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口金字塔的判读和人口统计图
人口金字塔的判读和人口统计图
三种类型人口年龄金字塔的示意图和实际图
模式图
性别组成
年龄分组
百分比
判读步骤:
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所占人口的比例以及 男女比例。 2.定类型: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即: (1)年轻型(增长型)——年轻人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 (2)成年型(静止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 差别不大,塔形较直,只在高龄部分(塔尖)急剧收缩; (3)年老型(缩减型)——年轻人比重小,中年以上比重较大, 塔形下窄上较宽。 现在国际上通常将人口划分为三个大的年龄组:O~14岁为 少年组;15~64岁为成年组;65岁以上为老年组。根据三大 年龄组的相对比重,判断类型;也可以根据金字塔形状特征 判读 3. 判增长和变化:不同的金字塔类型,标志着出生率和死亡 率所决定的不同年龄结构的特征,并看出未来的人口增长趋 势。具体如下表所示: •
(4)扇形图(如图4)和饼状图(如图5)判读时,主要是通过比较 图中各组成要素的百分比来分析地理事物的特点,判断其性质。 判读时,也可比较各扇形的圆心角大小。
(5)人口金字塔图(如图6)判读时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①关注塔型:不同的塔型反映了不同的人口问题,下宽上 窄的塔型反映出人口增长快、少年儿童所占比重过高的问题(如 图6左图);上宽下窄的塔型则反映出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如 图6右图)。 ②关注某年龄段所占人口比重, 由此可以推知该年龄段人口出 生时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 或推知其人口发展中的某因素 的变化。 ③关注某年龄段男女各自所占 比重的对比状况,由此可判断 某时期男女性别比例状况,进 而判断是否存在性别比例失调 的问题。
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 最常考查的如下列各图, 主要用来反映人口构成(年龄、性别、 文化、职业等)、数量变化、迁移状况等。每种图示的形式不同, 其特点不尽相同,而且表现内容在侧重点上也有很大差异。
【熟知典型图示】
【掌握判读技巧】
人口统计图判读的一般步骤是:读图名→读坐标(或图例)→ 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分析数据→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 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 (1)柱状图(如图1)判读时要注意对应坐标轴分别判读每一个柱 子的数值,然后进行不同柱子之间的数值对比,分析其存在的差 异。
读图可知,该城市 20世纪80年代的总人口 增长率约为3%,而20世 纪90年代则不到2%,增 长率是减小的;但其总 人口增长率一直大于零, 故人口总数持续上升; 比较两个年代的人口自 然增长率可知,20世纪 90年代略有增加;但该 城市20世纪90年代国内 净迁移出现较大幅度的 负增长,即人口净迁入 量减少。
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两个 第五步:组答案,防失误 方面容易出现的失误:一是 [典例] (2013· 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 在图中的数据或单位,是 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 300 “万人”还是“百万人”, 万。据此完成 (1) ~(2)题。 是“ %”还是“‰” ;二是在描 述结论时语言的准确性,如 在本题的解题过程中, “人口增长模式”“人口迁 一定要准确读取坐标轴 移 (注意和人口移动、人口流 上四个要素的数值并对 动的区别 )”“人口分布(注意 两个年代对比分析,区 和人口密度的区别 )”“持续上 别清楚四个国家人口增 升 (注意和波动上升的区 长及迁移特点,经济发 别 )”“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 展状况等。 自然增长率变化的区别)”等。 (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D )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 )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
这是一幅坐标统计 图,坐标轴的纵轴 表示人口年变化率, 横轴表示自然增长、 国内净迁移、国际 净迁移和总人口增 长四个要素。
第二步:析图例,看点线
明确图例是观察、区别点线统计状态、变化趋势的前提和 可能挖掘有隐含的信息。
本题没有单设图例,但从两图中的四个要素已很明确判断。 分别判读出每一个柱子的数值及对应的要素,并对两图所代表 的时间对比分析,比较其差异,分析其变化。作为统计坐标图, 坐标的含义隐含着较多的信息。总人口增长与自然增长和迁移 增长有关,总人口增长率大于零,人口总数增加,明确图中各 要素的含义及其变化是分析该城市人口变化的前提和关键。
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
