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浙教版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浙教版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浙江教育出版社第一单元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课题] 1 天生我材必有用[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开展“我能行”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育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初步树立服务于社会的思想。

[重点难点]重点:1、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难点:帮助学生认识和发扬自己的优势。

[教学过程]一、师生对话:当你站在起跑线上时,你会做什么动作?手势眼睛心中想什么?今天,我们站在新学期的起跑线上,你作了什么准备?新学期的准备打算二、发现自我:1、出示——天生我材必有用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你读懂这句话的意思吗?解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我们要善于发挥这种优势,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2、让我们用发现美的眼睛找找自己身上的优点。

3、学生大声交流。

同学补充。

最后归结为三个字——我很棒!同桌交流,并自信地说——我很棒!三、发挥长处:1、怎样发挥自己的长处,为班级服务,为大家服务,为自己服务呢?活动设计:要开运动会了!你觉得你可以为班级做些什么,为什么?运动员:为班级争光拉拉队:为队员加油服务员:为队员服务报道员:为班级宣传……你觉得你的长处还可以为大家做些什么?四、不断成长:看来,的确是天生我才比有用。

但如果有才能不用,又会怎么样呢?1、有一个小朋友说:我是小百灵,所以,我只想展示我的歌喉,至于劳动吗?我没有这个长处,让爱劳动的人去做吧!对于这个想法,你有什么看法吗?2、今天不行,不代表永远不行。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五、让我们自信地告诉自己——我能行!回归课题——天生我材必有用![课题] 2 我要向你学习[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会有自己的不足。

2、让学生懂得取长补短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3、引导学生主动地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学会辨别什么是真正的长处。

[重点难点]重点:1、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的道理。

2、让学生懂得取长补短的重要意义。

难点:引导学生真正地学会取长补短。

[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苹果?尺子?扫把?……这个游戏告诉你什么呢?万事万物都有它的有利之处,正如上堂课所讲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二、大家都有优缺点:1、故事:《骆驼和羊》,你看懂了什么?2、再看看其他动物的优点和不足。

3、其实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应该怎么办?取长补短写一写你的缺点,想想你可以向谁学习?活动:向学习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困难。

榜样同学说说自己的好方法。

4、听故事:《项雷的心里话》三、学生活动:学校要组织黑板报比赛,怎样分工,怎样发挥大家的长处。

分组交流,评议。

想一想为什么这么安排?有什么好处?——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班级争光。

四、我会辨析:看课文14页。

这样的取长补短对不对?1、我帮你做值日,你替我做作业。

2、我数学不好,你语文不行,让我们共同进步。

3、妈妈,我要像她一样自己上学。

同桌讨论,交流。

五、总结:让我们发挥自己的长处,学习他人的长处,让自己进步更快![课题] 3 嫉妒真的要不得[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在别人取得成绩的时候不应嫉妒,而应该以此为动力努力地使自己进步。

2、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

[重点难点]重点:1、知道什么是榜样,应该怎样向榜样学习。

2、知道嫉妒的危害,懂得欣赏和尊重别人的道理。

难点:懂得着呢样对待别人取得的成绩。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寻找身边的榜样:1、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值得大家学习的榜样。

学习上劳动上技能上……2、他们都获得了怎样的成绩?二、面对榜样的成功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功点。

当我们看到别人取得的成绩时,你有什么感受?例举:同时和同学参加唱歌(运动会),结果同学得奖了,而我没有?心情会是怎样?又会怎么做?2、几种不同感受:有点难过——为什么他比我好!没有什么感受——很高兴——向他祝贺,学习!真实的感受很正常,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别人获得的成绩!三、追寻成功者的脚步1、身边榜样谈谈自己的成长历程。

2、师生补充,生活中取得成功的人都曾经付出了许多许多。

出示: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成功的果实。

听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3、我们到底要向成功者学习什么?学习哪些方面?不怕困难的勇夺第一的决心坚持不懈不怕失败的毅力……四、让我们来辨析:1、这种想法对不对?为什么他总比我好,我真没用?哼!以后我再也不理他了!你有什么想法?——这就是嫉妒!2、嫉妒有什么危害吗?失去信心,失去朋友,失去学习的机会!3、出示课题:嫉妒真的要不得4、你们有没有听说因为嫉妒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例子?师生交流。

《草船借箭》五、总结:当别人取得成绩的时候,我们不应嫉妒,而应想想他们付出的努力,并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使自己能获得更大的进步![课题] 4 竞争与合作[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争。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懂得既要竞争,又要互相合作,才能成功。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能自觉地遵守竞争规则。

[重点难点]重点:1、让学生知道现代社会生活中竞争无处不在,鼓励学生参与竞争。

2、让学生懂得有序的竞争可以促进人的发展。

3、让学生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难点:既参与竞争又积极合作。

[教学时间] 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现代社会充满竞争。

学习、工作、生活中都如此。

它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你知道有哪些竞争吗?班队干部竞争各种比赛(学习中的竞争)企业、工厂之间的竞争(市场的竞争)招聘人员有竞争……(工作中的竞争)看来,生活中竞争处处可见!二、大家都来说:那你知道为什么需要竞争吗?1、四人小组讨论,至少归纳三条。

