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合作

12
第二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
一、工业贸易合作
• 工业贸易合作又叫工贸合作,它包括合作双方在制造业领 域的生产合作和加工贸易合作两个方面。 (一)生产合作 • 生产合作是指不同地区的企业共同完成某项产品的生产活 动,通常表现为合作企业各自承担总项目中部分产品或部 分工序的生产,最后共同完成全部项目。 (二)加工贸易合作 • 加工贸易合作是指合作各方在原材料来源、加工生产及商 品销售全过程进行合作。主要形式有来样(图纸)生产、 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10
第一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2)国家创新理论 • 国家创新系统是指有利于促进一个国家研究开发、引进、 运用、扩散各种新技术的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机构所组成 的网络,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具体的国家制度。
(3)区域创新 • 区域创新是指一个地区研究、开发、运用和扩散新技术和 新知识,并以此促进地区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升 区域竞争力的过程。
4
第一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一、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质与内涵
(一)概念与实质 • 合作是指为了完成某共同的任务而实行的联合。区域经济 合作是指不同地区的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 同,将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便获取最 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 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作为合作 主体,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和自然人,也可以是地方政府 乃至主权国家及国际经济组织。各经济主体虽然在经济实 力和地位上存在有巨大差异,但在区域经济合作活动中, 双方的地位是对等的。
8
第一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2 • 研究与开发学说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格鲁伯、 弗农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无 形的生产要素正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研究与开发就是最 重要的一种无形的生产要素。 • 如果一个国家研究与开发力量雄厚,则在研究与开发领域 中的投资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率,从而促使本国新兴产业的 发展,形成新的区域比较优势,提高本国在国际劳动分工 中的地位。如果一个国家和地区要提高自己的地位,就必 须在先进的技术领域保持一定的领先。
• (3)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生 产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技术合作、信息合作等等。
• (4)根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民间合作、 官方合作及官民合作。

7
第一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二、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一)要素禀赋理论 • 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将国际贸易和区际贸易的领域由产品 拓展到生产要素,并认为正是由于各地区生产要素禀赋的 不同决定了地区之间的贸易格局,而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 能够改变地区要素禀赋之不足,提高地区生产效率。俄林 的要素禀赋理论为区域经济合作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基础。 (二)新要素学说 • 新要素学说主要包括人力资本学说、研究与开发学说和创 新理论。 1 • 动力实质上是一种不同质的生产要素,当人们通过对劳动 • 力进行投资,使一定量的资本与劳动力相结合,就会使劳 动力的质量升华,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即人力 资本。人力资本实质上是指高素质的劳动力。
9
第一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3 • 创新理论包括企业创新、国家创新和区域创新 (1)创新及其内涵。 • 经济增长只是年复一年地人口与财富的增加,其主要动力 是从外部追加各种生产要素,纯粹的经济增长不能够在质 上产生新的现象。 • 创新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 产品的新质量;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 的市场;4)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5)实 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5
第一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 区域经济合作的对象是生产要素,包括资金、技术、劳动 力、信息等等。 • 根据区域经济合作目的的不同,可以把合作主体分为两大 类,即企业与政府,企业的合作活动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 政府的合作活动则同时追求社会效益。从总体上看,企业 是区域经济合作中最重要的主体。 • 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其行为也具有两重性。一 方面,政府也可以作为简单的经济利益主体,与其他区域 的经济主体进行生产要素合作,谋求经济利益;另一方面, 政府作为区域利益的最高代表,通常会通过与其他地区政 府之间的往来,就双方进行经济合作的范围和行为规则达 成若干协议,并制定一系列有利于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 区域经济政策,来指导和协调区域经济合作。因此,政府 制定的区域经济政策也属于区域经济合作的范畴。
6
第一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二)区域经济合作的类型
•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对区域经济合作作如下的类型 划分: • (1)根据区域经济合作范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主权 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合作和一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 经济合作。 • (2)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可 以划分为水平合作与垂直合作。
11
第一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三)区域发展的相互依赖理论 • 区域发展的相互依赖理论阐明了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 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是独立的,而是彼此依存、相互 联系的。 • 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相互依赖,主要缘于如下三 个方面。 • 第一,政治军事力量的制衡。 • 第二,经济技术的发展,经济技术的不均衡格局使各国都 必须依赖于其他国家的经济技术力量完成本国的技术进步 和经济发展。 • 第三,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产生了一系列 足以影响全球经济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
区域经济合作
1
区域经济合作
• 主要内容:
• 第一节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 第二节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
重点问题
●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质与类型
●地区间工业贸易合作的特点和内容
●人力资本学说
第一节 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 区域经济合作是经济主体为了谋求经济社会利益,而促
使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问流动和重新组合的过程。 • 区域经济合作实际上是非实物贸易,是广义区域贸易的组 成部分,是任何开放区域对外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随着 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区域经济合 作也日益向纵深发展。 • 本章主要研究和阐述如下两大问题:一是区域经济合作的 基本理论,回答为什么要合作的问题;二是区域经济合作 的内容,回答合作什么和怎样合作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