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电工实习报告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X)班学号: 2013XXX312 姓名:吴XX指导教师: XXX完成日期: 2014年10月25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一,电工实习的目的; (2)二,电工实习的内容; (2)(1).安全用电知识 (2)(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 (3)(3). 配电屏的接线 (4)(4).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5)电工实习总结: (7)参考文献 (8)一,电工实习的目的;(1).本次电工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并且要求我们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2).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3).熟悉各种电工的常见元件的类型,原理,参数和作用.(4).掌握查找和排查各种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并且能够运用到以后的实际操作中(5).了解如何布线和安排布线的基本规则.(6). 学习用电常识,并且能够学会在生活中安全用电(7).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电工实习的内容;(1).安全用电知识1.佩戴电工专用安全工作服。
2.准备好各种电工专用工具。
3.检验元件质量①在不通电的情况下,用万用表检查各触点的分、合情况是否良好。
②检验接触器时,应拆卸灭弧罩,用手同时按下三副主触点并用力均匀;若不拆卸灭弧罩检验时,切忌将旋具用力过猛,以防触点变形。
③检查接触器线圈电压与电源电压是否相符。
4.安装电器元件①必须按图安装。
②熔断器的安装必须熔芯向上,接线上必须遵循低进高出的原则,熔断器的受电端子应安装在控制板的外侧。
熔断器接线柱上的圆的方向应沿着螺丝柠紧的方向。
伸出熔断器接线柱的导线的长度为1.5-2cm.③各元件的安装位置应整齐、均匀、间距合理和便于更换元件。
④紧固各元件时应用力均匀,紧固程度适当。
在紧固熔断器、接触器等易碎元件时,应用手按住元件一边轻轻摇动,一边用螺丝刀轮流旋紧对角线的螺钉,直到手感觉摇不动后在适当旋紧一些即可。
5.板前明线布置①走线通道应尽可能少,同一通道中的沉底导线,按主、控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并行密排,并紧贴敷设面。
②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能交叉。
当必须交叉时。
该跟导线应在接线端子引出时,水平架空跨越,但必须符合走线合理。
③布线应横平竖直,变换走向应垂直。
④导线和接线端子或线桩连接时,应不压绝缘层,不反卷及不露铜过长。
并做到同一元件、同一回路的不同接点的导线间距保持一致。
⑤一个电器元件的接线端子上的连接导线不得超过两根,每节接线端子板上的连接导线一般只允许连接一根。
⑥布线时,严禁损伤线芯和导线绝缘层。
⑦如果线路简单可不用编码套管。
6.自检用万用表进行检测时,应选用电阻档的适当倍率,并进行校零,以防错漏短路故障。
①检查控制电路,可将表笔分别搭在U1、V1上,读数应为“∞”,按下“SB2”时读数应为接触器线圈的直流电阻阻值。
②检查主电路时,可以手动来代替接触器受电线圈励磁吸合时的情况检查。
7.注意事项①电动机及按钮的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②电源进线应接在螺旋式熔断器底座的中心端上,出线应接在螺纹外壳上。
③按钮内接线时,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止螺丝打滑。
(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基本结构:定子定子铁心:嵌放绕组,提供磁路。
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
转子转子铁心:嵌放绕组,提供磁路。
转子绕组:感应出电势、电流。
笼型气隙绕线型材料:铁心均由硅钢片叠压而成;2.工作原理:三相电通给三相对称的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静止的转子相对于旋转磁场有一个相对的切割磁力线的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产生感应电流,转子绕组上有了电流,在磁场中有会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形成电磁转矩T,克服阻转矩,驱动转子旋转起来,实现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目的。
3.电动机的拆装过程在拆卸前,应准备好各种工具,作好拆卸前记录和检查工作,在线头、端盖、刷握等处做好标记,以便于修复后的装配。
拆卸步骤:(由外到内顺序地拆卸)①拆除电动机的所有引线。
②拆卸此带轮或联轴器,先将皮带轮或联轴器上的固定螺丝钉或销子松脱或取下,再用专用工具“拉马”转动丝杠,把皮带轮或联轴器慢慢拉出。
③拆卸风扇或风罩。
拆卸皮带轮后,就可把风罩卸下来。
然后取下风扇上定位螺栓,用锤子轻敲扇四周,旋卸下来或从轴上顺槽拔出,卸下风扇。
④拆卸轴承盖和端盖。
一般小型电动机都只拆风扇一侧的端盖。
⑤抽出转子。
对于鼠笼式转子,可直接从定子腔中抽出即可。
装配步骤:(由内到外顺序地装配)按拆卸时的逆顺序进行,并注意将各部件按拆卸时所做的标记复位。
电动机装配后的检验①一般检查检查所有紧固件是否拧紧;转子转动是否灵活,轴伸端有无径向偏摆。
②测量绝缘电阻测量电动机定子绕组每相之间的绝缘电阻和绕组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其绝缘电阻值不能小于0.5MQ。
③测量电流经上述检查合格后,根据名牌规定的电流电压,正确½通电源,安装好½地线,用钳形电流表分别测量三相电流,检查电流是否在规定电流的范围(空载电流约为额定电流的1/3)之内;三相电流是否平衡。
