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第二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第二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光辐射度量
辐射照度Ee:投射在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单位:[W/m2] 辐射出射度Me :扩展辐射源单位面积所辐射 的通量(也称辐射本领)。单位:[W/m2] 辐射亮度Le :辐射表面定向发射的辐射强度。 单位:[W/m2.Sr] 光谱辐射通量Φe(λ):辐射通量的光谱密度, 即单位波长间隔内的辐射通量。
S
ds
定义: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元在某波长附近单位波长间
隔内辐射的能量。
意义:描述不同波长的光波在辐射通量中所占的比例。
单位:W nm1
d ,d e d
与 e
e 的关系:
第二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d
0
3、视见函数
人眼对不同波长(或光颜的色辐)射的通光量波具有不同 的人敏眼感对光程的度亮,暗即感使觉接收到相同的辐射都通有量关,不 同波长的光给人眼的感光觉的也波不长一样。
第二章 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第二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光的基本性质 辐射与光度学量 半导体基础知识 光电效应
第二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第一节 辐射度量与光度量
第二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光学发展的概况
人类感官接收到外部世界的总信息 量中至少有90%以上通过眼睛
光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 新兴的年轻学科
第二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五)、现代光学时期
从1950年至今
1、全息术、光学传递函数和激光的问世是经 典光学向现代光学过渡的标志 2、光学焕发了青春,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飞 速发展
1)智能光学仪器 2)全息术 3)光纤通信 4)光计算机 5)激光光谱学的实验方法
第二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一、光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四)、量子光学时期
1900~1950,近50年 1、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成功地解 释了黑体辐射问题 2、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假说,成功地解释了 光电效应问题 3、光的某些行为象经典的“波动” 4、另一些行为却象经典的“粒子” 5、光是一种几率波,又具有可分割性,光具 有“波粒二象性”
第二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光谱
光波:波长为10—106nm的电磁波 可见光:波长380—780nm 紫外线:波长10—380nm,
波长300—380nm称为近紫外线 波长200—300nm称为远紫外线 波长10—200nm称为极远紫外线, 红外线:波长780—106nm 波长3μm(即3000nm)以下的称近红 外线 波长超过3μm 的红外线称为远红外线。 光谱分布如图所示。
光谱学
第二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光在电磁波谱中的位置
第二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二 光辐射度量
辐射能Qe :一种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 传播或接受的能量。单位:焦耳[J]
辐射通量Φe:单位时间内通过一定面积 发射、传播或接受的能量,又称辐射功率 Pe,是辐射能的时间变化率。单位:瓦 [W]
辐射强度Ie:点辐射源在给定方向上通 过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单位: [W/Sr]
第二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光辐射度量的名称、符号和定义方程
名称 辐射能 辐射能密度
辐射通量, 辐射功率 辐射强度
辐射亮度
辐射出射度
辐射照度
符号 Q,
定义方程
单位 焦耳
符号 J
w
wdQ/dv 焦耳/立方米 Jm-3
dQ/dt
瓦特
W
P

Id/d 瓦特/球面度 Wsr-1
L Ld2 /d dc Ao s瓦特/球面度 Wm-2
牛顿——微粒说
–根据光直线传播现象,对反射和折射做了解释 –不能解释较为复杂的光现象:干涉、衍射和偏 振
波动理论
–惠更斯、杨氏和费涅耳等 –解释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光是一种电磁波
第二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光的基本性质
光量子说 –1900年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时,提 出辐射的量子论 –1905年,爱因斯坦在解释光电发射现 象时提出光量子的概念 –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50
10 5
1 0.5
光的波长与频率的关系由光速确定,真空中的光速
c=2.99793×1010cm/s,通常c≈3×1010cm/s。光的波长
λ和频率ν的关系为
νλ=3×1010cm / s
ν的单位为Hz,λ的单第二位章光为电检cm测技。术基础
光的波动性
第二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光的粒子性
第二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如正常人眼对黄绿光最敏感,红光和紫光较 差,而对红外和紫外则无反应。
在引起相同视觉的情况下,若所需某单色的 辐射通量越小,则说明人眼对该光敏感度越高 ;反之,越低。
激光器诞生后,光学开始了迅猛发 展,成为科研前沿极为活跃的学科
第二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五个时期
(一)、萌芽时期
公元前500年-公元1500年经历大约2000年 面镜、眼镜和幻灯等光学元件已相继出现
第二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二)、几何光学时期
1500-1800,大约300年
1、建立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
= d/Idc Aos
平方米
sr-1

瓦特/平方米 Wm-2
Md/dA

Ed/dA 瓦特/平方米 Wm-2
第二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三 光度量
第二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1、辐射通量
定义: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元上辐射的所有波长的能量
即:光源表面上单位面积的辐射功率。
意义:描述光源发射辐射的能力。单位:W
2、分布函数 e
第二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0.01
波长/μm
0.05 0.1
1 0.5
极远紫外 外 远外 近 可见光 近红外
10 5 远红外
紫紫
106 5×105
105 5×104
104 5×103
103
波数/cm-1
3×1018
频率/Hz
1016 5×1015
1015 5×1014
1014 5×1013
100
光子能量/eV
2、研制出了望远镜和显微镜等光学仪 器
3、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占据了统治地 位
4、对折射定律的解释是错误的
第二章光电检测技术基础
(三)、波动光学时期
1800~1900,近100年
1、杨氏利用实验成功ຫໍສະໝຸດ 解释了光的干涉象 2、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成功地解释了光的 衍射现象 3、菲涅耳公式成功地解释了光的偏振现象 4、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证明光是电磁波 5、傅科的实验证实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小 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6、波动光学的理论体系已经形成,光的波 动说战胜了光的微粒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