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配电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一、项目提出的理由《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标志着提升制造业水平成为未来十年的国策。
招商期货认为,从“十三五”规划建议来看,针对“智能制造”,未来将会不断有扶持政策出台。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迎来政策黄金期和发展的关键期。
目前制造业自动化、信息化程度很低,改造的空间很大,即便完成了自动化、信息化,也才实现了工业3.0;到工业4.0还要经历数字化、互联化,仍然需要极大的投入。
而且智能化领域里部分细分领域已经开始释放业绩,比如机器人等。
这是一个持续的概念,在明年和更后期的未来,这都可能是资本市场的核心主题之一,是阶段性托起大宗商品市场的重要力量。
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智能化配电设备制造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达州某某科技有限公司。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建设选址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达州某工业园。
(二)项目建设地概况达州是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部,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资源富市、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素有“中国气都、巴人故里”之称,是国家“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站。
达州历史悠久,自东汉建县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历为该地区州、郡、府、县所在地。
达州地处川、渝、鄂、陕四省市结合部和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带,是国家规划定位的成渝经济圈、川东北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是四川对外开放的“东大门”和四川重点建设的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
达州是中国179个公路运输主枢纽之一和四川省12个区域性次级枢纽城市之一,达州火车站是西南第四大火车站,达州境内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完备,是四川省通江达海的东通道,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
达州物产丰饶,资源富集。
享有中国苎麻之乡、中国黄花之乡、中国油橄榄之都、中国富硒茶之都、中国香椿第一县的美称。
2016年7月,达州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2016年12月,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6年12月,被推选为2016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三)项目用地性质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达州某工业园建设。
(四)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14027.01平方米(折合约21.03亩),净用地面积14027.01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21.03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智能化配电设备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智能化配电设备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
(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8.79%,建筑容积率1.22,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95%,固定资产投资强度234.55万元/亩,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四、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一)中国制造2025第三次工业革命不是诸如工业机器人、3D打印、人工智能、数字制造等一部分关键制造技术的突破,而是基础制造技术、制造技术(工具)和制造系统各个层次的技术内部以及不同技术层次之间交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交互性、群体性、系统性突破过程。
我们需要从我国的制造业和制造系统发展的基础、现实要求、国际竞争格局、未来定位等着眼,构建我国制造技术突破的总体架构和路线。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坚持供给创新。
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
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全面提升技术、人才、资金的供给水平,营造创新要素互动融合的生态环境。
聚焦突破核心关键技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价值和国际竞争力。
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破除旧管理方式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束缚,降低企业成本,激发企业活力,加快新兴企业成长壮大。
(三)经济新常态实践证明,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
要清醒看到,我国经济运行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世界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的进程中。
越是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就越要认识到明年贯彻好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才能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才能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五、项目土建工程建设指标本期工程项目净用地面积14027.01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9649.1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112.95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1167.41平方米,根据测算:计容建筑面积17112.95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绿化面积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14027.01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本期工程项目计划购置生产及检测设备共计117台(套),设备购置费1150.12万元。
七、主要能源供应及节能分析(一)主要能源供应1、本期工程项目生产用电为三级负荷,年用电量795922.21千瓦?时,折合97.82吨标准煤。
2、根据测算年总用水量9650.81立方米,折合0.82吨标准煤,主要是生产补给水和办公及生活用水。
(二)项目节能分析“智能化配电设备生产建设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对生产工艺、电气设备、建筑等方面采取有效节能措施,年用电量795922.21千瓦?时,年总用水量9650.81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98.64吨标准煤/年。
根据测算,达纲年综合节能量36.48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9.76%,因此,该项目属于能源利用效果较好的项目。
(三)产业节能“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强工业节能。
实施工业能效赶超行动,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在重点耗能行业全面推行能效对标,推进工业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推广工业智能化用能监测和诊断技术。
到2020年,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显著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降低18%以上,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石化、化工等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提升工业生产效率和能耗效率。
开展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行动,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工业园区的应用,将可再生能源占比指标纳入工业园区考核体系。
八、环境保护及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一)环境保护本期工程项目符合达州某某工业园发展规划,选用生产工艺技术成熟可靠,符合达州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项目建成投产后,在全面采取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加强企业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所以,本期工程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二)清洁生产本期工程项目设计中采用了清洁生产工艺,应用清洁原材料,生产清洁产品,同时采取完善和有效的清洁生产措施,能够切实起到消除和减少污染的作用;因此,本期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各项环境指标均符合国家和地方清洁生产的标准要求。
(三)安全生产本期工程项目采用了先进、成熟、可靠的智能化配电设备生产技术,在设计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完善的安全卫生措施,预计本期工程项目在建成后将有效防止火灾、雷电、静电、触电、机械伤害、噪声危害等事故的发生。
本期工程项目主体工程火灾危险类别为丙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项目设计中除了各专业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进行消防措施设计外,还按规范要求设置了各类消防设施,主要包括消防给水管网、消火栓、干粉灭火器等,因此,本期工程项目消防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
(四)绿色工业发展规划受制于传统节能减排的技术路径和评价体系,不难观察到一个现象:市场上不少节能环保产品从全产业链来看或者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评估,未必节能环保,但生产企业却获得了政府各种资金补贴和政策扶持。
即使在发达国家,这种现象和问题也曾长期普遍存在。
由于中国制造的大量产能仍被锁定在高污染、高排放、低附加值的环节上,在这种情况下,个别产业、产品的绿色化或产业链部分环节的绿色化,很难改变工业整体所表现出的高能耗、高污染“褐色”特征。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按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要求,本期工程项目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两部分,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预计总投资5990.4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932.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34%;流动资金1057.8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66%。
(二)固定资产投资构成本期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4932.59万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资1209.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19%,设备购置费1150.1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20%,其它投资2573.07,占项目总投资的42.95%。
(三)项目总投资及其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及其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项目总投资=4932.59+1057.89=5990.48(万元)。
十、资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5990.48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全部由达州某某科技有限公司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一)达纲年经济效益目标值1、项目达纲年预期营业收入(SP):10104.00万元(含税)。
2、年总成本费用(TC):8032.22万元。
3、税金及附加:36.12万元。
4、达纲年利税总额:2408.93万元。
5、项目达纲年利润总额(PFO):2071.78万元。
6、项目达纲年净利润(NP):1553.84万元。
7、项目达纲年纳税总额:855.10万元。
(二)达纲年收益增益目标1、达纲年投资利润率:34.58%。
2、达纲年投资利税率:40.21%。
3、达纲年投资回报率:25.94%。
(三)经济效益评价目标1、全部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Pt):5.36年。
2、项目经营盈亏平衡点(BEP):4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