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料提升机应急预案标准

物料提升机应急预案标准

物料提升机应急预案标准物料提升机应急预案一编制说明:1、目的为保障项目人员生命安全,维护公司声誉和社会形象,预防或减少潜在安全事故,有效避免各类事故给公司带来损失,使项目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能迅速反应、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确保各项工作能正常有序开展并可持续发展,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防疾、自然灾害、消防保卫、场紧急情况类型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或可能造成重大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重大经营影响、重大社会影响的事故及其他突发事件,将其具体分为以下几部分:1)安全卫生防疫部分----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编制依据及指导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意见》;《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工伤保险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四应急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应急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应急小组组长,生产经理任第一副组长、安全主任副组长,成员由项目技术部、质安部、工程部、预算合约部、材料部、水电安装部及项目保安队成员组成,主要职责如下:4.1组长:全面负责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应急处理的指挥和协调,向项目部经理、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和总经理报告应急处理工作;具体负责应急现场的直接指挥,组织对人员和财产的抢救;负责对扰民问题进行沟通和协调;4.2第一副组长:负责组织本工程应急情况的处理,负责项目部应急情况的指挥和协调;4.3副组长:协助第一副组长,负责通讯联络、车辆调度,和地方消防、医疗机构联络沟通;4.,成员:负责应急处理的资金和物资准备及调度,协助处理应急情况;五紧急联络电话1)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相关人员联系电话2)上级有关部门联系电话3)社会相关救援机构联系方法;医疗、供电、供水、煤气、通讯等部门特服电话。

六应急响应流程6.1 应急响应的流程可分为:接警、判断、应急启动、控制及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几个步骤(见下图)。

应急响应流程图1)遇突发事件后,报告信息应迅速汇集,判断性质严重程度,确定是否启动应急系统。

2)确定启动应急响应后,各级应急机构进入应急状态并实施如下行动,通知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调配应急资源,明确向上级报告内容、组织对媒体发布信息、内部员工通报等。

4)采取控制行动,场外应急指挥应支持现场应急指挥人员完成下列救援行动:应急队伍及时进入现场,积极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医疗救助、人群疏散、环境保护、技术支持、政府联络、补偿损失等。

5)行动完成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

6)应急响应结束后,应组织原因分析、评估应急响应情况,提供最终报告为今后的危机处理做参考。

七应急预案(一) 风灾事故应急预案1. 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1)本应急预案中的风灾包括:龙卷风、尘卷风、台风、飓风、暴风等。

2)由于风灾具有时间短,范围大,伤亡人数多,损失严重,且可带来连锁反应,发生其他事故(如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事故等)的特点,如不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风灾事故应急步骤:2.1 收集信息和事故评估:1)保持通讯畅通,信息及时沟通,随时掌握灾情发展状况;2)确定风灾种类、级别、部位和范围;3)确定人员伤害情况;4)掌握天气变化情况(电话咨询、气象预报);5)确定现有资源是否满足救援需要(人力、物资和设备),是否需要外援;6)根据上述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救援行动。

2.2 应急行动:1) 风灾事故发生时,安排专人及时切断有关电闸。

2)救人第一原则。

当现场遇有人员受到威胁时,首要任务是抢救人员。

3)抢救过程重要注意避免发生二次伤害,清理危险物。

4)风灾过后立即组织抢险人员在半小时内到达现场。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法,对事故现场进行处理。

5)伤员抢救立即与急救中心和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6)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7)启动备用电源,以便开展救援工作。

8)灾情严重自身不能承担时,应及时向外部求援。

9)对现场进行声像资料的收集,做好事后人员的安抚、善后工作。

10)在救助行动中,抢救机械设备和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3. 人员自救:1)施工现场应对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并设置相应避难场所,风灾发生时现场人员应就近到相关避难场所地点;2)远离高大设施,禁止乱跑;3)如来不及躲避,应伏地或抓住牢固物体,以免被风卷走及由于风的作用造成物体打击事故;4)及时躲开风灾危险区范围;5)如临时建筑发生危险时,应急时转移人员,至安全地带;6)发现他人有险情时,要及时给以帮助和救护;7)如发生人员受伤时应采取必急救要措施,避免人员二次伤害。

8)卷风袭来时,应打开门窗,使室内外的气压得到平衡,以避免风力掀掉屋顶,吹倒墙壁。

9)在室内的人员应该保护好头部,面向墙壁蹲下。

10)在野外遇到龙卷风应迅速向龙卷风前进的相反方向或侧向移动躲避。

11)龙卷风已经到达眼前时,应寻找低洼地形趴下,闭上口、眼、用双手、双臂保护头部,防止被飞来物砸伤。

12)乘坐汽车遇到龙卷风,应下车躲避,不要留在车内。

(二) 雷电事故应急预案1. 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1)本应急预案中的雷电事故包括:直接雷击、接触雷击、旁侧闪烙和跨步电压。