④通电观察上述检查合格后可通电观察,用转速表测量转速是否均匀并符合规定要求;检查机壳是否过热;轴承有无异常声音。
(3). 配电屏的接线配电屏是按照负载功率分配输入电力的装置,有交流和直流之分,其原理是通过分析负载电力效率将每组输入线路分成几组线路,在运行过程中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及指示灯进行监控。
配电屏的配电装置一般由控制开关、过载和短路保护等组成,容量较大的还装有隔离开关。
本次实训的低压交流配电屏有3根粗硬的母线、2个闸刀开关、4个断路器、4个电流互感器、2个监控电压表、4个监控电流表、2个指示灯等组成。
拓展:低压交流配电屏是连接三相220/380V低压交流电源和交流负载的装置。
它能够方便面实现市电及油机等电源的转换,并具有负载分路、保护、测量、告警等功能.低压交流配电屏是对程控数字交换机供电的主要设备之一,它与稳压整流器及直流配电交流及直流配电屏就是我们说的电源分配柜,它具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功能。
当断路时发出告警信号。
交流配电屏基本结构采用薄钢板及角钢焊接组合而成。
屏前有门。
屏面上方有仪表板, 为可开启的小门,可装设指示仪表,维护方便。
组合并列拼装的屏,屏间加有隔板,减少了事故扩大的可能。
主母线安装在屏后上方,并设有母线防护罩, 以防止上方坠落金属物而引起主母线短路。
交流配电屏具有良好的保护接地系统,主接地点焊接在骨架的下方,仪表门也有接地点与壳体互连。
中性母线装置在屏下方的绝缘子上. 多屏并列时,始端屏与终端屏的左右两侧,可加装防护板。
图1. 低压配电屏电路原理图(4).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其中常见的控制元件有;交流接触器接触器是一种自动化的控制电器。
接触器主要用于频繁接通或分断交、直流电路,具有控制容量大,可远距离操作,配合继电器可以实现定时操作,联锁控制,各种定量控制和失压及欠压保护,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其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也可用于控制其它电力负载,如电热器、照明、电焊机、电容器组等。
接触器按被控电流的种类可分为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
我们这次实习用的就是交流接触器。
交流接触器又可分为电磁式和真空式两种。
热继电器热继电器是由流入热元件的电流产生热量,使有不同膨胀系数的双金属片发生形变,当形变达到一定距离时,就推动连杆动作,使控制电路断开,从而使接触器失电,主电路断开,实现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继电器作为电动机的过载保护元件,以其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作用如下;热继电器主要用于保护电动机的过载,因此选用时必须了解电动机的情况,如工作环境、启动电流、负载性质、工作制、允许过载能力等。
原则上应使热继电器的安秒特性尽可能接近甚至重合电动机的过载特性,或者在电动机的过载特性之下,同时在电动机短时过载和启动的瞬间,热继电器应不受影响(不动作)。
当热继电器用于保护长期工作制或间断长期工作制的电动机时,一般按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来选用。
例如,热继电器的整定值可等于0.95~1.05倍的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或者取热继电器整定电流的中值等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然后进行调整。
当热继电器用于保护反复短时工作制的电动机时,热继电器仅有一定范围的适应性。
如果短时间内操作次数很多,就要选用带速饱和电流互感器的热继电器。
对于正反转和通断频繁的特殊工作制电动机,不宜采用热继电器作为过载保护装置,而应使用埋人电动机绕组的温度继电器或热敏电阻来保护。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即对电动机和其他电气设备的接通或断开,较多的采用继电器,接触器和按钮等控制电器来实现自动控制.该系统是一种有触点的断续控制.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大体如下;①点动控制按下按钮,电动机得电运转,松开按钮,电动机就失电停转的控制方式叫点动控制。
②点动控制线路图:图2. 点动控制线路图③点动控制线路工作原理:启动:合上电源开关QF(QS)→按下启动按钮SB→KM线圈得电→KM主触头闭合→电动机启动运转停止:松开启动按钮SB→KM线圈失电→KM主触头分断→电动机失电停转④电路的保护功能:保护功能作用元件短路保护熔断器欠压、失压保护接触器电工实习总结:经过了这次周末的电工实习,在此次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关于电机的知识,通过动手去实践,深刻地认识电动机的结构构造,组装技巧,运转情况,更加深刻了解了书本知识,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
1.首先真实的了解三相异步电机的基本结构:三相异步电动机是由固定不动的定子和饶轴旋转的转子两部分组成。
2.在拆卸的过程中也学到了一些技巧:把电动机的端盖敲开时要铁锤均匀的敲,不得一直单向敲击,这样端盖才会慢慢的敲开。
3.在整个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组装过程,从先是搞不懂什么是常开还是常闭开关到慢慢的领悟整个电路的结构,并且熟悉了各个器件的工作原理,最后,在我和我的搭档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大功告成,当然少不了满满的成就感.参考文献;专著;[1] . 电工电子实训教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 . 《电工实训》实训任务书(理论电工教研室印制)[3] . 王秀丽.电机与拖动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4 ]. 刘伦富,侯守军国防工业出版社《电机与电气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