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21《公共管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721《公共管理学基础》考试大纲

中南大学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管理学基础》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由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3年6月18日通过。

I.考试性质公共管理基础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公共管理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公共管理学的视角、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时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公共管理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公共管理基础考试涵盖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和公共部门经济学等课程。

要求考生:(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比例结构政治学原理约33 %管理学原理约33 %公共部门经济学约34 %Ⅳ.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约20%简答题约30%案例分析题约25%论述题约25%Ⅴ.考查内容一、政治与政治学(一)政治1.政治的含义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政治的定义。

2.政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地位政治的起源和发展;政治的社会地位。

(二)政治学1.政治学的涵义和内容构成政治学的含义;政治学的内容构成。

2.政治学的历史发展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及其特点;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3.政治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西方政治学主要研究方法。

二、政治关系(一)利益与政治1.利益的含义利益的形成和本质;利益的内在矛盾2.利益关系利益关系的含义;共同利益;利益矛盾。

3.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们和作用利益在政治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二)政治权力1.政治权力的含义政治权力的本质;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政治权力的特性。

2.政治权力类型和政治权力关系政治权力类型;政治权力关系。

3.政治权力的作用政治权力作用的特点和方式;政治权力的作用。

(三)政治权利1.政治权利的含义政治权利的含义;政治权利的特性。

2.政治权利的内容和作用政治权利的历史发展;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

三、政治行为(一)政治统治1.政治统治的含义政治统治的含义;政治统治的特点。

2.政治统治的基础和类型政治统治的基础;政治统治的类型。

3.政治统治的方式和作用政治统治的方式;政治统治的作用。

(二)政治管理1.政治管理的含义政治管理的含义;政治管理的特征。

2.政治管理的职能和类型政治管理的职能;政治管理的类型。

3.政治管理的方式和作用政治管理的方式;政治管理的作用。

(三)政治参与1.政治参与的含义政治参与的定义和特征;政治参与的类型。

2.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条件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政治参与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

3.政治参与的作用和发展方向政治参与的作用;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

四、政治体系(一)国家1.国家的涵义若干非马克思主义国家定义分析;国家的本质;国家的历史类型。

2.国家的形式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

3.国家机构国家机构的含义和设置原则;主要国家机构。

(二)政党1.政党的含义政党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政党的类型;政党的作用。

2.政党制度政党制度的含义;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

(三)政治社团1.政治社团的含义政治社团的定义;政治社团的特征。

2.政治社团的类型政治社团的技术分类;资本主义社会的压力集团;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社团。

3.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政治社团的作用方式;政治社团的作用。

五、政治文化(一)政治心理1.政治心理的含义政治心理的含义;政治心理的特点。

2.政治心理的形成基础和构成要素政治心理的基础;政治心理的构成要素。

3.政治心理的类型和作用政治心理的类型;政治心理的作用。

(二)政治思想1.政治思想的含义政治思想的定义;政治思想的特性。

2.政治思想的结构和类型政治思想的结构;政治思想的类型。

3.政治思想的发展和作用政治思想的起源与发展;政治思想的作用。

(三)政治社会化1.政治社会化的含义政治社会化的定义;政治社会化的特点。

2.政治社会化的媒介和影响因素政治社会化的媒介;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3.政治社会化的类型和作用政治社会化的类型;政治社会化的作用。

六、政治发展(一)政治革命1.政治革命的涵义革命与政治革命;政治革命的特征。

2.政治革命的类型和方略政治革命的类型;政治革命的方略。

3.政治革命的方式和作用政治革命的方式;政治革命的作用。

(二)政治改革1.政治改革的含义政治改革的定义;政治改革的特征。

2.政治改革的目标和方式政治改革的目标;政治改革的方式。

综合性改革方式和多项分进式改革方式3.政治改革的条件和作用政治改革的条件;政治改革的作用。

(三)政治民主1.政治民主的含义政治民主的定义;政治民主的基本特征。

2.政治民主的类型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民主;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内涵。

3.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和社会政治作用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政治民主的社会政治作用。

七、管理和管理学(一)管理和管理学的概念及其特征1.管理的概念2.管理的基本特征3.管理学的概念4.管理学的基本特征(二)管理学的历史发展1.管理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代表人物和学派。

2.管理学的发展特点。

八、决策(一)环境研究(二)决策理论1.决策的含义和类型2.决策的一般步骤决策过程或决策程序:问题发现、问题确认、建立议程、确立目标、拟定备选方案、备选方案的评估、行动方案的选择。

3.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

德尔斐法。

(三)计划的编制与执行1.计划的含义计划就是对行动的预先设计,它是在决策目标的指导下,以预测工作为基础,对实现目标的途径作出具体安排的一项活动。

计划与决策的关系。

计划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概括为5W1H法。

2.计划的功能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预防意外情况对行动造成的干扰,为实施控制提供依据。

