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案例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概述一、清晰确定课时目标(一)对“清晰制定课时目标”的要点说明课时目标是指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预期学生在课时内所达到的性质不同和程度不同的变化结果。
课时目标属于教学目标范畴。
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包括国家培养总目标、学科(课程)教学目标、阶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每节课既是一个相对的整体,同时又是整个课程、每个单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课时目标是课程目标、单元目标的具体化。
确定课时目标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科课程标准2. 教学内容3. 学生情况(二)本标准对不同层次教师能力达标的要求1. 对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理解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不能只是确定学生要学的主要语言知识点。
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需要学什么、怎样学和为什么学,就无法确定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教学目标实际涵盖了“教”与“学”两个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或质量规格。
教学目标要解决的内容及其功能可通过以下来表示:教学目标确定学习内容指导教师采取教学活动明确学习要达到的水平导学导教导测量。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中心内容,是教师在分析学生需要、知识准备,分析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的难度或复杂程度以及完成任务的教学条件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和学习理论而设计的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一种预测。
这种预期的学习结果( expected learning outcomes )往往以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作为指标。
教学目标一经确定,就成为教师选择教学策略、开发教学媒体,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以及实施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
所以,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准绳和归宿,目标设定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2. 提问:要求我们设计的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符合学生实际”。
教学目标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它对学生学习提出了总的要求,其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评价要求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起限定和指导作用。
教学系统环境的因素。
要对教学系统环境进行分析,如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社区和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期待、学生自身学习的需要等等,以使我们的教学能符合社会环境的要求。
学生具体状况。
要对学生的状况进行分析,包括他们已学过的英语知识、已掌握的英语技能,从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和能力,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等。
另外还必须分析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前和在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一般特征,如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认知结构的特点、学习风格等。
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目标才符合学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好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
学习内容。
要对学习内容进行深人分析,以确定学生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要达到什么程度和水平,培养何种能力和态度,身心获得怎样的发展等等。
教学目标设计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1. 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育目的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总要求,是教学目标的确定、实施和教学活动评价的基本依据,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它必须通过一个个具体教学目标的完成才能够得以实现。
教学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目的,各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
但是,不能把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简单理解为总目标与下位目标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的完成,不能一定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
必须在教育目的的总揽之下,把握教学目标之间以及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之间的内在关系,才能保证教育目的的最终达成。
2. 主导与主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必须面对两个现实问题:一是教学目标由谁确定,二是教学目标为谁确定。
这涉及到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等基本理论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一般都体现得比较好,但学生的主体作用却往往体现得不够。
我们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处理、获得意义的,他人无法替代。
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无论怎样科学,教学内容无论怎样精彩,教学形式无论怎样新颖,如果离开了学生主体的能动参与,教学目标终将难以达成,教学活动也将难以顺利进行。
所以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在考虑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环境以及教师的自身特点外,还要以学生的实际为根据,以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
3. 预设目标与生成性目标的辩证关系。
教学目标应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等静态的有限目标。
它通常由课程标准规定,由教学任务来体现,且能在课前进行预设。
二是在教学活动中由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激发出来的生成性目标。
它是动态和无限的,难以在课前确定。
预设的目标相对于学生而言是人为外加的,反映着社会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可以把它作为教学目标的“底线”。
而生成性目标相对于学生而言是内在自发的,体现着教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构成教学目标的“上限”。
预设目标和生成性目标这两部分的有机地融合,构成了完整的教学目标。
无论忽视哪一方面,都会导致教学活动走向极端——要么是变成“教师中心”,要么是变成“学生中心”,这都不符合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
由于相关部门的要求中往往没有给予具体的解释,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包含哪些内容?1. 新出现的重点、实用的词汇。
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
2. 新出现的重要的句型结构及其交际中的用法。
了解和掌握其语言形式、表意功能及表达方式等。
3. 需要了解或运用的语言技能与策略。
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4. 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影响。
情感态度指的是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
为了具体明确,请大家看下面这个案例的教学目标设计英语“找寻物主”(Asking about ownership)1. 认知目标:1 )词汇: yours, mine, hers, his, put on2 )日常交际用语:Whose is this/that …? Is it yours?3 )语法: A. 以“whose”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B. 物主代词:my/mine, you/yours, his/his, her/hers2. 能力目标: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6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7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乐于参与各种英语实践活动。
8 )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很显然,虽然这个设计把三维分列出来,但是缺少方法过程目标,所以这个目标是不完整且又不合“三位一体”要求的。
那么如何表述呢?学习目标1. 在试读和听读的基础上,朗读并记忆 yours, mine, hers, his, put on2. 小组合作会话掌握日常用语Whose is this/that …? Is it yours?3. 通过例句的学习讨论,理解与运用以“whose”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我们来看,这三条目标,每条都包含着三维目标,没有割裂。
如第一条,知识能力是 yours, mine, hers, his, put on ;方法过程是试读听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就含蕴在文句的内容里及学习过程中。
有的老师对后一条提出疑义,认为目标条文里并没有明确的情感目标,关于这一疑问,我做一点解说。
首先明白情感目标指什么,英语课程标准第 21 页指出:“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也就是说学生积极参与了,喜欢学习就达到了这维目标了。
那么当学生记忆了 yours, mine, hers, his, put on,而且是在试读与听读过程中记忆的,不是强制的被逼迫的,那就是已经成功的达到了。
这样完全有理由说三维目标是一体的了。
学生落实起来明确具体,教师指导起来也不必刻意去顾及这一方面,那一方面,这样就简单多了,也具有可操作性了。
我们来对比一下,原来目标有 8 条,三位一体的目标只有三条,哪个简单哪个繁琐,谁更具操作性,就一目了然了。
再说,原目标是不可操作的,也是完全不可能达成的,比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条,你一节课能达到吗?别说一节课,就是十节课也达不到,严格的说应该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
达不到的过于空大的目标,写等于不写。
教学目标设计的具体案例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参照《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总体目标:“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依据综合语言的目标,我们分别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的具体目标:一、语言知识目标语言知识目标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 语音英语音素(元音和辅音)、语音拼读规则和语调是语音目标的三个组成部分。
设置语音目标主要是在课程进行中系统安排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和操作,而且重点在操作。
2. 词汇词汇目标涉及到词汇量,基础词汇目标(按 Cobuild 语料统计为 700 词),词汇拓展的等级划分,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的学习项目以及词汇的主要用法等。
3. 语法语法目标需要确定语法学习的范围,并以句型为主要形式提供主要的语法条块(如名词、动词,时态等)的具体学习项目(即具体目标)。
语法目标设计的关键环节是对语法知识的细分,同时还要注意把语法形式、意义和应用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4. 功能功能项目目标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日常交际用语。
功能目标设计的关键环节是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分布功能项目。
5. 话题所谓“话题”目标指的是按话题确定以上几项知识内容的生活归属。
我们可以称之为“话题知识”。
这是一种新的知识分类办法,具有按照实际生活需求组织语言知识的特点。
二、语言技能目标技能目标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已经做了具体的划分和等级界定。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依据《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微技能( Micro-skills )合理地安排在各个学习阶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