2、交流:预设:竞争能锻炼人的胆量能催人不断地学习能让每件事做得更好……三、竞争的规则:反例:如果咱们班要和另一个班进行拔河比赛。

可是,他们班出了10个人,而我们班出了5个人,你们同意这样的比赛吗?1、学生讨论、交流。

2、你从这件事中得出个什么道理?竞争要有一定的规则,做到有序竞争。

板书——公开公平公正3、辨析:这些同学的做法是对的吗?“我当班长,我让我妈和老师说说。

”“咱们这么要好,到时投我一票。

”“他肯定不行,选我吧!”“我们有竞争,但我们是好同学,让我们互相帮助。

”“这次参赛的作文,我让爸爸代劳了。

”你同意这种做法吗?四、在竞争中成长:既然竞争对我们的成长如此重要,那,我们怎样获得成功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校园文化艺术节的片段。

1、舞蹈《我的舞蹈我的梦》获得了一等奖《大家来恰恰》获得了二等奖。

他们在参与竞争中获得了成功?为什么会成功的呢?2、许许多多师生的共同合作:排练化装包车服装舞台、灯光、空调……为了演出了顺利进行,多少人在共同努力,这就是竞争中的合作!3、现在,你理解什么是合作吗?让我们下节课进一步来认识合作。

五、总结:1、这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下节课我们要分四人小组共同制作一张8K大的画版,内容是:迎接国庆。

四人小组怎样合作?准备工作、材料、分工……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前的准备:1、迎接国庆画板制作比赛开始。

2、各组作了哪些准备?小组交流。

3、讨论:活动前的准备非常重要。

分工材料准备设计二、正式活动:1、分组进行;2、巡视,并表扬各组的优点。

三、展示评比:1、小组进行展示,并说说合作过程。

2、讨论优秀作品的产出,合作重要性的体现。

人人参与取长补短勇于创新3、今天的合作,你有什么遗憾?四、作品展出:与班级建设相结合,在展板上展出。

第二单元我的家庭[课题] 1 我来画棵家庭树[目的要求]1、让学生认识家庭,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2、知道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认识自己的社会关系。

3、培养关爱家人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认识自己的家庭,认识自己的社会关系,知道每个成员在家庭中的责任。

2、让学生懂得家庭和睦、幸福是家庭生活的首要条件。

难点:懂得中国传统大家庭中亲属关系的称谓。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我们来玩个游戏,我说出一个数字。

你来说说代表什么?“1”——生回答。

如果我说代表一个孩子,那么:“2”你能想到什么?“4”你又想到什么?师: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421”现象。

二、介绍家庭基本结构:1、横轴,代表夫妻;纵轴代表父母与子女关系。

板画,及点。

•——••如果依次这样画,你能画吗?这就是最简单家谱。

2、请你画画家庭结构图吗?三、学生活动:1、画画简单的家谱。

可以写称谓。

更可以加上名字甚至所知道的生日等。

交流展示。

2、你还可以用其他形式来画吗?学生作画。

交流。

四、课外延伸:1、看了家谱,你想说什么?2、你知道为什么我们国家要实行计划生育吗?五、布置作业:1、调查2、下节课带照片介绍。

[课题] 2、我家的故事[学习目标]1、探究、记录家人和家族的历史,理解身边的历史。

学习用新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更深刻地理解家庭生活的意义。

从《我家的故事》中体会家人的关爱,理解家长,更爱自己的家。

2、情感与态度------从《我家的故事》中体会家人的关爱,了解身边的故事,理解家长,更爱自己的家,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培养关爱家人意识。

能力------认识自己的家庭、社会关系,探究、记录家人和家族的历史,理解身边的历史。

学习用新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更深刻地理解家庭生活的意义。

知识------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了解家中发生的事件,认知到我是家中的一员,知道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责任。

[学习重点]1、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向长辈表达感激之情,知道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责任。

2、了解长辈的故事,深刻理解家庭生活的意义,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培养关爱家人意识。

[学习难点]1、学习受爱和施爱。

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向长辈表达感激之情,2、通过《我家的故事》,让学生更理解家长,更爱自己的家。

[学习准备]1、搜集家中父母长辈有特殊意义的老照片。

2、询问家中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

3、教师做一本家庭影集。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课。

1、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每个家庭都有许多的故事,每个家庭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我家的故事》。

2、教师拿出试先准备好的一本家庭影集,给学生做介绍。

二、寻找故事,小组交流1.同学们,你们课前也去搜集了在家庭中发生在父母长辈们他们身上有意义的事情或者对他们来说有特殊意义的老照片。

现在老师请你们将搜集到的事件或者照片在小组里先和同学们聊聊。

当然这些事情会有喜,有悲,有苦,有乐,他们都是我们家庭中生活的一个个难忘的片断。

有些事情,当时你也在场,你是什么样的反应呢?2、小组同学交流,代表发言。

3、教师总结: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庭成员,有着不同的经历,作出了不同的贡献,每个家庭的故事各不相同,我们要尊重和爱戴自己的长辈三、家庭调查,“我爱我家”导语:家庭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我们在家庭中出生长大……我们在成年后还将建立自己的家庭,养育子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