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语文-小说

大学语文-小说


中国古代著名四大神话
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魏晋南北朝小说
• 志怪小说——干宝《搜神记》 • 志人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
三王墓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 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 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 ‘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 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 不来。王怒,即杀之。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 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 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 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 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 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 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 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于是子出户南望,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 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 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 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 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 报之。” 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 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唐传奇
• 白行简《李娃传》、元稹《莺莺传》、蒋 防《霍小玉传》
宋元话本
• 体制:入话(头回)、正话、结尾
• 特点:1.从文言到白话,既增强了小说的表现 力,又扩大了读者面,提高了小说的社会功能; 2.作品描写的对象由封建士子转向平民,作 品的思想观点、美学情趣发生了变化; 3.奠定了白话短篇和长篇的基础。
《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表现了夸父无比的 英雄气概和为后人造福的精神,反映了古代人民 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精卫填海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 名曰精卫,其鸣自詨(叫)。是炎帝之少 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 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北山经》)
《西厢记》故事源流
• 唐元稹的பைடு நூலகம்莺莺传》(又名《会真记》) 是西厢故事的源头。
• 宋话本《莺莺传》 •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 元王实甫《西厢记》杂剧
主题
• 永志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 的都成了眷属。
一、故事情节
• 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 • 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 • 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 • 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 • 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圆
宋元话本代表作品
• 爱情故事——《碾玉观音》 • 公案故事——《错斩崔宁》
二、戏剧冲突
• 老夫人和莺莺、张生、红娘相对立的矛盾 冲突,即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叛逆者之间 的矛盾。(主)
• 莺莺、张生和红娘之间性格上的矛盾。 (次)
【仙吕·赏花时】
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 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三、人物形象分析
• 1、主动追求爱情的莺莺 • 2、张生——志诚种和傻角 • 3、机智泼辣的红娘
董永
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 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 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
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 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 “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葬收藏。 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 “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 “必尔 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 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 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 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红娘形象分析
• 1、泼辣调皮,心直口快 • 2、热情正义,是非分明 • 3、机智勇敢,口齿伶俐
"来回顾影,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下 功夫将额颅十分挣,迟和疾擦倒苍蝇,光 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螯得人牙疼。"
小说之起源
• 1、神话传说 • 2、寓言故事 • 3、史传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 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 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 经·海外北经》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 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 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 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 也。”(《德行》)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 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 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 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忿 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