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野生动物论文——大鲵的保护

野生动物论文——大鲵的保护

中国大鲵价值与保护现状学号:201302010527摘要: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

它的叫声很像婴儿的哭声,因此又称它"娃娃鱼"。

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经济价值。

由于过度捕杀和栖息地受到破坏以及自身迁移能力不强、繁殖能力低下等原因,野生大鲵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和珠江中下游地区。

目前中国采取的保护措施并不能有效根绝大鲵减少的步伐。

关键词:中国大鲵价值人工养殖正文:1、中国大鲵简介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

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

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

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

娃娃鱼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

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

身体腹面颜色浅淡。

大鲵有两种,一种为中国大鲵,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五大区域:一是湖南张家界、江永、岳阳和湘西自治州福建武夷山;二是湖北房县、神农架,麻城龟峰山;三是陕西汉中、安康、商洛;四是贵州遵义和四川宜宾、兴文、威远葫芦口、巴中南江等地;五是江西靖安。

其他零星分布于湖北鹤峰、利川、恩施,广西柳州、玉林,甘肃文县,河南栾川县,卢氏县、蒿县,山西垣曲县,浙江庆元,贵州黔东南,在潮州凤凰山天池,其中靖安县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全国第一个发布公告保护大鲵,到设立全国第一个大鲵自然保护区,建立全国第一个县娃娃鱼研究所。

二是日本大鲵,分布主要在日本本州南部及九州部分区域。

目前大鲵分布区已呈明显的片断化和岛屿化,主要位于中国大陆第二级阶梯上的一系列大山系,从北面的秦岭,到岷山、大巴山、大娄山、武陵山,形成一个较大的分布区。

而其他的分布区基本上位于中南部的山区中。

近年来分布区的急剧萎缩,大鲵数量下降,资源遭到很大的破坏,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已经灭绝。

如湖南湘西自治州原本10个县产大鲵,但如今5个县大鲵已绝迹。

{1}中国物种红色名录:CR,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2、大鲵濒临灭绝原因大鲵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栖息地受到破坏。

大鲵只能在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

人类在大鲵活动河流上修建水利设施,一方面导致水位升降,直接影响了大鲵的活动;另一方面,小型水利设施基本没有修建鱼道,影响了鱼类的繁殖活动,进而影响到大鲵的食物来源。

砍伐森林使得水源受到威胁,而且使大鲵的荫蔽场所大大减少,很大程度影响了大鲵的活动。

二是化肥、农药的使用和非法毒鱼、炸鱼造成的水体污染,让大鲵的生命受到了直接的威胁,一些难以降解的农药(如敌敌畏)的使用会通过食物链在大鲵体内积累,很可能会影响大鲵的繁殖能力。

三是中国大貌自然繁殖力弱,1981年通过制作大鲵性腺发育的组织学切片发现:雌鲵卵细胞进入性周期Ⅳ期,春末有31%,夏季为41%,秋季为4%;而精巢在春季17%进入Ⅳ期,夏季18%进入Ⅴ期。

雌雄大鲵性腺成熟不同步,且成熟率不高,使得自然繁殖率低下。

四是历史上对野生大鲵的收购,这种收购不分性别和年龄,更为严重的是非法捕猎至今仍然非常普遍.{2}3、大鲵的价值鲵是一种食用价值(营养价值)极高的动物,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优质蛋白质、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被誉为“水中人参”,大鲵肌肉蛋白是一种优质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组成比例好,完全符合人体需要量模式。

大鲵肌肉蛋白富含18种氨基酸,其中6种呈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2.77 %,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0.72 %,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68.68 %,均符合FAO/WHO的理想模式;大鲵必需氨基酸评分高,符合人体需要量模式程度相当高, 其中含有丰富的我国主食中容易缺乏的赖氨酸, 可以与主食合理搭配食用, 以起到蛋白质互补作用。

大鲵蛋白与几种珍贵食物蛋白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的比较/mg.g-1{3}必需氨基酸名称大鲵蛋白质甲鱼蛋白质鲍鱼蛋白质燕窝蛋白质鱼翅蛋白质苏氨酸45.04 43.56 11.90 76.81 41.20缬氨酸49.91 49.16 16.50 50.86 46.50胱氨酸+蛋氨酸42.00 41.70 31.98 5.86 30.30异亮氨酸51.12 34.85 9.45 25.95 43.90亮氨酸83.38 72.18 15.77 57.14 69.80苯丙氨酸+酪氨酸80.34 73.43 34.83 86.23 68.00赖氨酸89.47 79.65 10.41 43.95 68.90色氨酸16.43 —10.97 0.42 9.00大鲵同时是一种传统名贵药用动物,即药用价值也非常高,其肌肉、内脏、骨骼、表皮及其分泌物均可入药,在历代方石中多有记载。

如《本草纲目》中有“鳞目、四部、大鲵……以痴疾”。

《本草经集注》、《本草拾遗》等药典中也有“治痴疾、治牛、治斑疾”的描述,表明了大鲵入药在提高智力、美容、益肤方面有显著功能。

中医认为,大鲵性甘平味淡,有补气、养血、益智、滋补、强壮之功效,主治神经衰弱、贫血、痢疾、疟疾等,用于病后、产后身体虚弱,肾虚阴亏,肺痨咯血,久痢脱肛等。

现代医学认为,经常食用大鲵可聪明益智延缓衰老提高造血和免疫功能,对防止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贫血和恶性肿瘤有很好的效果。

