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人教统编3.教材和教学设计课件

2019-2020年人教统编3.教材和教学设计课件

二、初读感知内容 1.(播放课文朗读)深切关注那树的命运,看看那树的一 生有怎样的经历? 2.有人为那树的故事配了几幅图片,请选择其中的一幅配
3.师交流自己所配字。 (1)早期的树:长在泥泞的马路边,佝偻、老态,但坚 固稳定,繁密茂盛。霉黑潮湿的树皮层,隆起的筋,纵裂的 纹,树身像铁铸就;面对台风,屹立不动;炎热夏天,撑开 绿阴;给鸟儿栖息之所,给情侣以温馨,不断伸展,滋润土 地。 (2)近期的树:斗转星移,人们在树的附近架起了电线, 铺起了柏油路,盖起了高楼,那树似乎有些碍事,有人开始 质疑这颗树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那树一声不响,仍然释放 着诗意的绿色。 (3)现在的树:后来由于一个醉汉撞到树上死了,交通 专家给树判了死刑,在一个夜里树被从踝骨锯掉,两星期后, 根也被挖走了,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 油下闷死。
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
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2.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故事,体会作者的用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歌曲欣赏:《好大一棵树》。 2.导语:穿行于浓阴之下,阵阵清风沁人心脾。在浓阴
下无忧无虑嬉戏的日子成了我们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 人在大自然中,原来是可以那样的物我相亲,自由自在,但 是这一切在慢慢离我们远去。有那么一棵曾经庇护人类却被 人类屠杀的大树深深触动了作家王鼎钧的心灵。就让我们去 听一听《那树》的故事吧。
4.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 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创新精神。
5.教材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 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各种类别配置适当,难易适 度,适合学生学习。要重视开发高质量的新课文。
5
6.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 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1、教材是课程目标的载体。
(课本)
2、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教本)
3、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
(学本)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语文(七至九年级)》简介
这套教科书是遵照国家教育方针和 “三个面向”的指示,根据教育部制定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 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 精神编写的。
10.教材编写应努力追求设计的创新和编写的特色。要重视现 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程中的运用。编写语言应准确、6 规范。
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
这套教科书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 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 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 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部分。
பைடு நூலகம்
二、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 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五、教科书力求富于开放性和弹性。
语文教材编写与建议
1 .教材编写应依据课程标准,全面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 设计教学活动,并注意体现基础性和阶段性,关注各学段之间的 衔接。
2.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现实,关注人类, 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
3.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有 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倒坍(tān):倒塌。 萌庇(yìn bì):大树枝叶遮蔽阳光,宜于人们休息。 引颈受戮:伸长脖子接受杀戮。

踝(huái)骨:指树干靠近根的部位。 虬(qiú)须:卷曲的胡子。这里指树根。 周道如砥(dǐ):这里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3.学生交流。 4.教师交流。 ★有着坚固而稳定身躯的奇特的大树::它老态、佝偻、
中学语文教学法(2)
语文教材 不是圣经 是学习材料
①狭义—— 教科书
“教材”涵义
②广义—— 教科书、教学指导书、补充读物、
同步阅读、语文练习册、写字本、教学挂图、 字词卡片、幻灯片、投影片、音像资料、各 式光盘、多媒体课件、学习软件等,都属于 语文教材的范畴。
教科书是最基本的语文教材。
“教材”功能
三、深入课文,感受那树的形象 1.那树的不平凡的经历在我们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迹,在 我们的心中,那是一棵什么样的树?朗读课文。 那是一棵 的树,因为课文第 段中这样说“ ”。(或用自己
老师提示: (1)从树的环境方面概括 (2)从树的外形方面概括 (3)从树的品格方面概括 (4)从树的遭遇方面概括 (5)从作者对树的感情方面概括 (6)从读者对树的感情方面概括 (7)从树的作用方面概括 2.教师展示生字词,帮助阅读。 佝偻(gōu lóu):脊背向前弯曲,文中指老树枝干弯曲。
中学语文教学法(3)
语文教学设计 教师是设计者
教学设计的定义
是在设计者关于教与学的原理指导下展 开的对教学活动及其过程的规划,是一种系 统化与反思性的过程。
教案(教学设计、学案)的基本格式:
教学目标:
教学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媒体准备: (学生活动设计 / 教学设想:) 教学过程 / 步骤:
7.教材内容的安排要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 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 养的整体提高。
8.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设计的 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要体现语文特点,内容适量,便于实施。
9.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 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 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附) 板书设计:
空白
《那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的主旨。 2.理解托物寄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
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3.反思人类与自然关系,珍爱自然。
教学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
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掌握托物写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