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报社见习的三个月工作总结

最新报社见习的三个月工作总结

报社见习的三个月工作总结报社撰写文章就是我的本职工作。

我通过各种渠道,对采访的对象先进行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做到胸有成竹。

下面是由小编精心推荐的,快来查阅吧!报社见习的三个月工作总结1恍然之间,在江西日报实习的日子已经结束,却依然清晰地记得在江报的点滴:每天早上分发报纸、跟着老师出去采访、坐在电脑前写稿……历历在目。

对于在报社实习,个人觉得经验不算很丰富,但却是我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以及身边实习朋友的所见所闻,我来说说这两个月的收获。

首先在认识和态度上,要认识自己、认识报社、认识报纸,要有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认识自己,即看看自己究竟适合于哪种风格的媒体,做任何事兴趣很关键,对某份报纸的兴趣也能成为一个积极努力的因素;认识报社,即对该报的背景和最新动态有所了解,这对于以后的实习生活或多或少有作用;认识报纸,即要知道报纸的整体宗旨、风格,版面排版设置、记者编辑等都不能落下;态度,即要保持积极进取、努力刻苦的学习态度,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有正确的态度可以化解各种困难。

其次在礼仪举止上,对师长要尊敬有礼貌,个人行为则要落落大方。

从进入报社到办理相关手续到正式在报社实习,整个过程都要有规范的言行。

到了所在实习部门,不管是否认识,要主动跟记者打招呼。

给各位老师留下第一印象,良好的首因效应是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做好这一步,实际上就意味着你已经取得了一个不错的开头。

之后便是自己的实习生活了,你必须熟悉自己报社的日常运作流程。

就拿我经历的来说,每天早起是一个很不错的决定,这样可以从我们部门的收发室拿到报纸,然后分发给主任和记者。

试想一下,对于一个媒体人来说,每天可以尽早享受到“精神食粮”是件多么开心的事情。

很多实习的同学认为呆在报社很无聊,每天都是坐着看看报或者是在记者电脑上上网,周而复始,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

对于一个刚来的实习生,记者老师们对你的了解还不够,不放心把一些采访报道任务交给你做的,而你需要做的就是认真处理好每一个细节,积极主动地跟记者老师交流一些想法,谈谈自己在学校的一些经验,让记者老师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你。

多给记者提供新闻线索也是一条拉近与记者老师距离的好办法,这样他就会重新认识你,给你更多的锻炼机会。

刚开始是跟随记者采访,这是学习的机会,不管是会议新闻、突发事件还是人物采访,都可以学到在课本和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

看看记者老师是怎样完成采访、写稿等工作的,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不忘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自己该怎么处理,在老师疑惑或者有遗漏的时候适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这都有助于记者老师更好的了解你。

相信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努力,就很有可能获得更多的采访写稿的锻炼机会了。

总之,能成为记者老师的得力助手,实习任务就成功了一半。

进入报社实习就已经说明你是报社的一份子,尤其是自己单独出去采访,更应该做到不卑不亢,不能损坏报社的荣誉,也不要丢掉自己的自信。

试想你的采访对象面对的是一个没有自信的记者,又怎么可能认真配合你的采访呢?只要好好准备亦或是做到随机应变,都能把任务圆满地完成。

作为一个新手难免会犯错,不必太担心犯错,否则容易畏首畏尾,工作做不好。

遇到不懂或者疑惑的地方要大胆地向记者请教,不要硬着头皮不懂装懂。

只有勇于面对错误,及时认识到差距才能更好的改变自己,缩小差距。

给你一个新闻线索,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采访前恶补相关知识,记者需要有全面的知识,这一点也不假,不能算精通,但至少都能略知一二,这就是一个记者最基本的素质。

在采访过程中,针对一些比较专业的名词都可以大胆地向专家学者请教,对于存在疑惑的问题也可以在采访结束后作进一步的了解。

做人物访谈更要有一个充分的准备,不要小到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去提问,这样会显得你不认真、不专业,寻找共同的话题是营造良好采访氛围的好方法,你还可以根据采访环境来做更进一步的访问。

采访结束后不要急着离开,留下对方的联系方式很重要,这对于你写稿时进行查缺补漏是一个合理有效的善后环节,不要让自己陷入谈话已结束,问题还没弄清,而采访人已不在的尴尬局面。

我们要平静对待实习期间的寒冬,不能过于担心自己没有发稿机会,在遭遇寒冬期间,也要积极完成老师给的任务,积极寻找选题好好锻炼。

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时间长了都会感到厌烦和苦恼,但是必须学会去调整。

也许你是兴趣使然,但是长时间的重复工作也必然引发疲倦,调整很重要。

记者其实是一个很新鲜的工作,因为他每天都可以接受很多信息,可以了解很多社会最新动态,当自己心情不好可以尝试重新布置下办公环境、与别人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等等,这都是很好的减压排压的方法。

当然,这也要因人而异,我觉得自己每天在报社的工作都是新鲜的,因而没有感到过厌烦。

但是不排除时间过长带来的问题,我觉得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情是应对工作情绪的很好办法。

实习生活即将结束,凡事都应该做到善始善终,结束实习也必须好好对待。

无论以后是否会从事这一行业,多一个朋友都会对你的发展有所帮助。

尤其是记者的交际圈子很广,也许能给你的求职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准备一些花费不大的小礼物,心意最重要,在我实习结束前,几个实习的朋友送给每位文体部主任、记者一副卡通手绘画“江报文体部一家亲”留作纪念。

实习结束仍不忘适时的联系,有好的新闻线索也可以再次跟记者们联系,拥有很广的人际圈、新闻源是记者又一个必备的条件之一。

要相信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报社见习的三个月工作总结2从2月27日开始我和其他七名同学在学院安排下在通辽日报社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时间虽短,但让我学习到了很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增加了不少阅历。

