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卷B卷一、基础(13分) (共1题;共13分)1. (13.0分) (2019八下·长春开学考)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①人活着,总要有梦想!②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中,使人们耽于享乐而放弃了未来。
③战天斗地的剪影,在蒙尘的书册间渐渐发黄________(,;)乘风破浪的英姿,于唏嘘感叹后更显渺茫。
④有一种日子你要不停地走,有一种时候你要不断地奋斗!⑤我们不但需要凌云壮志,________渴盼恢弘理想!(1)第②句中“享乐”一词中“享”的读音是“________”。
(2)第②句有语病,请改正过来。
(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3)给第③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在横线上。
③战天斗地的剪影,在蒙尘的书册间渐渐发黄________(,;)(4)给第⑤句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⑤我们不但需要凌云壮志,________渴盼恢弘理想!二、阅读(47分) (共5题;共47分)2. (4分)(2019·盐城) 名著阅读。
(1)下面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最终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
B . 《红岩》中许云峰被捕后,面对徐鹏飞等人的威逼利诱,拒绝出卖党组织。
C . 唐僧师徒四人路遇火焰山时受阻,孙悟空万不得已,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
D . 在和表哥约翰·里德发生冲突后,简·爱被舅舅关进了阴森恐怖的红房子里。
(2)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甲】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
”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
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乙】那大王却待挣扎,鲁智深把右手捏起拳头,骂一声:“直娘贼!”连耳根带脖子只一拳,那大王叫一声:“做甚么便打老公?”鲁智深喝道:“教你认的老婆!”拖倒在床边,拳头脚尖一齐上,打得大王叫救人。
①【甲】段中“他”的绰号是________。
【乙】段鲁智深在桃花村痛打周通,表现了他________的性格特征。
②【甲】段中的“鲁提辖”与【乙】段中“鲁智深”都是指鲁达。
为什么在前后情节中他的称谓发生了变化?________3.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①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败。
②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
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
③科学家研究认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
”积极的暗示,会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良好影响,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发挥人的超常水平,使人进取,催人奋进。
远离消极的人吧!否则,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你的梦想,使你渐渐颓废,变得平庸。
④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态度决定一切。
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性格决定命运。
有怎样的性格,就有怎样的人生。
⑤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幸运:上学时遇到好老师,工作时遇到一位好师父、好老板,成家遇到一个好伴侣。
有时他们一个甜美的笑容,一句温馨的问候,就能使你的人生与众不同,光彩照人。
⑥生活中最不幸的是:由于你身边缺乏积极进取的人,缺少远见卓识的人,使你的人生变得平平庸庸,黯然失色。
⑦有句话说得好,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在一起。
古有“孟母三迁”,足以说明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
雄鹰在鸡窝里长大,就会失去飞翔的本领,怎能搏击长空,翱翔蓝天;野狼在羊群里成长,也会“爱上羊”而丧失狼性,怎能叱咤风云,驰骋大地。
⑧原本你很优秀,由于周围那些消极的人影响了你,使你缺乏向上的压力,丧失前进的动力,而变得俗不可耐,如此平庸。
不是有这样的观念吗?“大多数人带着未演奏完的乐曲走进了坟墓。
”⑨如果你想像雄鹰一样翱翔天空,那你就要和群鹰一起飞翔,而不要与燕雀为伍;如果你想像野狼一样驰骋大地,那你就要和狼群一起奔跑,而不能与鹿羊同行。
正所谓“画眉麻雀不同嗓,金鸡乌鸦不同窝”。
这也许就是潜移默化的力量和耳濡目染的作用。
如果你想聪明,那你就要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才会更加睿智;如果你想优秀,那你就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会出类拔萃。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之所以会出现一个宿舍都考上研究生,同一班级能考上多个名校生,大概就是这方面的原因吧!⑩读好书、交高人乃人生两大幸事。
一个人身价的高低是由他周围的朋友决定的。
朋友越多,意味着你的价值越高,对你的事业帮助越大。
朋友是你一生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因为朋友的相助和激励,你才会战无不胜,一往无前。
人生的奥妙之处就在于与人相处,携手同行。
生活的美好之处则在于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⑪人生就是这样。
想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就得聪明;想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就得优秀。
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长处,你就会成为聪明人;善于把握人生机遇,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机遇,你就会成为优秀者。
