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2015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2015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一、产业体系结构目前,我国健康服务产业链主要有五大基本产业群:一是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二是以药品、医疗器械、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三是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四是以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五是健康养老产业。

2009-2014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结构(单位:亿元)年份医疗产业医药产业保健品产业健康管理服务健康养老合计2009年1717 9539 450 432 3399 15537 2010年2133 11849 609 518 4199 19308 2011年2746 15255 856 622 6444 25923 2012年3246 17083 1131 746 7709 29915 2013年3913 20593 1579 896 10382 37363 2014年4432 23326 2055 1075 14100 44988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产业规模现状2013年我国健康服务产业市场规模约3.74万亿元,到2014年我国健康服务产业达到了4.5万亿元,近几年我国健康服务产业市场规模情况如下图所示:2009-2014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市场规模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中心整理三、产业发展态势1、企业规模发展分析2011-2014年中国健康服务行业企业规模年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个)2011年101292012年106382013年118392014年13109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企业技术研发分析2015年健康服务将从“概念”化服务阶段走向“高新技术服务”实际落地阶段,以“饮食、运动、睡眠、心理、起居、环境、经络”等全科管理为核心的健康管理将成为主流。

经济学专家预计,2015年必将迎来健康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3、企业发展前景分析第一,人才结构的巨变:目前,我国有上千万人从事与健康产业相关的工作,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学科知识不饱满,服务模式不清晰,在实际服务中力不从心或无从下手,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影响了自身的发展,也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2014年12月在“中国移动医疗产业发展论坛”获悉,大健康产业历经10年发展,人们对健康需求逐渐个性化、全科化,健康服务产业将从“单一学科技术和概念化”服务时代上升为“全科高新技术”服务时代,2015年将成为中国大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分水岭。

大健康产业发展人才需求显著特点是:掌握饮食、运动、睡眠、心理、环境、起居、经络全科知识和相关知识应用能力的全科健康管理师。

第二,服务模式的巨变:国民对健康服务需求的日趋个性化,催生了大健康产业的链式发展,以“声讯服务与移动私助的上门服务、移动专家的定点服务结合”的OTO的客服模式成为行业服务的主要模式,同时产生震撼性关注,仅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大健康产业链客服执行机构世纪英才-清晨健康管理的大客户订单超过40万人。

清晨健康管理客服,主要以全科健康管理师线上24小时声讯服务,与线下清晨健康管理工作站实体店、清晨健康管理私助上门服务相结合,赢得各界的高度认同。

清晨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是以个性化档案管理、全科健康评估、检后干预和阶段性健康评价等为主要内容。

第三,健康产品的巨变:我国现有的健康企业大多数规模小,研发力量薄弱,产品单一,各自为政,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健康产品,客户享受不到“完善系统”的服务,尤其是以“行为治疗”为主要模式的健康管理,需要多学科,系统、精细的服务。

新时代的健康服务产品应该是以营养、运动、睡眠、心理、环境、起居、经络学科有机组合的健康管理技术和服务为主,结合相关的有机食品及个性化营养餐、运动器械、中医手法、运动课程和养生厨艺等,形成完整的健康管理标准化流程,让客服消费产品的同时,享受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四、行业竞争状况目前很多药企,包括保健品企业,单纯的从产品入手,结果搞成了保健产品经营为核心的运营体系,所以,虚假广告满天飞。

中国保健品产业的发展方向一定是从开始就谋划好了大保健产业格局,脚踏实地的坚持不懈前行的企业。

近两年由于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明确了大健康服务产业的具体涵盖内容、发展目标和规模,指出发展健康服务业对调结构、稳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

《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届时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

8万亿的目标让医药、医疗和保健品行业的企业老板欣喜若狂,纷纷制定自己的大健康业务的战略目标,注意,这里说的是目标,不是战略规划。

比如广药曾经提出利用"王老吉"的品牌资源,实现了向包括保健品、食品、药酒、药妆等在内的多个领域扩展,在2015年实现500亿的大健康产业目标,后来,好像王老吉品牌溢价能力不足以支撑王老吉饮料之外的诸如保健品、食品、药酒、药妆等业务,结果无疾而终。

于是,2013年,广药集团又提出新战略:大南药、大健康、大商业,力争在2016年实现1000亿元的销售收入,这回不再提以王老吉为品牌核心的单个大健康产业发展目标了,而是综合药品、大健康、医药商业提出了新的口号。

其他很多企业也一样,比如以岭药业在公司经营范围中增加"保健食品的生产;饮料、方便食品的生产"。

以岭药业自研生产产品包括健康饮品(包括怡梦、津力旺、连花清菲三大功能性健康饮品)、中药特色组方健康饮片、保健食品、药妆产品等、代理产品则主要为瑞士、台湾、美国等国内外高端健康产品。

