人追求真、善、美的信念,使得人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也是有所裨益的。

大学生休闲旅游现状调查(1)数据的获取1.问卷设计笔者根据结合本文研究需要,从人口学特征,旅游者在休闲旅游之前对于休闲旅游的了解和与观光旅游的差异,休闲旅游过程之中的频率、活动和对目的地的要求以及休闲旅游过后的感受来设计问卷。

2.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151份问卷,收回了151份,有效问卷141份,问卷有效率为93.3%,符合问卷调查要求。

(2)信度与效度分析信度是评价检测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的指标。

在里克特量表种,Cronbach’s a系数是最为常用的信度检验标准。

通常情况,Cronbach’s a系数在0.6以上,被认为可信度较高。

从本研究的分析结果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期望值、实际感知、差距值的Cronbach’s a系数均大于0.8,信度较高。

因此可得出本研究整个测量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较好,可信度高。

本文运用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效度的检验正常是通过因子分析来视线的。

在做因子分析前,需要测量问卷的KMO值和Bartlett样本测度来检验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

通常,若KMO在0.5以上适合做因子分析,在0.5以下则不适合做因子分析,由表2可知大学生的期望值、实际感知、差距值的KMO值均大于0.8,而且通过Bartlett’s Test,P值均小于0.001,初步判断问卷的效度高,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 of Variance是指方差贡献率。

如果变量度量指标对所研究变量的总体变量即使程度能够达到30%及以上时,这些研究变量就被认为是有效的。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方差贡献率均大于40%,可以得出本研究问卷的问题条目设置较为合理,问卷的效度较好。

(3)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本文主要根据休闲旅游的特征来设计调查问卷,并采用抽样调查法,在浙江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的内容包括:大学生的人口学特征,对于休闲旅游的认识,大学生休闲旅游的频率,大学生对于休闲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大学生休闲旅游活动类型以及大学生休闲旅游取向等,然后用SPSS以及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并归纳大学生休闲旅游现状。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

(4)调查数据分析1.大学生对于休闲旅游的认识休闲旅游是一般的普通的观光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旅游类型,它是在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所以休闲旅游比起观光旅游拥有更丰富和更有内涵的旅游内容,拥有更发达的旅游服务设施,并且同一般观光旅游相比较而言更加注重旅游者的情感体验的一种旅游方式。

作为一个近些年兴起的旅游形式,休闲旅游经常会被人予以误解,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群体,同样对于休闲旅游有着强烈的兴趣,但是与此同时和一般人一样,也会对休闲旅游有一定的误解。

对于休闲旅游的了解程度这一问题上,选十分了解的人数是44人,占总人数的34.3%,选了解一些的人数是61人,占总人数的43.6%,而完全不了解休闲旅游的人数有35人,占总人数的22.1%。

与此同时在休闲旅游的特征问题上,有63名大学生表示休闲旅游不同于普通的观光旅游的特征在于休闲旅游具有更高层次的审美性,占总数的45%,有53名大学生表示休闲旅游的特征更多表现在旅游活动更多地体现了当地的文化,占到总数的37.8%,只有24名大学生认为旅行时间较长才是休闲旅游的特征,占总数的17.1%(如表1所示)。

可见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于休闲旅游并不了解,仅有少数大学生十分了解休闲旅游。

由此可以了解到大多数大学生对休闲旅游或多或少抱着错误的看法或是误解。

2.大学生休闲旅游时间以及频率时间是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对于休闲旅游则更为重要,休闲旅游比一般的观光旅游节奏更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