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坑支护安全专项方案正式版

基坑支护安全专项方案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基坑支护安全专项方案正式版基坑支护安全专项方案正式版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工程概况乐清湾产权式酒店基坑支护工程,场地位于文昌市清澜新港大道北侧。

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1.00m(85高层),基坑开挖深度在4.10~6.00m,为临时性工程,基坑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

基坑支护采用放坡土钉墙挂网喷砼及局部机械钻孔灌注桩进行支护。

根据设计勘探和地址板岩土质为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土,地基承载力在fak≥13.97Mpa,周边环境良好,地下无任何管网,施工机械采用挖掘机,以人工配合。

二﹑编制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及乐清湾产权式酒店基坑支护设计图纸(2)、《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S0010-2002;(4)、建(构)筑物设计文件、地质报告;及海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现场勘查报告(5)、地下管线,周边建筑物等情况调查报告;(6)、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文件。

(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9)《岩土锚杆(索)技术规范》(CECS22 2002)(10)《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1)《建设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三﹑基坑支护工程危险源识别与监察1、基坑支护工程事故类型(1)、与挡土墙结构有关的事故;(2)、挡土结构施工不良。

挡土结构异常变形;(3)、挡土结构渗漏水严重致使挡土结构后面土体流失。

(4)、地面超载引起挡土板结构上侧压力过大。

(5)、各阶段超挖起挡土板结构上侧压力过大。

(6)、未进行支护与土体整体稳定和抗滑移验算或验算错误,导致挡土结构整体垮塌。

(7)、对雨水、周边排水等地表水造成的侧压力增加考虑不足,导致挡土结构垮塌。

2、与支撑体系有关的事故(1)、勘察设计不当造成的事故;(2)、施工不良造成的事故;(3)、与地下水治理不当造成的事故;(4)、发生挡土结构、挡土底部基坑周边的事故;3、与管理不当有关的事故(1)、放坡开挖时坡度过陡,土坡可能丧失其稳定性。

(2)、基坑(槽)周边堆放过多荷载,引起边坡失稳。

(3)、挖土施工进度过快,改变了原土层的平衡状态,易造成滑坡。

(4)、基坑周边停放重型机械,使支护荷载增大,引起边坡失稳破坏。

(5)、附近基坑施工对基坑支护的影响引起周围结构破坏(6)、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坑底回弹增大从而影响支护结构稳定。

4、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1)、在调查阶段,事前对周围环境调查不够如临近建筑物基础等情况调查不足。

地下设施及地下构筑物情况调查不足,地质勘察不相信,地质资料不足等。

(2)、在设计阶段选用土的物理学性质指标有无,选用的设计方案有误,荷载估计不足等。

(3)、在施工阶段,不适当地增加基坑四周地面上施工荷载,回填土不密实,支撑结构断面不足异常降水使墙后侧压力过大等。

5、危险源监控项目(1)、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变化。

(2)、地下水位、柱、墙内力、支撑轴力、立柱变形。

(3)、土体分层竖向位移,支护结构上侧向压力。

四﹑基坑支护工程施工要求:1、施工准备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认真对施工现场情况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调查,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1)、施工现场的调查,机械进场情况、给排水、供电、现场建筑物及地下障碍物施工对周围影响。

(2)、水文土质、基坑支护的调查、设计、随时掌握水文土质的变化制定施工方案。

五﹑基坑支护工程安全管理:1、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避免一下事故发生。

(1)、放坡开挖时坡度不能过陡,以防土坡丧失稳定性(2)、基坑周围堆土距坑边在0.8米以外,高度不能超过1.5米,以防引起边坡失稳。

(3)、挖土速度不能过快,以防改变图层的平衡状态,造成滑坡(4)、基坑周围停放机械设备要远离基坑,以防增加荷载。

(5)、基坑时间暴露时间不能过长,以防造成坑底回弹增大,影响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6)、配合施工及清槽(坑)作业人员要在机械旋转半径以外工作,以防造成机械伤害。

(7)、基坑槽必须做到随挖随清,堆土要及时排到指定地点六、安全生产目标1、争创文昌市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标范工地。

2、伤亡指标零,重伤指标零, 轻伤事故率控制在小于0.5‰。

七、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八、安全生产保障措施1.我公司在多年的施工过程中,建立了完整的安全保证体系,明确规定公司经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从公司到项目部,逐级建立了安全管理机构,并建立了各级安全管理制度。