[典例] (2013· 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 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 300 万。据此完成(1)~(2)题。
图名的关键词提供关键信息,图名表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人口要素统计 状态,明确判读对象,本题图名隐藏在题干中“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 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这里面有三个信息:统计范围(某城市)、统 计年限(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统计对象(平均人口年变化率)。
第三步:联题目,抓关键
根据题目设问,分析图中所问及的人口指标的特点,观察图 中各要素的变化,分析数据大小及变化,尝试表述规律。
(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
4.分析异常和特殊
a.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变小(图中 图①处 ),其原因主要有:计划 生育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或重大 自然灾害(如汶川地震、唐山地震 等)导致死亡率上升;或人口大量 外迁; b.某年龄段男女比例突然变化(如丁 图中②处) ,可能是由于就业、 升学等原因导致人口大量迁入; c.男女比例明显失调(如丁图③处) : 可能是战争导致的大量男性死亡; 也可能是大型矿山、大规模的工程 建设、(钢铁、机械制造)等重工 业对男性职工的需求;或者是纺织、 食品等轻工业对女性职工的需求。
第四步:析原理,找方法
联系教材中的表述和原理,对统计数据显示的规律进行解 释,尝试寻求答题思路。 该类图示常涉及的 原理有人口增长模 式的“三率”特点、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 要因素、人口迁移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人口容量和人 口合理容量、世界 或我国人口分布特 点等。 该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缓慢,但该 城市的国际净迁移人数较多,国 本题考查的原理主要是影 内净迁移呈现负增长,再加上该 响人口变动的因素,经济 城市人口总数较多,约1 300万, 因素既影响人口的自然增 故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美国。 长,又影响人口的迁移。
读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回答2~4题。 2、将来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 A.A国 B.B国 C.C国 D.D国 3、将来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国家是 A.A国 B国 C.C国A国 B.B国 C.C国D.D国
( A)
(D )
B) (
二、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应用“读图规范”】
[典例] (2013· 新课标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 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 300 万。据此完成(1)~(2)题。
(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
中国人口金字塔变化
1、图为我国前四次人口普查(1953、1964、1982、1990) 全国人口年龄结构图(纵坐标表示年龄,由下至上递增), 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②①④③ B.①④②③ C.④③②① D.①②③④
解析:假设该地区是封闭的,不存在外来人口的迁入和当地 人口的外迁,某年龄段的人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升到下 一年龄段,男女比重会随着人口的死亡而逐渐减少。
(2)曲线图(如图2)判读时,主要根据线状统计符号的大体走 向来分析统计对象的数值随时间或空间的连续变化的规律,要特 别注意曲线统计图中的高峰或低谷以及折线图中的明显的转折点。
(3)三角形统计图(如图3)判读时应首先明确三边就是三个方向 的坐标轴。每一点所读出的三个数据之和应为100%。判读时可 用“逆右顺左”四字口诀来进行,具体如下:三角坐标图数据沿 逆时针方向递增的,过点做平行于各底边向右的平行线,再读出 数据。数据沿顺时针方向递增的,过点做平行于各底边向左的平 行线,再读出数据。如图3中A点0~14岁占20%,15~64岁占 70%,65岁及以上占10%。
第一章 人口变化
读图能力要求——人口金 字塔和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考点梳理:4个核心考点
一、人口金字塔的判读
人口金字塔图”是表示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的一种 特殊的条形图,是近几年高考出现有一定的频率 的地理图形,复习时常常作为重点难点对待。 “人口金字塔图”的画法是将各年龄男性与女性人 数或百分比分别在纵轴左右画成并列的横的条形。 按年龄增长顺序自下而上排列,人口金字塔能形 象地直观地反映人口午龄、性别结构,便于说明 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