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公司不良资产处置公司不良资产处理方案目录一、XX公司不良资产的成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存货中的不良资产..........................................错误!未定义书签。
2.应收账款中的不良资产..................................错误!未定义书签。
3.投资中的不良资产..........................................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XX公司不良资产处理的基本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存货中的不良资产处理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2.应收账款中的不良资产处理方案--债转股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3.投资中不良资产的处理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4.内部“好企业、坏企业”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5. XX公司不良资产的剥离.................................错误!未定义书签。
6.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解决不良资产...............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XX公司不良资产处理工作程序........................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XX公司不良资产的成因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它权力。
而不良资产则是指不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甚至无法实现其账面价值的各种财产、债权、其它权力。
企业不良资产主要产生在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和投资环节,相应地企业的不良资产主要存在于存货、库存和在制品、应收账款及各种投资中。
各环节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如下:1.存货中的不良资产主要指因积压、淘汰、损坏致使存货变现价值小于历史成本的呆滞存货,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本企业生产所需及原材料供应市场缺乏了解,盲目采购,造成原材料积压;二是对企业生产产品的市场供求情况缺乏了解,盲目生产,造成产成品及在制品积压。
存货不良资产具体包括:很难转让出手的库存原材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积压滞销的产成品、无法进一步加工需报废的半成品和在制品等。
2.应收账款中的不良资产主要指回收可能性极小或长期未发生变动,损失可能性极大的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经营者为完成利润指标,签订虚假销售合同,虚构债务人的应收账款;二是债务人死亡或债务单位经营管理不善、破产、资不抵债,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三是企业没有及时催收导致回收困难或超过诉讼时效而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3.投资中的不良资产主要包括已被淘汰但账面仍存在的固定资产和低收益或零收益的对外投资。
投资失误是产生不良资产的根本原因。
一般来说,投资中的不良资产在企业整个不良资产中比重最大,具体包括:决策失误盲目上马的改扩建项目;由于市场饱和或科技进步而闲置的设备;由于维护保养不当造成损坏无法正常生产的固定资产;由于维护保养不当造成损坏无法正常生产的固定资产;由于被投资企业经营不善,连年亏损,或违反资金使用规定,导致投资损失。
二、XX公司不良资产处理的基本方案XX公司不良资产处理方案确定的基本标准应该是:外部处理与内部处理相结合;回收价值最大化;实现处理效率和处理收益的统一;体现社会利益原则;力求实现多元化资本全方位介入;兼顾增量不良资产处理。
参照这些标准,针对XX公司不同类别的不良资产应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案,主要为以下六种不良资产处理方案:1.存货中的不良资产处理方案针对XX公司当前存货中的不良资产,能够根据XX公司不良存货按能否继续使用的原则进行分类并分别处理,对于能在企业内部各单位以及国内各企业中使用的,采取原企业协议回购、原地或异地资产置换处理、实施资产租赁,享受收益、实施协议折价处理、实施公开竞拍处理;对于确无使用价值的,采用报废回收其残值的渠道进行及时处理。
具体表现为:(1)对盘亏的存货,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进行财务核销:a、存货盘点表;b、社会中介结构的经济鉴证证明;c、其它应当提供的材料:①存货保管人对于盘盈和盘亏的情况说明;②盘盈存货的价值确定依据(包括相关入库手续、相同相近存货采购发票价格或者其它确定依据);③盘亏存货的价值确定依据;④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人赔偿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
(2)对报废、毁损的存货,将其账面价值扣除残值及保险赔偿或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依据下列证据,进行财务核销:a、单项或者批量金额较小的存货,有企业内部有关部门出具技术鉴定证明;b、单项或者批量金额较大的存货,应取得国家有关技术鉴定部门或具有技术鉴定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技术鉴定证明;c、涉及保险索赔的,应当有保险公司理赔情况说明;d、其它应当提供的材料:①企业内部关于存货报废、毁损情况说明及审批文件;②残值情况说明;③企业内部有关责任认定、责任人赔偿说明和内部核批文件。