我所实习的通辽日报,是当地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作为党报,实施发挥着党和政府的喉舌,传播党的声音的作用。

我被分到记者部,通辽日报因为是党报,所有记者部只能报道正面的新闻,不能报道负面新闻。

因为我刚来报社,很多事情都不懂,所以第一周时间基本上没有给我安排什么任务,只是让我自己去外面拍摄一些照片,然后拿给记者牧人老师看,拍了很多照片,反复拿给牧人老师看了两三次,最后才在牧人老师的指导下,选出两张拍的效果比较好的照片,传给了编辑。

在第一周的实习时间里,虽然我拍了很多的照片,但是很多照片都不能用,在这一周拍照片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摄像的知识,虽然以前在学校里也学过新闻摄影,但是自己的摄像水平还是不合格的。

以前,总以为拍照片很简单,很容易,可是来到报社以后才明白,想要拍出一张好照片对于新手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一张好照片一定要包含某一新闻涵义,反映一定的新闻事实,否则拍出来的照片就没有意义。

一张好照片还要选择好拍摄的角度,拍摄的距离,曝光情况等等,而且拍照片的时候手要稳,不能抖,否则拍出来的照片看起来会很虚,放大后更是模糊,这样的照片都是不能用的。

经过这一周的拍摄,在报社老师的指导下,我的拍照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通辽日报因为是党报,政府会议都要报道,所以关于政府会议的新闻每天都有,这种新闻的写法也是最简单的,掌握好领导人,会议时间和会议内容,简单组织下语言就可以写出一篇会议报道。

新闻容易忽略一些事实细节,而恰恰是这些细节比如人物,时间,地点、数量等必须要精确。

刚开始采访时,自己总不注意。

在报社老师的嘱咐下,我知道了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小事其实是新闻中最重要的。

在实习的第二周,牧人老师带我去采访了清谷新禾的董总,董总讲述了他的小杂粮是如何赢得了大市场。

清谷新禾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从最初的粗放式出口杂粮,逐渐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集有机、绿色农产品种植、精加工、植物提取、项目研发于一体的集团化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目前产品包括荞麦、大米、面粉、植物油、果蔬、有机非转基因饲料、植物提取物等8大系列近百个品种。

我们还参观了该公司的产品展示厅,看到很多杂粮食品,还有用荞麦皮做的枕头、床垫、坐垫等。

董总还招待我们品尝了他自己公司生产的荞麦茶,还谈到了政府对公司的扶持,并且希望政府可以做好企业间的组织协调的工作等。

这是我第一次跟着记者出去采访,虽然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我只是在旁边听,但是从牧人老师和董总的问答中,我发现了一些提问的技巧,觉得很受用,对我今后的采访会有很大的帮助。

记者并不是每天都在报社,朝九晚五的按班照点的工作,随时都要准备到现场、到基层去采访,而不是呆在办公室里看报喝水。

在实习第八周的时候,一天早上到报社时,并没有说有什么采访任务,8点多的时候牧人老师突然说今天要下乡采访,马上收拾东西就出发了。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采访的目的地科左后期的西佰花镇,那天要采访的是一个农民,他从一家小小的农机修理铺,逐步发展到今天,成立了公司,自己研发农机,申请了专利,还得到了国家的农机补贴政策的扶持。

除了采访他本人,采访生产车间、库房等,还采访了车间的工人以及与他合作的经销商,当地的农业种植户和来购买农机的农民等。

那天一起去采访的还有电台、电视台的记者,他们也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采访。

本来说只要一上午就可以完成采访的,可一直到下午4点多的时候,我们才往回走,回到报社时已经6点了,大家都已经下班了。

这次下乡采访虽然辛苦,但是从不同媒体记者的提问中,我学到了更多的东西,觉得很值得。

在这次的实习时间里,我还得到了几次自己独自出去采访的机会,例如采访通辽职业学院为科区供电所送锦旗,采访正开大药房为雅安灾区捐款的活动等等。

在采访正开大药房为雅安灾区捐款的活动的那天,我很早就来到了活动场地,准备好,当捐款活动开始的时候,我就忙着拍摄捐款现场的照片,虽然只需要一张照片,但我还是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了很多张的照片,已备选择。

活动结束后我又访问了该店负责人几个问题,然后回去整理资料,等到下午该店负责人把活动资料传给我后,就开始忙着写稿子,在活动中,正开大药房十几家店共144名员工及3个合作商进行了捐款,这次活动为雅安灾区共筹集善款30300元。

这些信息必须都是确切的,不能模糊不定。

这是我第一次没有报社老师带着,自己一个人去采访,刚开始的时候有点紧张,很怕做不好,把事情搞砸了,但是也有点小兴奋,自己单独出去采访,能更好的锻炼自己,找出不足,加以改进。

这是一次很好锻炼自己的机会,也是报社老师对我的信任和认可,才放心让我一个人去采访。

这次采访很成功,心里很开心,是对自己表现的肯定。

平时有什么想法也都会及时的跟记者提出来,好的点子都会得到老师的支持和鼓励,并且让我放开手独立去做。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我觉得最辛苦的就是赶稿子,虽然辛苦,但是我的写作水平却有了大大的提高。

最初写稿,我总是抓不住重点,偏离采访主题,写出来的稿子常常需要报社老师改正很多地方。

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渐渐能够抓到重点。

没事时,我会仔细对比我和老师的稿子,揣摩老师的思路,分析自己的不足。

另外,我常留心报社内部的评报栏,看看那些评出的好稿子,也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