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害的识别与鉴定我国蔬菜作物种类很多,主要包括葫芦科蔬菜、茄科蔬菜、十字花科蔬菜、豆科蔬菜及其他蔬菜。
葫芦科蔬菜主要包括多种瓜类作物,其病害种类繁多,据统计达近百种,有些病害可以危害多种瓜类作物,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其中以黄瓜霜霉病、枯萎病、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等发生较重,为害最重;黄瓜黑星病曾作为某些省区的检疫性病害,近年间在北方保护地严重发生,损失极大,现已蔓延至很多地区;黄瓜灰霉病、炭疽病、菌核病等历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其它瓜类病害如病毒病、枯萎病、根结线虫病、白粉病、西瓜和甜瓜炭疽病、西瓜疫病、甜瓜蔓枯病等,每年都有一定为害。
茄科蔬菜主要包括番茄、茄子和辣椒等。
茄科蔬菜上的病害约有70多种。
番茄上以各种病毒病为害最重,晚疫病和早疫病在各地发生也很普遍,流行年份损失很大;近年来保护地番茄灰霉病发生广、为害猖獗,上升为最重要的病害;其次叶霉病也普遍发生;番茄溃疡病是全国的检疫性病害,已对生产构成威胁。
茄子上主要是黄萎病发生普遍,一直是多年来的顽症,在露地和保护地均较严重,褐纹病、绵疫病等发生也较为普遍,流行年份损失严重。
辣椒上则以病毒病、炭疽病、疮痂病等为害严重;近年来辣椒疫病急剧上升,已给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此外,茄科蔬菜根结线虫病近年来发生严重,有蔓延趋势,局部地区已造成较大损失。
在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上,发生的病害近50种。
其中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合称为白菜的三大病害,发生区域广泛,为害比较严重,对白菜生产威胁较大;十字花科蔬菜其它病害,如白斑病、黑斑病、黑腐病、炭疽病、白锈病等,历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也给蔬菜生产、贮藏等造成一定损失;根肿病在部分省区见有发生,发病重时为害也较重;菌核病多在南方十字花科蔬菜上或采种株上发生。
其他发生普遍、危害较大的蔬菜病害还有豆类锈病、炭疽病、枯萎病,芹菜斑枯病、早疫病、大葱锈病和紫斑病,韭菜灰霉病,莴苣霜霉病,姜腐烂病、芦笋茎枯病及各种蔬菜的根结线虫病等。
一葫芦科蔬菜病害的识别与鉴定一.目的要求本实验以黄瓜病害为主,熟悉葫芦科蔬菜上为害较重的主要病害的症状和病原物的形态特点,次要病害以症状为主作一般观察,为病害的正确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田间调查以及指导生产及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仪器用品载玻片、盖玻片、解剖刀、解剖针、移植针、清水滴瓶、刀片、酒精灯、镜头纸等,显微镜、幻灯机、投影仪、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三.实习材料黄瓜主要病害(霜霉病、枯萎病、细菌性角斑病、黑星病、白粉病、炭疽病、菌核病、灰霉病、绵腐病、疫病、蔓枯病、褐斑病、细菌斑点病)的标本、新鲜材料、挂图、病原菌制备片,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含幻灯片、录象带、光盘等影象资料)。
四.观察内容和方法(一)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1.症状主要危害成株期叶片。
病斑水浸状、多角形、黄褐色至红褐色,潮湿时病斑背面生出灰黑色霉层。
取病叶标本,注意观察病斑形状、颜色等特点,病斑背面霉状物有何特点?2.病原属鞭毛菌亚门假霜霉属真菌。
孢子囊梗无色、无隔,呈单轴状、锐角分枝;孢子囊卵球形、无色,顶端具乳头状突起。
刮取病叶标本上的灰色霉层制片镜检,注意病菌孢子囊梗的分枝、孢子囊的形态特征,孢子囊有无乳头状突起?(二)瓜类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1.症状典型症状是植株萎蔫。
多在成株期开花结果后表现症状。
病株似缺水状萎蔫,反复几次后不能复原;茎基部出现黄褐色条斑,常有胶质物溢出,易纵裂,潮湿时产生白粉色霉层;茎部维管束变褐色。
