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38
选择题 3-44
属于作业技术准备状态的控制项目为( )。 A. 选择质量控制点 B. 承包单位做好技术交底 C. 凡运到施工现场的材料均需向监理单位提交
《工程材料报审表》 D. 进场施工机械的运行检查 E. 检查特殊作业人员的上岗证
(3) 对后续工程施工或对后续工序质量或安全有重大影响 的工序、部位或对象:例如预应力结构中的预应力钢筋质量、 模板的支撑与固定等。
(4)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部位或环节
(5) 施工上无足够把握的、施工条件困难的或技术难度大 的工序或环节:例如复杂曲线模板的放样。
7
是否设置质量控制点,主要是视其对 质量特性影响的大小、危害程度以及其 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而定
包括配置的人员、材料、机具、场所环境、通风、照明、 安全设施等。
掌握:7方面工作以及包含的内容
3
施工准备状态的工作:
1.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点、技术交底、 2.作业技术交底的控制 3M1E、测量 3.进场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 4.环境状态的控制 5.进场施工机械设备性能及工作状态的控制 6.施工测量及计量器具性能、精度的控制 7.施工现场劳动组织及作业人员上岗资格的控制
要求---进入现场后在使用前,必须经当地劳动安全部 门鉴定,符合要求并办好相关手续后方允许承包单位投入 使用。
(4)大型临时设备的检查 必须取得本单位上级安全管理主管部门的审查批准
34
选择题 3-43
对有特殊安全要求的施工设备,监理工程师应要 求承包单位通过( )鉴定。
A 当地劳动安全部门 B 质量监督机构 C 当地建设主管部门 D 项目监理机构
监理工程师审查合格后可进场,如果以上文件不能 说明质量符合要求,监理工程师可以再进行组织复检或 见证取样试验,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允许进场。
26
27
(2)进口材料的检查、验收,应会同国家商检部门进行。 发现问题处理一应取得供货方及商检人员签署的商务记
录,在规定时间内索赔。
(3)材料、构配件存放条件的控制。
A 单项工程
B 单位工程
C 分部工程
D 分项工程
【答案】D 【解析】作业技术交底是工序施工或分项工程施工的具体指
导文件。
23
选择题 3-39
作业技术交底是具体落实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的措施,交底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分包单位资质审查要求 B 施工方法和手段 C 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 D 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 E 意外情况的应急措施 【答案】 BCDE
9) 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施工方法:如液压滑 模的支杆稳定、升板施工中提升差的控制等。
10) 特殊地基或特种结构:如大孔性、湿陷性黄土、 膨胀土等特殊土地基的处理、大跨度高难度施工环节和重 要部位等。
与质量控制点中的原则是一致的
10
4)质量预控对策的检查
所谓工程质量预控对策,就是针对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 或分部、分项工程,事先分析施工中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和 隐患,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采取有效 的措施进行预先控制,以防在施工中发生质量问题。
关键工序、操作、施工顺序、技术、材料、机械、自然条
件、施工环境。
概括地说,保证质量难度大、对质量影响大的或者
发生质量问题时危害大的对象作为质量控制点。
6
(1) 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或环节以及隐蔽工程:
如预应力结构的张拉工序,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架立
(2) 施工中的薄弱环节,或质量不稳定的工序、部位或对 象:如地下防水层施工。
30
选择题 3-42
工程所需原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经( )审 查并确认其合格后方准进场用。
A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B 施工项目经理 C 监理工程师 D 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
【答案】C
31
4.环境状态的控制
1)施工作业环境:主要是指水、电或动力供应、 施工照明、安全防护设备、施工场地空间条件和通道,以 及交通运输和道路条件等。
32
5.进场施工机械设备性能及工作状态的控制
(1) 进场检查 进场前:承包单位报送进场设备清单 清单----规格、数量、技术性能、设备状况、进场时 间 进场后: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核对;是否和施工组织 设计中所列的内容相符
33
(2)工做状态的检查---审查机械使用、保养记录、检 查工作状态 (3)塔吊及有关特殊安全要求的设备
①对存放、保管条件、时间实行监控 ②按要求存放的,每隔一定时间可检查一次,掌握存放质量情况 ③使用前,监理工程师再次检查确认后,方可使用。
(4)对某些现场配制的制品、当地材料,应要求承包单位 事先进行试验,达到要求的标准后再施工。
28
材料准备进场
填写材料报验单 (承包单位)
监理人员现场进行外观检查,见证取样、试验 (监理单位)
24
选择题 3-40
承包单位应做好技术交底,关键部位技术交底书的 内容包括( )。