鲵皮粉拌桐油可以治疗烧伤、烫伤,尤其是对面部的烧烫伤的治疗不留疤痕。

大鲵皮肤黏液细胞中释放黏糖蛋白后,与水结合即成黏液,覆盖在上皮游离面,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护屏障。

黏液主要成分为黏多糖蛋白和纤维物质,还有多种激素,及“蛙皮素”,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预防麻风病、老年痴呆和防治癌症。

大鲵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金属硫蛋白,能有效消除人体内有害的“自由基”,并可吸收外资结合有害金属离子将其排出体外,起到有效的“排毒”作用。

4、人工养殖目前中国对大鲵的保护措施就地建立大鲵保护区、迁地保护、人工繁育、法律保护、宣传教育等。

但是鉴于大鲵对水质坏境的要求极高和自身繁殖率低下等问题,主要解决方案在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大鲵已经取得较大发展,我国在湖南、湖北、贵州、陕西等地建立了大鲵养殖基地,据报道目前全国每年大鲵的人工繁殖量约为100万尾,随着社会对大鲵需求的增长和人工养殖大鲵技术的日趋成熟,大鲵人工养殖规模将继续扩大。

然而,野生大鲵不多于9万尾,远远小于人工养殖的大鲵。

大鲵人工养殖利润高,利润可达成本的6倍到10倍,远高于其他养殖行业。

{4}大鲵养殖对水的总体要求是:水源充足,无毒无害,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具体在水源上,以山区溪流水、水库水、地下水等清、凉、活水为好,能做到排灌自如;在水温上,应严格控制在0~28℃以内,以10~22℃为好;在水质上,要求溶氧丰富,在3.5mg/L以上,PH 值在6.5~7.5。

水中的总硬度和总碱度及氯化物、硫酸盐、硅酸盐、氨态氮等都不能超过渔业用水。

大鲵生长有明显的阶段性,并有变态过程,人工养殖大鲵其养殖池须分阶段设计建造。

其养殖池面积应视大鲵规格大小而定,稚鲵池(蝌蚪阶段1龄以内)0.5~1平方米,幼鲵池(幼鲵阶段1~2龄)1~2平方米,成鲵池(成鲵阶段2~4龄)2~4平方米,亲鲵池(4龄以上)5平方米左右。

大鲵各阶段养殖池,其形状以长方形或椭圆形为佳,长宽比为3:2,其高度要求在所养殖大鲵其全长的二至三倍,养殖场池四周及底部应光滑,顶部建防逃设施或加盖防逃网,在池内可设计多个洞穴,便于大鲵隐蔽躲藏,各养殖池应建造独立的排灌设施,做到水位能有效调节,水进出自如,排污方便。

整个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大鲵防逃、防偷、防害设施目前,人工养殖大鲵规模现在已经达到150万尾以上,而且养殖的规模正日益增大。

出现了大规模的大鲵养殖基地汉中大鲵养殖基地,2010年人工养殖大鲵100万余尾,占到全国的60%。

人工养殖大鲵利润丰厚,众多小规模的大鲵养殖场也不断涌现,养殖和销售过程中不免要出现一些问题。

以汉中为例,从2006年开始,大鲵驯养繁殖场和驯养繁殖总量呈几何增长态势,光2010年新增的养殖户就有3000余户。

大鲵驯养规模的快速增加,养殖户对大鲵饲料的需求也大大增加。

大鲵饲料以活体小鱼小虾、昆虫幼虫为主,而大鲵新的饲料尚未开发,养殖户为了获取饵料,超负荷捕捞鱼虾,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甚至有可能威胁到野生大鲵的生存。

大量新建的大鲵驯养繁殖场需要更多的水源和有利地形,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鲵池密度过大,超越环境承载能力,进而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

5、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第三十条规定: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未取得驯养繁殖许可证或者超越驯养繁殖许可证规定范围,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的,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处3000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并处没收水生野生动物、吊销驯养繁殖许可证。

仅仅是没收水生动物、吊销许可证、违法所得和最高不高于3000元的罚款,相对于大鲵养殖巨大的利益过于轻微。

《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特许办法》中第二十三条规定:“申请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应当报经申请利用者所在县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由于手续的繁琐,以及资源保护费的原因,许多大鲵驯养场进行地下大鲵交易。

参考文献:{1}李媛,姚俊杰.大鲵资源的保护[J].科技咨询导报,2007,(30):110.{2}彭月亮. 中国大鲵基础生物学及其进化的研究: 中国大鲵地理种群分布和生态保护研究[D].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10{3}表摘自:刘绍, 孙麟, 阳爱生, 仓道平, 贾涛, 赵厚民, 廖兴华, 陈冬纯. 饲养中国大鲵氨基酸组成分析[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4}邢可利. 汉中发展大鲵产业形势分析[J].交流·访谈, 2011,3:21~2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