在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将充分发挥各级职能部门的作用。

2.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项目副经理和安全文明负责人,现场安全员为组员的安全领导小组,每天领导小组各成员开一次碰头会,对当天施工中所应注意的安全事项进行交底,每星期召开一次有各班组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生产会议,总结过去一周安全生产工作,并对将要陆续展开的工作进行技术交底和布置。

3. 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并对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和落实。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与"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明确规定项目部各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类人员在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职责,在公司与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与各施工班组签定的经济承包合同中,明确规定安全生产职责和安全生产指标,视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坏,做到赏罚分明。

4 .项目部应配齐国家、省、市及公司内部关于安全管理的规范、规程、标准和制度、文件,保证国家和地方政府法规以及公司内部管理规定在安全管理中得以贯彻落实,使得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5. 严格执行专职安全员及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

本工程严格按合肥市建委安监部门要求配备足量的安全员,对特殊工种加强管理,特殊工种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6. 由项目经理牵头,专职安全员具体实施组织,用精神和物质相结合的鼓励办法,开展经常性的、内容丰富的、形式多样的安全活动。

我公司人员进场后,项目部及时展开安全合理化建议活动,对于建议被采纳者予以奖励。

7. 建立并保存在建筑施工中所开展的安全性评价与风险性分析、技术安全交底、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劳动安全监察通知书、事故调查处理报告等与安全管理有关的活动记录,为纠正不合理措施和改进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提供重要信息。

九、安全检查措施1.建立并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各职能部门对工地进行安全检查,对本工程进行全面性和考核性的检查;项目部每周月对工地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由项目经理牵头,专职安全员组织各相关部门对工地进行隐患清查,公司安全部门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各种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定人、定措施、定整改期限,整改后由相应安全机构复检验证。

2.专业性检查:由公司安全、设备部门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电器设备等进行单项检查,对存在的隐患及时整改。

3.安全员做好日常巡回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施工员在检查生产时检查安全;各班组应经常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查;为防止施工人员上下班时间、节前、节后纪律松懈,思想麻痹产生安全隐患,应加强安全检查活动;充分做到层层设防,级级把关,搞好安全工作。

十、安全教育措施1、建立安全教育制度,明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施工员、各专业操作班组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在安全教育中所应承担的职责,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以安全生产的政策、法令、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为主,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安全生产情况和对有代表性的典型事故案例进行讲解,事故是血写的教训,通过有针对性、生动鲜明的教育,使受教育的员工印象深刻,牢记不忘。

2、做好新入场工人及变换工种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

三级安全教育由技术、安全和劳资部门配合组织进行,从公司、项目到班组层层进行教育培训,考核合格者方许进入生产岗位,同时建立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卡,将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存档备案。

3、详细制订各专业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如桩机操作工、电工、钢筋工、起重工等工种的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教育的内容应主要体现在技术操作规程上,写明要领,指出安全习惯和关键问题,并尽可能把操作步骤表达清楚。

建立班前活动制度,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各班组负责人应做好本班组的安全教育工作,并对班前安全活动进行记录。

4、技术负责、专职安全员在各分项工程施工前,要进行详细可靠的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要包括:a、常规操作要求、施工规范要求。

b、根据施工内容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c、按有关施工安全操作的要求,对关键工程实行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如施工现场临时施工用电、施工机具安全使用等。

d、秋、冬和雨季施工时应组织现场员工进行秋、冬和雨季施工安全和消防的宣传教育,制定安全生产、防水、防潮、防滑、防火、防高坠等各项规章制度,并教育员工严格遵守。

十一、安全技术措施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中的统计分析,表明安全事故主要集中在坠落、触电、机械伤害、坍塌事故这五个方面,另外对本本工程还有交通事故。

故在本工程施工中应特别对这些方面予以高度的重视,重点设防。

11.1现场环境要求及“三宝”利用11.1.1施工现场四处张挂好醒目的安全标志、安全宣传牌,警示、提醒每个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作业环境合理采用不同的色彩,尽量减轻作业人员眼睛及全身的疲劳,降低事故频率。

11.1.2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要求配戴好安全帽,高处作业系好安全带,凡衣冠不整、穿拖鞋者一律不许进场,对发现违规者予以罚款处理,屡教不改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安全帽、安全带必须经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11.1.3 做好秋、冬防雨措施及季节性施工准备,确保劳保用品的分发工作。

11.2临时用电安全防护11.2.1根据临时用电布置图,铺设好用电线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