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五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一、反射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规律性的反应。
反射是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非调节反射:通过遗传获得的,与生俱有的,不经过大脑皮层。
条件反射: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逐渐训练形成经过大脑皮层)例:下列实例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②③,属于条件反射的是①④⑤。
①望梅止渴②膝跳反射③眨眼反射④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⑤学生听到铃声向教室奔跑(2).反射弧(3)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2、人脑的高级功能例:1、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
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 .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 .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 .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B .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C .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D .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3.如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
为了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做的是( )A .不放药物时,刺激B 处,观察现象 B .药物放在A 处,刺激B 处,观察现象C .药物放在B 处,刺激C 处,观察现象D .药物放在C 处,刺激B 处,观察现象4.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又有效应器B.参与反射弧的神经元的细胞体不都在b中C.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D.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答案:1-4CBCD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兴奋的传导(1)下图所示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2)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变化曲线分析a点——静息电位,K+通道开放,K+外流(被动运输,不耗能);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Na+内流(被动运输,不耗能);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cd段——静息电位恢复,K+通道开放,K+外流(被动运输,不耗能);de段——静息电位,Na+—K+泵活动加强,排Na+吸K+。
(逆浓度梯度,耗能)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结构与类型①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②主要类型:a.轴突—细胞体型:;b.轴突—树突型:。
(2)兴奋传递的过程(3)传递特点:单向传递,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原因是神经递质贮存于突触前神经元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例、1.下列关于细胞内外K+、Na+和Cl-的叙述,错误的是()A.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B.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C.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D.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无机盐离子2.如图显示的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A.阻断了部分Na+通道B.阻断了部分K+通道C.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的释放D.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3.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纤维表面,如图,给该神经纤维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
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4.下图甲、乙是膜电位的测量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描述的是图甲的是()①可以测量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②可以测量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③只观察到指针发生一次偏转④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归纳提升神经纤维上电位测定的方法(1)静息电位的测量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只观察到指针发生一次偏转(如图甲)。
两极都与神经纤维膜外侧(或膜内侧)相连接时,指针不偏转(如图乙)。
(2)动作电位的测量灵敏电流计的两极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或内)侧,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下面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 →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如下:5.下图中乙图是甲图中方框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丙图是乙图中方框内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B→AB.C处,细胞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C.丙图中物质a的分泌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D.丙图的b如果不能与a结合,则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抑制6.下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B.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D.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参考:BADBCC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A.细胞体B.轴突C.突触间隙D.树突2.下列关于反射弧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射活动需要通过反射弧来完成B.兴奋在反射弧上是双向传递的C.反射弧上的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所直接支配的肌肉或腺体D.刺激反射弧上任何一个部位所产生的反应都称为反射3.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给a点适当强度的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可从a点传到b点B.如果给予相同的刺激,刺激点a与肌肉之间距离越近,肌肉收缩就越强C.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大小与刺激强弱无关,通常是恒定的D.刺激a点的强度越大,神经冲动传递的速度就越快4.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的ab段=bc段;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b处,a、c处可在同一时刻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借助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兴奋从d到e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刺激c处,肌肉和e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5、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不一定产生兴奋B.神经细胞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的浓度低于外侧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电位不一定是外负内正D.脑中的高级中枢可以调控脊髓中的低级中枢6、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即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①理论上患者的神经—肌肉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正常情况基本相同②兴奋由神经到肌肉突触前膜,经历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③注射受体蛋白来增加受体数量,可以缓解该病症状④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都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引起的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7、根据突触前细胞传来的信号,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的为兴奋性突触,对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效应(抑制效应是指下一个神经元的膜电位仍为内负外正)的为抑制性突触。
如图为某种动物体内神经调节的局部图(带圈数字代表不同的突触小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的突触小泡中是兴奋性神经递质B.当兴奋传至突触3时,其突触后膜的电位变为内正外负C.图中的突触类型有轴突-树突型、轴突-肌肉型D.突触2和突触3的作用相同,均是抑制肌肉兴奋8、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B.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既能传到A又能传到C,实现双向传导C.兴奋传到Ⅰ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Ⅱ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9、如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d处能测到电位变化B.a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完成后即失去活性C.图中有三个神经元,b 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a 处D.①能接受各种刺激,引起②的反应10.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左侧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甲),兴奋从该神经元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如图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B.兴奋通过图乙所示的结构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图乙中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D.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 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二、非选择题11.(2016·山东莱芜质检)下图表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刺激―→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效应过程―→结果(1)当机体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上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表现为________,这种电位变化主要是由于________造成的。
(2)突触主要存在于________(填序号)内,反射活动通过的突触数目越多,完成反射需要的时间________。
(3)炎热刺激时,皮肤内发生的效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炎热时失水过多,引发机体主动饮水这一调节过程中,①表示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
(4)神经递质是信息分子,有关神经末梢可释放递质作用于免疫细胞,以调节免疫功能,这表明免疫细胞的膜上有________。
人体内的信息分子还有________(举一例)。
12、图1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在图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膜内外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
图3中A 、B 代表两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请回答相关问题。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形式传导,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于高浓度海水中,图2中B点值将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图1中共有________个完整突触,若图1中环状结构内各突触生理性质大体一致,则兴奋经该结构传递后持续时间将________(填“延长”、“缩短”或“不变”)。
(3)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________,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用字母、箭头表示)。
(4)缩手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
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的控制。
13、如图为人体内的反射弧示意图及其中部分结构的放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