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一理解性默写-学生版.doc

必修一理解性默写-学生版.doc

高一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导学案编制:何亚美审定:高一语文备课组时间:2016年11月2日
注意:理解性默写要注意的是语义理解和语境上卜•文衔接;其次要注意标点,古文诗歌标点都很重要。

《劝学》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布子《劝学》篇中的" 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了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二这句话与荀了《劝学》中的" "观点相同o
3.苟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在后而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旬了是」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8.荀了在《劝学》中连用了〃〃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的观点,同时也说明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

9.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中的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这与韩愈的" 〃的思想一致。

10.〃〃,通过"木〃、〃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
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师说》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的观点是相同的。

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a,,,,,o
3、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

”这与
韩愈《师说》中“,,”所描述的现象一样。

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a,,
5、《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
",。

”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
谬心态。

6、在《师说》中葬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O "
7、《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
是:t O
8、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犹旦““ ;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而“ ,
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故":”。

9、韩愈写作《师说》一文的缘由是:" "
10、“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 ” —致。

《赤壁赋》
1.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旬了是:
2.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了是:
3.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
4.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o
5.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了是:
6.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
7.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
9.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了:
10.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
11.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
12.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飞行的句子:
13.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
14.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
15 .用蛟龙蔑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
16、以月亮作比,描写此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
17、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
18、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
19、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
20、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了是:
21、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22、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上了翅膀:
23、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
24、本文中苏轼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真是妙不町言的语句是:
25、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提出了另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他紧扣水月,阐述了
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来攻破客人〃〃的理想, 指出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一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的语句是:“"。

又指出如果从不变的角度观察,则万物都是无尽的语句是:""。

26、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7、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哲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28、作者写出了飘飘欲仙的神态,好像身体在天空里,架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不知道哪里是尽头,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的心情和飘然欲举的超然之乐,情和景己经达到融合的境地的语句是:。

29、《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对比:普操当时是:〃,而
你我只是:〃;曹操当时是”, 而你我只是〃。

这一段再现了曹操当年沿江而下时的盛大场面和英雄气概。

可是象曹操这样的英雄〃?真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30、《赤壁赋》中描绘出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日得的心境的语句是:£
31、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o
32、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
33、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酒,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语句是:
34、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刀同在的语句是:。

35、写清风与明月可激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语句是:
3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洞箫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沁园春长沙》
1、《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
2、2、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的诗句:
3、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
4 、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恰”字,统领的诗句:
6、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诗句:
现代文中引用的古诗文
1.中国古代诗歌,有许多篇幅是交给思乡之情的:
“?。

”(崔颍)
“,。

”(宋之间)“,。

"(《占诗十九首》)“,?"(卢纶)“,。

”(李益)“,。

”(韦庄).•…
- ——《前方》
2.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自然是
江南日暮的雪景。

“”,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
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 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一-《江南的冬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