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折患者院前急救与体位的护理

骨折患者院前急救与体位的护理


半卧 仅有胸部损伤的伤员,在除外合并胸椎、腰椎损伤及休克 位 时,可以采用这种体位,以利于伤员呼吸。
俯卧 对胸壁广泛损伤,出现反常呼吸而严重缺氧的伤员,可以 位 采用俯卧位。以压迫、限制反常呼吸。
坐位 适有于胸腔积液、心衰病人
在搬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伤员的病情变化
⑴ 在转运过程中,伤者及担架必需严格固定,防止、心跳,出现 异常立即抢救。采取保暖措施 。 ⑵ 伤者自觉口渴难耐时,可用小勺少量喂给病人,并密切观察伤 者的反应,是否出现呛咳、恶心、疼痛加剧的表现,如果出现则立 即停止。(除神志不清的重伤者,头、胸、腹或四肢受到严重创伤 需要手术治疗的伤者) ⑶ 对扎止血带的伤者,每隔40一6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1—2分钟。 抽搐的伤者上下牙齿间垫塞纱布防止咬伤舌部。危重伤者要作好明 显的伤情标志,以便入院后尽快抢救。
木棍、树枝等。
Ⅰ:上肢骨折
用两块夹板(或木板)分别在上肢内外两侧, 加上衬垫(棉花、衣、布)等后,用三角巾 (或布条、绳子)绑好固定,再用一条长三角 巾将上肢前臂屈曲悬吊固定于胸前。
大手挂包扎(前臂上臂)
临时上臂固定
Ⅱ:下肢骨折
• 小腿骨折时,用长短相等的两块夹板(从脚跟到大 腿中部),加衬垫后,在骨折处上下两站、膝下和 大腿中部分别用布带缠紧,在外侧打结。
• 平衡牵引法: 根据骨折移位情 况决定肢体位置:1/3骨折应 屈髋40- 50°,外展约20°,适 当屈曲膝关节;中1/3骨折屈髋 屈膝约20°,并按成角情况调 整外展角度;下1/3骨折时, 膝部屈曲约60-80°,以便腓 肠肌松弛。
胫骨平台 骨折
• 保持膝关节屈曲5°或伸 直。抬高患肢,严禁肢体 外旋。腘动脉损伤血管吻 合术后给予屈膝位,以防 血管再破裂。
桡骨远端 骨折
• 离床活动时需用三角巾 或前臂吊带悬吊固定于 胸前,保持中立位.即 拇指向上,要特别防止 前臂旋转。
手部骨折
•腕关节背伸30°,掌指关节屈曲45°,即半握拳状,拇指对掌位,其余四指指尖均指向腕舟骨结节 。
骨盆骨折
•平卧位,膝下放一软枕, 保持髋关节于屈曲位,以 减轻疼痛。 •对骨盆单环骨折有分离时, 可用骨盆兜带悬吊牵引固 定。
• 有伤口出血,应迅速判明出血性质,选择有效的暂时 止血方法。成年人出血达800—1000ml,就可能造成 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制止外出血是现场急救的重 要任务之一。
止血法
• 较常用的为加压包扎。一般开放伤口可用无 菌棉垫或干洁的布单局部加压包扎,即可止 血,又可防止伤口再被污染。
止血法
指压血管止血法 用手指将出血部位 动脉的近心端,用 力压在邻近的骨骼 上,阻断血运来源 ,是对外出血的常 见急救方法。
骨折患者院前急救与体位的护理
现场急救要点:
1:急救
2:搬运患者的方法 3:采用的体位 4:观察伤员的病情变化
急救:
初步的复苏措施
若伤员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就地实施心肺 复苏术;如伤员已处于休克状态,则以抗休克 为首要任务,立即经外周大静脉快速输入液体, 有条件时应立即输血。
现场急救护理措施
紧急止血
22
搬运伤员时伤员常采用的体位
仰卧 位
适合所有重伤员,可以避免颈部及脊椎的过度弯曲而防止 椎体错位的发生;对腹壁缺损的开放伤的伤员,当伤员喊 叫屏气时,肠管会脱出,让伤员采取仰卧屈曲下肢体位, 可防止腹腔脏器脱出
侧卧 排除颈部损伤后,对有意识障碍的伤员,可采用侧卧位。 位 以防止伤员在呕吐时,食物吸入气管。
l 抱持法:救护者一手抱其背部,一手托其大腿将伤者抱起。若伤者还 有意识可让其一手抱着救护者的颈部
l 拖拉法:如果伤者较重,—人无法背负或抱持时。救护者可从后面抱 住伤者将其拖出。也可用大毛巾将伤者包好,然后拉住毛巾的—角将伤 者拉走。
注意:此三种方法不适用于脊柱骨折、股骨干骨折和胸部损伤的伤者。
双人搬运法
肌力评定标准
• 0级-完全瘫痪 • 1级-肌肉收缩不产生运动 • 2级-能作水平运动不能抬起 • 3级-能抬起,不能抵抗阻力 • 4级-能抗阻力较正常差 • 5级-正常
肩关节功 能位
肩关节: 外展45°~ 55°外旋15°,前 屈30°,肘关节屈 90°。
中立位:为上臂下垂 ,屈肘90,前臂指 向前方
肘关节功 能位
单侧固定时屈90°。 如双侧固定时,一 侧屈110°,一侧屈 70°,前臂中立位 。
中立位为前臂伸直
腕关节功 能位
腕背曲20°~30°, 手半握拳,拇指对 掌位。
中立位为手与前臂成 直线,手掌向下
手指关节 功能位
掌指关节屈60°,指 间关节屈30°~ 45°
• 手指关节中立位为 手指伸直
合并截瘫的伤员
在运送截瘫伤员时,木板上应铺一柔软的褥垫,伤员衣物里的坚硬物件 应及时取出以防压伤。禁用热水袋或盐水瓶等进行保暖以免发生烫伤。
搬运时的注意事项
1 先评估伤病者的伤势,体重,所要运送的路程。急救员的体力及 可能遇到的困难,才决定使用哪一种搬运方法。
2 切勿假设伤病者能自己坐起或站立。 3 如没有把握,切勿尝试。 4 要注意保持平衡,站稳脚步,切忌操之过急。 5 必须保持腰部挺直,使用大腿肌肉力量,避免弯腰。 6 切忌忍着呼吸。 7 尽量动员人手,确定所有人员明白搬运的步骤。
颈椎外伤伤员的搬运
应由4人搬运,要有专人托扶其头颈部,沿纵轴方向 略加牵引,并使头颈部随躯干一同滚动。或由伤员自己双手托 住头部后再缓慢搬移。严禁随意强行搬动头部。伤员躺在木板 上时应用沙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其颈部的两侧加以固定。
多人搬运法
胸腰段脊柱损伤
可采用三人搬运法,即三人并排蹲在伤员的同侧,用手分别托住伤员的 头、肩、腰部和臀部及并拢的双下肢,同时保持平卧姿势下同步抬起,三人步调一 致地向前行进。亦可由2~3人循伤员躯体的纵轴,轻轻就地滚转,将伤员移动到担架 上或木板上,脊柱损伤处垫一小垫或衣服。
易损伤神经; • 止血带应有明显标记,记录上止血带时间,向护送者和伤
员本人交代应放松止血带的时间; • 一般不可持续至1h以上,过1h者应每0.5~1h松解1-2min
,同时在伤口加压止血,以免肢体坏死。止血带松紧要适 中,不然静脉血被止住了,而动脉血却未止住,不但起不 到止血作用反而增加出血。
常见的错误方法
• 大腿骨折,可用一块自腋窝到脚跟长的夹板 放在伤肢外侧,健肢移向伤肢并列,夹板加 衬垫后用布条分段固定伤肢,腋窝和大腿上 部分别围绕胸、腹部固定,脚部固定也同小 腿骨折。
小腿骨折
大腿骨折
16
搬运
骨折后正确搬运患者的方法
l 背负法:多用于伤者不能自行行走,救护人员只有一人之时。对于神 志不清者,可采用交叉双臂紧握手腕的背负法。对于神志清醒的伤者可 采用普通背负法,只要抓紧伤者的手腕使其不要左右摇晃即可
• 髋关节保持屈曲1520°,髋外展15-20°, 外旋5-10°
踝关节保持背 伸90 °
锁骨骨折
• 仰卧位:应去枕仰卧,肩胛区垫枕以使两肩后伸。肩关节保持外展45°, 前屈30°,内旋15°;肘关节保持屈曲90°。
• 半卧位及站立位:用三角巾将患肢悬吊于 胸前,不低于心脏水平。
• 局部未加固定的病人,应嘱其 不可随便更换卧位或下床活动。
石膏固定 体位护理
• 四肢石膏固定者,需将四肢抬 高(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静 脉血液和淋巴回流,预防并减 轻肢体肿胀。抬高下肢可用枕 垫,使患处高于心脏20CM。
谢谢!
l 椅托法:两名救护者面对面分别站在伤者两侧,各伸出一只 手放于伤者大腿之下并相至握紧,另一只手彼此交替搭在对 方肩上,起支持伤者背部的作用。
l 拉车法:两名救护者,一个站在伤者的头部两手伸于腋下, 将其抱入怀中;另一人站在伤者的两腿之间,骨不连,抱住 双腿。两人步调一致将伤者抬起运走。
多人搬运法
胫腓骨骨折
• 平卧,抬高患肢,高于心脏平面10-20°。
踝关节及足部骨折
• 将患肢置于高于心脏的支架或枕头上,促进回流, 消除水肿。
外固定支 架体位护