观察病株,注意其全株性萎蔫和枯死、茎蔓病部外表皮层组织撕裂的特点,剖视病部维管束,注意内部是否变褐色?2.病原属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真菌。
病菌可产生三种类型的孢子:小型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卵圆形或香蕉形;大型分生孢子无色、多胞、镰刀形或纺锤形;厚垣孢子淡黄褐色、近球形、光滑。
挑取病茎上白粉色霉层制片,镜检其大、小两型分生孢子及厚垣孢子的形态、颜色、分隔等特点。
(三)黄瓜黑星病(Cladosporium cucumerinum)1.症状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危害,可侵染叶片、卷须、茎蔓和瓜条,以幼嫩部分受害严重。
子叶上产生黄白色圆形斑点;成株期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淡黄褐色,易破裂穿孔;卷须及茎蔓上病斑梭形,凹陷,开裂;瓜条上病斑暗绿色、不规则形;病斑上可溢出桔黄色胶质物,湿度大时,病部生出灰黑色霉层。
取病害标本,观察各病斑形态、颜色及其上病菌表现状态;病部是否呈星形放射状开裂?后期病斑穿孔与否?病果上病斑形状、颜色如何?有无桔黄色胶质物溢出?2.病原属半知菌亚门枝孢霉属真菌,病部的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梗细长、褐色、顶端有短分枝;分生孢子串生、多数单胞、椭圆形、浅褐色。
从病果上或培养的病菌上挑取霉层制片,镜检其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颜色、形态等特点,注意孢子着生状态、细胞数目、呈何颜色?(四)黄瓜细菌性角斑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1.症状主要危害成株期叶片,偶尔可危害果实。
病斑油浸状、多角形、枯白色至枯黄色,潮湿时病斑边缘溢出乳黄色菌脓,干燥时结为菌痂。
取病叶标本,观察病斑形状、颜色等特点,病斑的菌脓有何特点?注意和霜霉病的区别特点有哪些?2.病原属薄壁菌门假单胞杆菌属细菌。
菌体短杆状、单胞、无色,具1~5根单极生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反应。
在PDA培养基上形成圆形乳白色菌落。
用刀片切取病叶标本,观察细菌溢脓情况,并按以前所学的方法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病菌是否为短杆状革兰氏阴性细菌。
(五)瓜类炭疽病(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 = C. lagenarium)1.症状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危害,可侵染叶片、茎蔓和近成熟的瓜条。
病苗茎基部产生褐色梭形凹陷病斑,子叶边缘形成半圆形的红褐色病斑;成株期叶片上形成红褐色圆形病斑;茎蔓上病斑梭形,常有胶质物溢出;瓜条上病斑圆形、黄褐色至红褐色、明显凹陷,常溢出桔红色的胶质物。
取病叶标本,注意比较幼茎、叶片、茎蔓和瓜条上危害的异同之处;观察病斑形态、颜色、凹陷、胶质物溢出等特点。
2.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真菌,病部可产生病菌的分生孢子盘。
分生孢子单胞、无色、卵圆形至长椭圆形;分生孢子盘生中有黑褐色刚毛。
从病部挑取或切取病菌制片,镜检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梗的形态;分生孢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分生孢子盘上刚毛的形态和颜色等特点。
(六)瓜类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1.症状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侵染茎蔓和瓜条,以幼瓜、凋萎花蒂、叶腋处易于发病。
病部湿腐,扩展较快,表面长满浓密的白絮状霉层,以后产生黑色菌核。
取受病组织,观察其分解腐烂的状态及其病菌霉层的表现特点,和枯萎病的危害比较有何区别?注意茎蔓及病果上是否生有黑色菌核?2.病原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真菌。