A 施工方法 B 施工方案 C 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D 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 E 可能出现意外事件的措施及应急方案 【答案】 ACDE
25
3.对进场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
(1)进场前应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的文件: ①《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 ② 产品出厂合格证、技术说明书,检验(试验)报告, ③由施工承包单位按规定要求进行检验的检验或试验报 告。
A 该分部工程的施工阶段划分 中间
B 质量控制有关的技术工作 右侧
C 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
D 各阶段质量控制的管理要求 E 所采取的对策或措施 【答案】ABD
左侧
15
选择题 3-34
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要在分析施工对象或工序活 动对工程质量特性可能产生的影响大小、危害程度及质量 保证难易程度的基础上,由( )确定。
2)施工质量管理环境的控制:指施工承包单位 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自检系统是否处于良好状态;系统的 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检测制度、检测标准、人员配备是 否完善,质量责任制是否落实等。
3)现场自然环境条件的控制:对现场的自然条 件将来可能出现的对施工作业质量不利影响时,是否已有 准备和措施,如严寒、高温、地下水、基坑排水、防洪、 地基不均匀沉降、邻近自然条件的影响等。
答案:A、B、C、D
19
2.作业技术交底的控制
1.作业技术交底定义 ➢对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具体化 ➢工序或分项工程施工的具体指导文件
2.编制与批准项 ➢编制---主管技术人员编制技术交底书(项目部) ➢批准---项目总工程师
20
3.技术交底的内容 重点
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 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可能出现意外的措施及应急方案 4.交底中要明确的问题 做什么、谁来做、如何做、作业标准和要求、什么时
间完成等
21
5.审批要求
关键部位、或技术难度大,施工复杂的检验批,
分项工程施工前,技术交底书(作业指导书)要报监理
工程师。
如技术交底书不能保证作业活动的质量要求,承
包单位要进行修改补充。没有做好技术交底的工序或分
项工程,不得进入正式实施。
22
选择题 3-38
施工作业技术交底的目的在于加强承包人对( ) 施工人员的技术指导。
质量预控及对策的表达方式主要有:
(1)文字表达 (2)用表格形式表达
阐述可能的隐患、拟定措施
(3)解析图形式表达---工程质量预控图、质量控制对策图
11
(1)钢筋电焊焊接质量的预控----文字表达
钢筋加工主要有以下 质量通病:偏心弯折、焊条型 号或规格不符合要求、凹陷、 焊瘤、裂纹、烧伤、咬边、气 孔、夹渣等。
检查结果合格后, 签署“同意使用”,材料进场
(监理单位)
检查结果不合格, 限期运出现场 (施工单位)
材料进场验收程序
29
选择题 3-41
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施工承包单位采购 的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前,必须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 《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随表的附件应包括 ( )。
A 采购合同复印件 B 数量清单 C 质量证明文件 D 复检结果 E 自检结果
3) 关键的操作:如预应力钢筋的张拉。
4) 施工技术参数:如填土的含水量、钢筋的焊接等。
5) 施工顺序:如对屋架固定应对角施焊等。
6) 技术间歇:如面板混凝土浇筑的养护时间等。
9
7)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如钢筋的竖焊、 钢筋的机械连接等。
8) 重点工序的列项分析:如产品质量不稳定、不合 格率较高的防水层的铺设、供水管道接头的渗漏等。
4
1.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1 概念:质量控制点
是指为了保证作业过程 质量而确定的重点控制 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 环节。
设置质量控制点--保证达到施工质量要求 的前提
承包单位列出质量控 制点明细表,提交监理 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实 施质量预控。
5
2)选择质量控制点的一般原则(什么地方设置)
可作为质量控制点的部位:结构部位、影响质量的
预控要点:
①检查焊工执证上岗情况。
② 正式施焊前,必须按规定 进行焊接工艺试验。
③ 对接头见证取样进行力学 性能试验。
④ 检查焊接质量时,应抽检
焊条质量。
12
(2)混凝土浇筑桩质量预控----表格形式。用简表分析其 在施工中可能发生的主要质量问题,并提出预控措施,见下 表。
13
(3)混凝土工程质量 预控及质量对策---解 析图形式表达。
17
选择题 3-36
选择质量控制点应该依据( A. 对质量影响的大小 B. 危害程度 C. 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 D. 工程进度的快慢 E. 工序的难易程度
答案:A、B、C
)。
18
选择题 3-37
( )等可作为质量控制点的重点控制对象。 A. 人的行为 B. 施工技术参数 C. 关键的操作 D.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E. 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