对他人的成功像对待自己的成功一样充满热情。
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借人之智,成就自己,此乃成功之道。
⑫和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爱情如此,婚姻也如此;家庭如此,事业也如此。
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文章第⑤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文中第⑨段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4)文章结尾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你赞同这句话吗?请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的理由。
4. (14.0分) (2019七上·浦东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与父亲抬担子王清铭①很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艰难,我们几个半大的孩子经常被当作“全劳力”使用。
印象最深的是我与父亲抬担子。
我个儿矮,走在前,父亲个儿高,在后。
担子的绳子离父亲的肩膀很近。
我从小就肯吃苦耐劳,担子可能不很重,但因为我太小,几次下来,嫩小的肩被粗糙的扁担压出一块血红,血珠子快要淤出来。
扁担好像钢板一样硌得辣疼,我只好佝偻着,用上背部来支撑感觉越来越沉重的重量。
父亲看到了,伸手将担子的绳索又往他那边一捋,我的脚步轻而快,而劳累一天的父亲却蹒跚起来。
我对父亲说,我能行。
父亲说:“小孩子的肩嫩,压得太重,长大骨头会变弯的。
”②我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父亲在我眼中变矮了,读书放假时给家里帮忙,我个儿高,走在后,父亲个儿矮,在前。
十多年过去了,生活的重担早压得父亲有些佝偻,父亲像我小时候一样用上背部来支撑担子的重量,看着父亲吃力的样子,我的心有点酸,但强忍着不让眼泪盈出眼眶。
父亲一生最见不得眼泪。
阳光下父亲的背影不再是挺直着的,而是“缩”成一团。
上坡时我装成漫不经心地用手往我这边捋担绳,将担子的重量尽量往自己的肩上压。
这回父亲没有发觉,脚步迈得更稳健了。
我对父亲说,你太累了,歇会儿。
这回轮到父亲用手背揩拭额头沁出的汗说:“我能行。
”说着他脸上的皱纹拉直了,露出一个表情平板的笑容。
③到达目的地后,父亲才发现担子后移了许多。
他上下打量我一会儿,只轻轻地说一句,阿铭懂事了。
那一天夜里,我的肩膀肿得老高,血淤成青色,疼得睡不着觉,但我不叫痛,因为我真的懂事了。
④工作以来回家的次数少了,父子相对,没有什么话可讲,我极少谈自己的境况,怕给他再增加心头的负担,父亲除了劳动还是劳动,也没有太多的闲话。
好几年过去了,父亲的背越发佝偻。
上星期回家帮父亲打煤饼,天不热,但他很快就大汗淋漓,脱掉外衣,父亲的背再一次呈现于我的跟前。
这是怎样的一个背影啊,肩上的骨骼垂成两个弧形,背部佝偻成一个前倾后拱的弧形,而腰部又有些前拱后倾。
背部肌肉有点松弛,原来我以为皱纹只长在人的脸上,现在才明白,老了的人,背部甚至躯体各部都会长起褶皱。
我们两人一起将袋装的煤抬到埕场,父亲在前,我在后,父子体高相差10多公分,担子的重量倾向父亲那边。
这一次我不再掩饰,用手直接将担绳捋到我这边。
父亲看在眼里,还是那句话,我能行。
但他不再推让了,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
⑤父亲稳健地走着,我心头忽然涌起许多回忆,但很快就收住思想野马的缰绳,现实的生活是实在的,就如这脚下的路,根本就无须抒情。
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1)第①段中划线句,说“扁担好像钢板”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2)文中第①②④段有三处加点的“我能行”,请你默读体会,写出这三处分别表现了说话人物怎样的情感。
第①段:________第②段:________第④段:________(3)细读第④段中的划线句,这段对于父亲背影的细致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4)以下对于上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 文章主要记叙“我”三次与父亲一起抬担子的情境,表现了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
B . 文章按照“我”的成长历程来安排三个场景,主要表现“我”有吃苦耐劳的好品质。
C . 文章多次写“我”抬担子的疼痛,从侧面反映父亲承担家庭重担的艰难和不容易。
D . 文章结尾“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既写父亲带着“我”抬担子,也写父亲教会“我”做人。
5. (4分) (2019七上·平遥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请给诗句中加下划线字标注读音。
①山岛竦峙________②幸甚至哉________(2)下列诗句中加下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东临碣石(靠近)B . 水何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C山岛竦峙(耸立) D.幸甚至哉(达到极点)(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传达出诗人扬鞭跃马、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
B . 这首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C . 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D .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他渴望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4)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句话的妙处。
(5)请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把诗人在碣石山上看到的景象描绘出来。
6. (9分)(2019·鄞州模拟)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耽耽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眠,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