与计划的功能相联系的是计划的部门职能,具体有四项。

九、组织(一)组织概述1.组织的含义组织与管理的相关性。

组织的特点:目标的一致性,原则的统一性,资源的有机结合性,活动的协作性,结构的系统性。

2.组织的类型分类的根据。

公共组织和非公共组织,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不同类型组织的特点。

(二)组织结构设计1.组织设计的含义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组织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包括:组织环境、组织战略、技术、组织发展的阶段。

2.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3.组织设计的内容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设计、组织职能设计、组织部门设计、组织职位设计、组织职权设计。

(三)人员的配备1.人事工作的定义2.人员的选聘和提升3.绩效评估4.管理人员的培训(四)组织结构整合1.非正式组织和正式组织相配合2.集权和分权的合理配置3.直线管理和参谋的有机结合4.委员会的正确采用(五)组织文化1.组织文化的含义组织文化的含义与基本特点。

2.组织文化的类型3.组织文化的功能组织文化的四种主要功能。

十、领导(一)领导与领导者1.领导职能领导是引导和影响人们为实现组织和群体目标而作出努力与贡献的过程。

领导的实质是追随与服从。

领导的构成。

领导艺术的特征及其与权术的区别。

2.权力的构成职务权力和个人权力。

领导者的基础性权力。

正确用权的基本原则。

3.领导者素质领导者素质的含义及特征。

管理史上有代表性的素质理论。

公共管理部门领导者的基本素质结构。

(二)人性假设和领导理论1.人性假设理论X理论一Y理论。

有关人类特性的四种假设:理性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

2.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理论领导行为的结构维度和关怀维度。

管理方格论:专制型、民主型和自由放任型三种基本领导风格。

利克特的四种领导体制:“专权独裁式”,“开明专制式”,“协商式”,“参与式”。

领导风格连续统一体理论。

3.领导权变理论菲德勒权变理论。

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理论。

罗伯特·豪斯的途径一目标理论。

维克多佛罗姆和菲利普·耶顿的领导者参与模型;史蒂文·克尔和约翰·杰迈尔的领导替代理论。

(三)激励1.激励的含义激励是说明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

工作中的激励,即管理学中的激励概念。

激励含义中的三个关键因素。

激励理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如划分为早潮激励理论和当代激励理论;需要理论和激励理论等。

2.需要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麦克莱兰的三种需要理论。

3.激励理论维克多·弗罗姆的期望理论。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激励理论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4.激励的模式(四)沟通1.沟通的特点与功能沟通是意义的传递与理解。

沟通的特点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沟通的主要功能:控制,激励,情绪表达,信息。

沟通与领导的关系。

当前迅速发展的电子沟通。

2.沟通过程与流向沟通过程及影响沟通的因素。

横向沟通与纵向沟通。

沟通中的焦虑与过滤。

3.沟通网络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的特点。

正式沟通的五种形态:链式沟通,环式沟通,Y式沟通,轮式沟通,全通道式沟通。

沟通媒介的丰富性。

小道消息的特点、功能及管理方法。

4.善于倾听讲话和倾听是沟通中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听和倾听的区别。

倾听的指南和检验倾听的试验规则。

托尼·亚历山德拉关于听众的分类。

十一、控制(一)控制的含义与类型1.控制的含义控制是要确保组织的所有活动与组织的目标和计划相一致,从而使得活动更加有效的管理活动。

控制的目的。

控制与计划的关系。

经典控制模型。

控制的三项功能。

2.控制的类型事前控制、现场(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

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任务控制、管理控制和战略控制。

3.有效控制的要求适时控制。

适度控制。

客观控制。

弹性控制。

(二)控制过程1.确立标准2.衡量工作成效3.纠正偏差(三)控制方法十二、市场与政府1. 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2.市场失灵和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3.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十三、公共经济理论(一)外部效应理论1.外部效应的含义与分类2.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二)公共物品理论1.公共物品的特性与判定2.纯粹公共物品与纯粹私人物品的区别与需求分析3.林达尔均衡与免费搭车者问题的解决4.混合物品的概念及其供给(三)公共选择理论1.政治均衡的概念与投票决策中的政治均衡2.政治行为的分析十四、公共支出(一)公共支出的分类及其经济影响1.公共支出的分类2.转移性支出的经济的影响(二)公共支出增长及其经济分析1.公共支出增长模型2.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十五、预算与收入(一)公共部门预算1.预算的原则与基本预算制度2.预算决策的成本效益分析(二)公共收入1.公共收入的受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2.税收的概念、特点、构成要素及作用3.公债的概念、特点及功能(三)税收原则理论1.税收原则理论的演变过程2.税收公平原则的含义及其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3.税收效率原则的含义及其包括的内容4.税收原则政府归纳(四)税种分类与税制结构1.税种分类2.税制结构设计(五)税收制度1.所得课税2.财产课税3.商品课税(六)税收效应分析1.税收对生产者行为的影响2.税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3.税收对劳动投入的影响4.税收对私人储蓄的影响5.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十六、公共财政制度(一)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的目标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3.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4.供给学派的财政政策主张(二)财政分权管理体制1.财政分权理论2.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事权、财权划分3.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三)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1.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概念与特点2.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种类3.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