以岭药业向旗下公司石家庄以岭健康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增资4500万元,以岭健康城作为公司发展大健康产业业务板块的运作平台。

看似,热火朝天,其实,笔者史立臣觉得这些企业都在搞噱头,没实质理解大健康的真实内涵。

很多企业以为推出几款产品就是大健康产业,这很搞笑,大健康产业的部分载体可以是产品,但真正的载体是大健康的整体构建体系,这个体系包含:大健康理论体系,大健康品牌体系、大健康产品体系、大健康运营体系、大健康服务体系、大健康数据平台体系六大体系。

目前很多药企,包括保健品企业,由于没搞清晰上述六大体系,单纯的从产品入手,结果搞成了保健产品经营为核心的运营体系,所以,虚假广告满天飞,因为不知道具体的大健康经营手段,于是试错性的研发保健产品、构建数据平台,具体怎样结合,怎样协同运作,都搞不清晰。

中国的保健品产业历来是多小散乱差,投机性强,小企业众多,做的相对较好的是汤臣倍健,但汤臣倍健还是没有脱离产品的束缚,形成自己的健康理论体系,这样的企业很容易被击溃和超越。

未来中国大健康产业会出现规模性企业,比如300亿,500亿,1000亿,或者更高,至于100亿可能仅仅是起点,其实即使做到了1000亿,在国务院的《意见》里面也仅仅是八十分之一。

可以猜想,如果企业规模达到了1000亿,那么,估计这个企业的六大体系也基本建立完成了,拥有这六大体系的大健康企业是难以被超越的,因为即使相关的保健产品可以被模仿,但没有响应的体系导入,运作,相关的模仿性的保健产品也只是产品而已,不会形成多大的冲击力。

所以,中国保健品产业的发展方向一定是从开始就谋划好了大保健产业格局,脚踏实地的坚持不懈前行的企业,未来具备大健康产业格局的企业一定是在六大系统下,形成自己的健康知识理论、产品知识理论和服务支持理论,同时有更为细致的诸多产品线的支持。

随着国家对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的扶持和引导、对大健康产业的监管力度强化,健康产业一定会逐步规范化,既往依靠忽悠产品功效、依靠打政策擦边球的运营模式、依靠制造概念或噱头的保健企业会逐步丧失发展的机会,只有那些看清未来,提升格局,谋划长远的保健企业才能获得最大的发展速度和最好的发展质量。

史立臣:MBA,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高级医药合伙人,美国格理集团医药专家团成员,著名医药保健战略规划专家,医药营销专家,现为多家大型药企发展顾问。

曾从事一线医药营销工作十余年。

接受过包括凤凰卫视在内1000多次报刊和电视媒体采访,为医药、保健品企业提供过50多次的专业管理咨询服务。

五、空间布局特征健康服务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医疗机构属地化管理、医师单点执业等因素造成。

总体来讲,按照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和区域体检市场规模大小等指标,可以将健康服务市场划分为一类地区、二类地区和三类地区。

具体分类如下:一类地区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二类地区为除一线城市外的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二线城市。

与一线城市相比,二类地区的各城市特点主要为:城市人口在500 万至1,000万;专业健康服务的市场认可度有待加强;人均体检收费相对较低;房租、人工等成本相对较低;单店利润率相对较高。

尽管专业健康服务行业在二类地区起步时间较晚,但行业发展迅速,成长性较强。

三类地区为除一、二线城市外的其他城市。

目前,三类地区的市场尚不成熟,专业体检机构较少,当地居民体检意识不强,人均体检收费较低。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三类地区的辐射人口数量将不断增加,健康服务市场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但需要进一步开发。

健康服务行业区域消费集中度分析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中心整理我国健康服务行业不同地域行业效益分析企业规模资产总计(千元)资产集中度(%)主营业务收入(千元)收入集中度(%)华北地区636205454 15.37 498026315 11.07 东北地区436863310 10.55 514448322 11.43 华东地区1634674263 39.48 1986397139 44.16 华中地区458274097 11.07 650640096 14.47 华南地区388306920 9.38 334325633 7.43 西南地区423415751 10.22 390194832 8.67 西北地区162622901 3.93 124767663 2.78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六、行业发展动向领域一:“互联网+医疗”。

时下最热门的“互联网+医疗”的产业,其基本模式是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可穿戴设备等构建平台,以O2O 方式提供健康管理和服务。

在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朝霞看来,“互联网+医疗”之所以能成为风口里的风口,主要原因是老龄化引起的养老管理问题和日益严峻的慢性病问题。

领域二:“药品为王”。

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蒋锡培认为,中国的药厂很多又很赚钱,但是药品并不一定都有用,有的时候用药不当还可能耽误病情。

“现在真正需要的是研究好药”。

对于中国医药市场发生很大变化的看法,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吉满很认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