病菌无性世代菌丝无色、粗壮发达、分隔明显且密集,易于纠结形成菌核;菌核初白色,后表面呈黑色,球形、鼠粪状或不规则形。
从病部挑取菌丝制片镜检,注意其颜色、形态、分隔等特点。
(七)瓜类白粉病(Sphaerotheca cucurbitae; Erysiphae cucurbitacearum )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
病部初现白色小粉点,扩大呈白粉状斑,以后连片;后期粉层灰白色,其间产生许多小黑点。
观察病叶标本,注意病害症状主要发生在叶部的哪一面?病斑边缘是否明显?病部有无白粉状物和间杂的小黑点?分别为何物?2.病原Sphaerotheca cucurbitae属子囊菌亚门单丝壳属真菌。
病菌分生孢子梗无色、短小、不分枝;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串生;闭囊壳褐色、球形、表面具菌丝状附属丝;子囊单个,卵圆形。
Erysiphae cucurbitacearum属子囊菌亚门白粉菌属真菌。
分生孢子似Sphaerotheca cucurbitae;闭囊壳褐色、球形、表面附属丝丝状;内有多个卵圆形子囊。
取黄瓜白粉病叶,挑取病部菌体,制片镜检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颜色、形态特点;镜检闭囊壳和附属丝特点;注意闭囊壳的颜色、附属丝的形状;轻压盖片,挤破闭囊壳,观察子囊的形状和数目。
(八)黄瓜灰霉病(Botrytis cinerae)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幼瓜受害严重。
瓜条蒂部呈水浸状、褪色、变软、很快生出灰褐色霉层,病瓜易于腐烂;叶片上病斑为水浸状、暗绿色、近圆形,有时呈现隐约的轮纹。
观察病害标本,注意病果水浸状、变褐、变软腐烂的特点;病叶上病斑是否暗绿色、近圆形,有无隐约的轮纹?2.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属真菌。
病菌分生孢子梗直立、多为褐色、顶端具1~2次分枝;分生孢子单胞、无色、球形至卵圆形。
挑取病部或培养的病菌制片镜检,注意分生孢子梗的颜色、形态、分枝等特点;分生孢子是否小而密集、球形无色?(九)黄瓜疫病(Phytophthora melonis)1.症状在整个生长期中、各个部位均可危害,以幼茎、嫩尖受害重。
幼苗受害嫩尖缢缩、水浸状,其上部是叶片枯萎,植株枯死;病叶上为水浸状、暗绿色、近圆形大斑,易于扩展腐烂;嫩枝受害呈水浸状、暗绿色腐烂;病瓜条上为水浸状、暗绿色、近圆形凹陷斑;病害在湿度大时扩展快,病部生出稀疏的白色霉层。
取受害病部组织,观察受害特点,注意是否幼嫩部位发病严重?病部是否为水浸状、暗绿色腐烂?是否生出稀疏的白色霉层?2.病原属鞭毛菌亚门疫霉菌属真菌。
病菌孢子囊无色、卵圆形至长椭圆形,顶端具乳头状突起;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卵孢子球形,淡黄色。
从病部标本上挑取病菌,制片镜检孢子囊的形状、颜色,卵孢子的形态、颜色等特点。
(十)瓜类蔓枯病(Mycosphaerella melonis;无性Ascochyta citrulina)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和茎蔓。
叶片上病斑多从叶缘向内发展呈“V”字形或半圆形,黄褐色至枯黄色;后期病斑易破碎;病斑上密生小黑点;茎蔓上病斑梭形、黄褐色、有时溢出桔黄色胶质物;病蔓维管束不变色。
观察此病受害组织,注意叶片上病斑是否呈“V”字形或半圆形?病斑上是否密生小黑点;茎蔓上病斑形状、颜色如何?是否有桔黄色胶质物溢出?病蔓维管束是否变色?2.病原属子囊菌亚门球壳孢属真菌,其无性世代为半知菌亚门壳二胞属。
病菌子囊壳球形、黑褐色,子囊棍棒状,子囊孢子无色、椭圆形、双胞;分生孢子器椭球形,分生孢子椭圆形至圆柱形、无色、双胞。
取病部组织做徒手切片,镜检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的形态、颜色;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是否均为双胞?大小、颜色、形状如何?(十一)黄瓜绵腐病(Pythium aphanidermatum)1.症状主要在瓜条近成熟期危害,近地面的瓜条易于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