2)雷电事故主要发生在雨季(7、8 月份),因此施工现场应做好雨季雷电事故的教育和预防工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2. 雷击事故是自然灾害的一种,由于雷电具有冲击电流大、时间短、冲击电压高等特点,易造成雷击伤害事故,直接威胁着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3. 雷电事故应急步骤:3.1 信息收集和事故初步评价:1)保持通讯畅通,信息及时沟通,随时掌握灾情发展状况;2)确定雷电事故种类、部位和范围;3)确定人员伤害情况;4)掌握天气变化情况(电话咨询、气象预报);5)确定现有资源是否满足救援需要(人力、物资和设备),是否需要外援;6)根据上述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救援行动。

3.2 应急行动:出现雷击昏倒而“假死”状态,可采取如下救护方法:1)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雷击后进行人工呼吸的时间越早,对伤者的身体恢复越好。

应尽早争取在4 分钟内以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让心脏恢复跳动。

2)对伤者进行心脏按摩,并迅速通知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如果遇到一群人被闪电击中,应先抢救那些已无法发出声息的伤者,再抢救那些会发出呻吟的伤者。

3)如果伤者遭受雷击后引起衣服着火,切勿因惊慌而奔跑,此时应马上让伤者躺下,以使火焰不致烧伤面部,并往伤者身上泼水,可在地上翻滚以扑灭火焰,或趴在有水的洼地、池中熄灭火焰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伤者裹住隔绝空气,以扑灭火焰。

4)如果触电者昏迷,应把他安置成卧式,使他保持温暖、舒适,并立即施行触电急救、人工呼吸。

5)雷电事故发生时,应当依据《防雷减灾管理办法》规定及时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报告。

6)对伤着进行急救的同时,与医院联系,及时转送。

4. 人员自救:4.1 总体原则:一是人体的位置尽量降低,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二是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部分如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越小愈好,以减少“跨步电压”。

4.2 在雷电交加时,感到皮肤刺痛或头发竖起,是雷电将至的先兆,应立即躲避。

4.3 如果身处树木、楼房等高大物体,就应该马上离开。

如果来不及离开高大的物体,应该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下,坐在上面,采用下蹲的避雷姿势,注意双脚并拢。

双手合拢切勿放在地面上。

4.4 远离铁栏及其他金属物体。

并非直接的电击才足以致命。

闪电击中导电体后,电能是在瞬间释放出来的,向两旁射出的电弧远达好几米。

此外,炽热的电光使四周空气急剧膨胀,产生冲击波。

这些冲击波发出的声音,就是雷声。

若在近处听到,强大的声波可能震伤肺部,严重时可把人震死。

4.5 雷雨时如果身在空旷的地方,应该马上蹲在地上,这样可减少遭雷击的危险。

不要用手撑地,应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头。

4.6 空旷地带、孤树和孤立草棚等应该回避,因为它们易遭雷击。

4.7 雷电期间应尽量回避未安装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如在建建筑物顶部、高塔、大吊车、等制高点上。

4.8 如正在驾车,应留在车内。

车壳是金属的,因屏蔽作用,就算闪电击中汽车,也不会伤人,因此,车厢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

但是雷电期间最好不要骑自行车、骑摩托车和开敝蓬拖拉机。

4.9 如在屋内,应把电视的户外天线插头和电源插头拔掉。

不要靠近窗口,尽可能远离电灯、电线、电话线等引入线,在没有装避雷装置的建筑内则要避开钢柱、自来水管和暖气管道,以防雷电电流经它们窜入人体。

此外,室内如人员较多,相互间应相隔几米为好。

如在户外,穿橡胶底的鞋或长靴有保护作用,但也不是完全保险。

4.10 紧闭门窗,防止侧击雷和球雷侵入。

4.11 不要靠近高压设备或在高低压线路下方行走。

(三) 现场急救应急预案1. 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1)本应急预案中的现场急救:主要针对施工现场由于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意外事故造成人身伤害。

2)建筑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高空坠落事故、物体打击事故、坍塌事故、触电事故、机械事故等。

3)建筑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伤害形式:骨折、颅脑损伤、内脏损伤等。

2. 现场急救的原则:1)抢救伤者要及时,体现时间就是生命;2)抢救方法得当,避免二次伤害;3)实施现场急救与送医院救治相结合的原则;4)送现场最近的医院救治的原则;3. 现场急救措施:3.1 收集信息和事故评价:1)保持通讯畅通,信息及时沟通,随时掌握传染病发展状况;2)确定事故类型、伤害形式和范围;3)确定人员伤害情况;4)掌握天气变化情况(电话咨询、气象预报);5)确定现有资源是否满足救援需要(人力、物资和设备),是否需要外援;6)根据上述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救援行动。

3.2 救护救援应急分队在接到事故通知后应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和事发现场抢险小组一起把伤者转移到安全地带;3.3 针对伤者的受伤情况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避免搬运过程中的二次伤害。

3.4 与医院或急救中心及时取得联系,转送伤者,使伤者得到进一步的救治,减少伤亡。

3.5 为了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保卫组实施警戒工作保证抢险道路畅通。

4. 人员自救及救治方法:4.1 外伤止血:由于事故可能引起出血,出血量大(达到总血量的40%),就有生命危险。

现场抢救时,首先采取紧急止血措施,然后再采取其他措施,常用的止血方法有:指压止血、加压包扎止血、加垫屈肢止血和止血带止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