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1.您的年龄:您的性别:A男B女政治面貌:A党员B非党员您的学历:(可填可不填)在这次的问卷调查中,我们调查了共计75人,由于各种因素,虽然我们已经极力避免,但是男女受调查的对象比例还是有略微的失衡。

在受调查的市民中,其中有29名男性,占总人数的38.67%;46名女性,占总人数的61.33%。

也让我们稍微欣慰一点的是,在这次的受调查民众中,12%的党员与88%的非党员的政治面貌比例是比较接近我们全国范围内的真实情况的,这也让我们的调查结果多了一份真实性与可靠性。

在年龄层的方面,我们把受调查的75名民众划分成3组。

其中30岁以下的青年组,30至50岁的中年组和50岁以上的老年组。

其中30岁以下的主要是受教育程度略微高一点的,对不少的社会主义的内容都是有部分的学习的;30岁至50岁的主要是现在社会上主要的劳动力,最接近社会,对社会现状的理解也是最有代表性的;50岁以上的主要是退休和即将退休的老人,他们是离新中国的成立最近的一批人,也是对新中国有最深刻感情的一批人。

2.您关注党和国家发生的大事吗?A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B经常C偶尔D从来没有性别A B C D男4331女523351平均关注程度2.912.5附:用数字4,3,2,1代替A,B,C,D,来表示关注程度年龄层A B C D平均数0-2546221 2.3926-50114141 2.550-4620 3.17我们对第二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调查,分别从性别和年龄角度进行统计。

数据显示,男性关注国家与党的时政占多数,50岁以上人群较为集中,25~50次之,25岁以下青年人关心时政意识比较淡薄。

3.您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吗?A知道,并非常了解B稍微了解C只是听过D没听过我们在调查中,当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时,大多数人表示比较迷惑。

但在后面的题目中可以看出大家对于例如马克思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等等还是有着不同层面的认知的,只是对这一概念比较陌生。

4.您是通过何种途径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可多选)A电视B报纸C网络D其他从柱状图可以直观地看出通过电视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占大多数,达到了41%,在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网络也达到了32%.但是从上题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概念了解程度来看,各种传播媒介的传播力度和宣传深度还不够,同时宣传途径也显得也有点单一。

例如广播,社区宣传,海报等等都可以成为传播途径。

5.下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您较为了解的是哪些?(可多选)A马克思主义的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中有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家对这四部分的了解程度不同,下面对接下来的四部分分别进行阐述。

6.您觉得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吗?A坚持,并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B有必要C没必要D无所谓7.您觉得党和国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对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实质性的作用吗?A有,并起到重要作用B可能有C没有D不清楚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马克思就像是供在圣坛之上的神物,了解很有限,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库。

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无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是在人类文明继续发展进步的新时代,都当之无愧地称得上博大精深。

大部分普通民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了解程度仅仅停留在这个名词上。

报纸,电视,新闻,网络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一直都有宣传,但是效果并不显著,超过一半的民众认为应该矢志不渝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

或者是因为各种宣传,民众潜意识里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尊崇的感情,所以会有超过一半的民众会选择坚持马克思主义。

但是当问到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否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实质性的作用时,只有不到30%的人是明确认可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民众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了解的不到位不深入造成的。

8.您知道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吗?A知道,并且认识深刻B知道,但印象模糊C不知道9.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过程中,您感受到它给您带来的利益了吗?A感受到,并且利益很大B感受到,但利益很小C没有感受到从数据看,90%以上调查对象是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有或多或少的了解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

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

但是另一方面超过60%的民众并未感受或者深切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过程中给自己带来的利益。

这应该与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有关系的,发展水平还处于比较浅的层次上。

尽管我国GDP已经超越日本,跃居第二,航天科技各种繁荣,让老百姓欢欣鼓舞。

但一方面可能是普通民众看待问题的高度不够,另一方面是由于与老百姓切身相关的一些政策还有待制定,和没有切实地落实。

在访谈过程中,就有一位老人提到医保问题,他是北京人,可是因为年轻时工作在西安,医保就在西安,而他的孩子在上海和镇江,那他生病去医院时就会很麻烦。

遇到个小感冒还好,可是要遇到个大问题就得赶到西安,可是老人四处奔波显然不太现实,可高昂的医疗费又成了大难题。

所以大众关注的医保问题还应得到关注,进一步完善才是切实需要的。

此外,养老也是一大关注点。

中国已经进入严重的老年化时代,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不仅是老人所担心的,也是青年人的一大负担。

再例如教育不均衡,入学难还有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等等众多问题也是在访谈过程中多次提到的。

中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应该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

这个共同理想,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既是对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也是中国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根本体现,是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

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

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

不论在哪个社会层次,哪个利益群体的人们,都能够也应该认同和接受这个共同理想,并且这个理想共同奋斗。

10.您觉得下列哪些属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可多选)A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B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C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D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11.在您身边,会经常发生一些践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行为吗?A每天都在发生B经常C很少D没注意,不了解12.您觉得在钓鱼岛事件中民众抵制日货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吗?A完全能体现B能体现,但也存在不合理性C不能体现D其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四个主题中,民众最为了解的就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从井冈山精神,大庆精神到现在的北京奥运精神,随着时间的推进,和越来越多形式的宣传,越来越受到民众的了解和认可。

而在践行实践上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很好或者没有,很大程度上是民众认为这些精神值得推崇,但离自己的生活太遥远,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动力和支撑,是当代中国奋发图强、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在五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作为一个民族漫长历史的积淀与升华,这种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灵魂。

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和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

改革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党带领人民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

13.您知道“八荣八耻”是第几代领导团体提出的吗?A第一代(以毛泽东为首)B第二代(以邓小平为首)C第三代(以江泽民为首)D第四代(以胡锦涛为首)14.您对“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了解程度如何?A非常了解,能全部说出B能说出部分C稍微有点印象D不清楚15.您觉得“八荣八耻”对改善社会主义风气有何影响?A改善了社会的不良风气,推动社会快速发展B对新生一代的思想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C仅影响了一小部分人的荣辱观D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16.您觉得自己在践行“八荣八耻”方面做得如何?A很好,但任要继续加强B还可以C一般D很不好从数据看,尽管近年来“八荣八耻”得到大力宣传,但在问卷中我们看到超过一半的民众不知道“八荣八耻”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集体提出的,不知道“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

同时也有近一半的人对“八荣八耻”的实质效果产生怀疑。

“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在践行方面90%以上民众有这种意识,超过60%的民众自我感觉做的还不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