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第三节-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导入的一般策略
• 导入是教育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活动过程的组 织方式,其目的在于引起幼儿注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求知的欲望等等。
• 1.导入策略的要求 • 启发性 针对性 趣味性 艺术性 简洁性
• 活动指导策略是教师专业素质的综合体现,是教师创造性 地将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及个人风格等因素与具体教 育情境相结合的产物。归纳起来主要有几下几种类型。
• 成功地提炼和转化课程内容、将课程目标有效地转化为幼 儿的身心发展素质是教育活动指导策略的核心。
指导策略类型
非语言的使用策略 教育语言的使用策略 教育活动的方法策略 教育活动的组织策略 观察幼儿的策略
一、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的策略
• (一)观察对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意义 • 幼儿的发展状况是幼儿园教育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幼儿园
• (2)问题导入策略——悬念导入、直接问题导入策略等 • ①悬念导入策略
• 在使用悬念导入策略时,你一定要把你所设的悬念中的所有问题,尤其是安全隐 患,尽可能全面地向幼儿解释,以免幼儿在不恰当的模仿中出现不必要的危险。
• ②直接问题导入策略 • 在运用问题导入策略时你要注意:
• 第一,维易适度,具有启发性。悬念、问题的设置要切实从幼儿现有的经验、水 平出发,略高于幼儿的现有水平,即能通过“跳跳”摘到“苹果”。
• 第四,若操作不当,会有一定的危险,如弄伤手指或其他什么,一定要向幼儿说明,引起注意,正强化 恰当的操作方法。
• ②材料导入策略
• 这种运用激发幼儿兴趣的导入材料是幼儿园、尤 其是低龄段活动导入中常用的导入策略。
• ③故事导入策略
• 当你运用故事导入策略时,你要注意你所讲的故事,所编 的儿歌,应该与活动内容紧密联系,成为活动过程的有机 组成部分,并且要注意你所选、所编的故事要有教育性、 科学性、艺术性与趣味性。
• ②材料导入策略
• 这种运用新奇、特异的玩教具材料或实物、图片、模型等 来引起幼儿注意,激发幼儿兴趣的导入材料是幼儿园、尤 其是低龄段活动导入中常用的导入策略。
• ③故事导入策略
• 当你运用故事导入策略时,你要注意你所讲的故事,所编 的儿歌,应该与活动内容紧密联系,成为活动过程的有机 组成部分,并且要注意你所选、所编的故事要有教育性、 科学性、艺术性与趣味性。
教育活动的合理开展起始于对幼儿的观察。 • 观察法是研究幼儿发展与教育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
• 通过观察来收集资料具有如下好处: • ①观察能获得最真实、自然的测评资料
• ②在游戏环境中观察儿童,能提供丰富的关于发展水平、社会技能及幼儿在游 戏环境中正在学习或者没有正在学习的内容方面的信息。
• ③可以充分了解幼儿的亲社会性行为以及同伴之间的交流,帮助教师制定活动 计划。
• 第二,问题的提出要具体,形象生动,紧扣活动内容。
• 第三,要把握好提问时机,在幼儿想要探索又不知从何探索时,将幼儿的注意、 思维活动引入到某一探索方向时提问效果最好。
• ④为评价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提供基础。 • ⑤为每一个幼儿的成绩与发展的形成性评价提供资料和依据。 • ⑥向家长提供专业信息,有助于家园共育。
(二)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1.客观性原则;2.自然性原则;3.目的性原则;4.准备性原则 • 记录方法掌握与使用的水平,是衡量教师观察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 从观察者角度来说:一方面,准确抓住与观察目标有关的、全面地、 重要的信息;另一方面尽可能冷静地记载行为事实,不要轻易下结 论,随便把观察者的主观感觉写进观察记录;
• 从观察方式角度来说:要力求简便易行、省时省力,能迅速地、全 面地记载观察内容。
• 观察记录的方式:文字描述、列表打勾、等级评定、录音录像等多 种方式。
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
•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就是教师为促进幼儿发展, 在与幼儿互动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特定的指导方式、方 法,是教育活动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 教育活动指导策略要求幼儿教师根据具体的活动情景和幼 儿的需要及时调整具体方法,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外在表现, 既有教育机智的方面,也有教育常规操作的方面。
率图示法、清单法
• (四)观察的步骤 • 有效的观察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 1.设定观察目标,制定观察计划 • 制定计划时,一种好的思维方式就是设计与回答问题: • ·涉及哪些人——观察谁、谁观察等 • ·涉及哪些事——要观察的行为、态度、情绪等 • ·涉及哪些环境条件 • ·涉及哪些时间问题——何时观察、观察多久、间隔观察还是持续观察等 • ·涉及哪些观察手段——怎样观察与记录等 • 2.依据计划,实施观察 • 3.解释观察资料 • 4.分析观察结果
• (1)直观导入策略——演示导入、材料导入、故事导入策略等。 • ①演示导入策略 • 运用演示导入策略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第一,要作好充分准备,事先演示几遍,检查材料设备,设想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比如,是否会不成功, 是否会有危险。
• 第二,演示的内容与方式要紧扣活动内容与目标。 • 第三,演示的同时要结合清晰、简洁的语言说明与指导,讲清操作要领,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
• 观察记录的要求:快、细、全 • 总之,观察越系统准确,用处就越大。
观察要求
• 1.观察要目的明确 • 2.观察要全面客观 • 3.观察记录要系统准确
(三)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的方法与类型
• 观察幼儿的方法:正式观察法和非正式观察法 • 正式观察法的观察类型:实况详录法、时间取样法、事件
取样法、特性等级评定 • 非正式观察法的观察类型: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频
二、教育活动的组织策略
• 教育活动的组织,就是将一个具体的活动方案去执行以实 现活动目标或教育目标,也包含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 况对活动方案进行调整。
• 一般来说,一个活动的具体开展,包含导入、展开、高潮、 结束、延伸等环节,活动的开展过程还体现出一定的节奏, 并且活动开展的节奏还是影响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