(3)对已销价、折价处理的存货,由企业有关部门说明情况,依据有关会计凭证将原账面价值与已收回价值的差额部分,认定为损失;(4)对清查出的存货成本高留低转部分,由企业作出专项说明,经社会中介结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认定为损失;(5)涉及诉讼的,应当取得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裁定及执行完毕的证据;无法执行或被法院终止执行的,应当取得法院终止裁定等法律文件,依据这些法律文件,进行财务核销;(6)抵押资产发生事实损失的,应当取得抵押资产被拍卖或变卖证明,依据这些证明文件,进行财务核销。
2.应收账款中的不良资产处理方案--债转股方案债转股,是指债权人与债务人经过协商,将债权人持有的对债务人的债权转化为其对债务人的投资即股权。
债转股的实施,一般是在债务人陷入债务困境,无力偿还债务的情况下进行的。
对XX而言,在债务人出现偿付危机的情况下,将债权转化为股权,虽然丧失了即时向债务人追索的权利,但如果不采取债转股而一味追索,则可能使债务人陷入破产困境,自己的债权也会受到很大的损失。
而将债权转为股权,不但解决了债务企业的破产危机,也保留了将来收回款项的希望。
XX公司也能够将债权转化的股权向其它投资人转让,从而在市场上套现,获得债权的清偿。
3.投资中不良资产的处理方案对于存在的不良投资,XX公司要逐项进行原因分析,对有合法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要认定为损失,及时进行账务核销。
具体包括:(1)被投资单位已破产、清算、被撤销、关闭或被注销、吊销工商登记等,造成难以收回的不良投资,依据下列证据,认定为损失:a、法院的破产公告或者破产清算的清偿文件;b、工商部门的注销、吊销文件;c、政府部门的有关行政决定文件;对已经清算的,扣除清算财产后的差额部分,认定为损失。
尚未清算的,由社会中介机构经过职业判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对被投资单位剩余财产确实不足清偿投资的差额部分,认定为损失。
(2)对企业有关参股投资项目金额较小,确认被投资单位已资不抵债、连续经营亏损3年以上或连续停止经营3年以上的,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判断和客观评判后出具经济鉴证证明,对被投资单位剩余财产确实不足清偿投资的差额部分,认定为损失。
(3)涉及诉讼的,如有败诉的法院判决书、裁定书,或者胜诉但无法执行或债务人无偿债能力被法院裁定终止执行的,依据法院的判决、裁定或终止执行的法律文书,认定为损失。
(4)涉及仲裁的,应当取得相应仲裁机构出具的仲裁裁决书,以及仲裁裁决执行完毕的相关证明,依据仲裁裁决书,以及仲裁裁决执行完毕的相关证明,认定为损失。
4.内部“好企业、坏企业”方案我院能够充分利用XX公司外部处理机会,发挥其自身处理优势。
参照国际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好银行、坏银行”模式对XX公司进行改造,在内部进行“好企业”、“坏企业”的分离,由XX公司新设一个风险资产管理公司,将XX公司的不良资产放置于该公司,形成包括没有存量不良资产的致力于XX公司主营业务经营的企业股份公司和专业处理不良资产的内部风险资产管理公司。
该方案的实施步骤为:首先经过集团化改造,成立新的企业(好企业)和内部风险资产管理公司(坏企业),把现有的优良资产和不良资产分开;其次依据条件广泛吸引外部资金以及投资、中介、理财类公司参与企业不良资产处理,在可能条件下对坏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形成专职处理不良资产的股份公司。
5.XX公司不良资产的剥离不良资产的剥离是要求国企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其内部设立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管理部门),经过多种合法有效的方式将企业不良资产予以剥离并转入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管理部门),运用市场机制和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管理政策、管理手段对企业的不良资产进行集中与专业化的管理。
不良资产剥离方式主要有:(1)以减资方式剥离不良资产采用这种方式大致需要三步,其实施主体主要是集团母公司。
第一步,清理子公司资产,根据其资产状况进行分类;第二步,剥离并收回其中的不良资产,同时相应减少对子公司的投资,子公司按规定办理相关的减资登记手续;第三步,母公司再将收回的不良资产划转给内部设立的管理部门,由其进行经营管理。
(2)以资产置换方式剥离不良资产根据实施主体的不同,这种方式又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其实施的主体是母公司,即母公司以其优良资产与子公司的不良资产进行等值置换,这样既剥离了子公司的不良资产,优化了子公司资产结构,又减少了繁琐的公司变更登记手续;第二种情况是先由母公司设立专门的不良资产管理公司,该公司再以其优质资产与母公司本部及其子公司的不良资产进行等值置换,好坏资产藉此完全分离,但前提是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必须有能够置换的优良资产,这需要母公司在内部政策、企业资源等方面予以统筹安排。
(3)以收购方式剥离不良资产这种方式跟第二种方式比较相似,也有两种情况:第一,母公司以货币资金收购子公司所清理出来的不良资产;第二,母公司所设立的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以货币资金收购子公司的不良资产,前提是不良资产管理公司有足够支付的货币资金。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出让不良资产的企业不会减资,也不需要进行繁琐的公司变更登记手续。
(4)以投资方式剥离不良资产这种方式主要针对母公司而言,母公司将其不良资产(包括本部形成的不良资产和以减资方式、以置换方式、以收购方式从子公司收回的不良资产)经评估后作为投资注入到母公司所专门设立的不良资产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