上肢骨折术后,用薄枕垫 高患肢30°。下肢骨折术后 将薄枕垫于腘窝及小腿处, 使膝关节屈曲20-30°,以 促进淋巴和静脉血液回流, 减轻肿胀。合并血管损伤或 骨间膜高压征患肢不宜垫高 ,以免加重肌肉缺血、肿胀 、坏死。
• 拇指中立位为拇指 沿食指方向伸直
髋关节功 能位
髋关节保持屈曲1520°,髋外展15-20°, 外旋5-10°
中立位为髋关节伸直, 髌骨向上
膝关节功 能位
膝关节保持伸展515°。
中立位为膝关节伸直
踝关节功 能位
踝关节保持背伸90 °
中立位足与小腿间呈 90°,无足内翻或外 翻
下肢关节 功能位
1.卫生纸包扎伤口 :止血作用不大, 而且为院内处理留下麻烦。 2.在伤口近端用布条等进行止血,压
力不够,不能阻止动脉血供应,却阻
断了静脉血的回流,伤口出血增加。 3.将脱出的组织和器官复位 增加 了感染的机率。
伤肢妥善固定
骨折急救的目的: ①避免骨折端在搬运过程中对周围重要组织,如血管、
神经 内脏的损伤; ②减少骨折端的活动,减轻病人疼痛; ③便于运送。固定可用特制的夹板,或就地取材用木板、
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 如有大血管活动性 出血时,可用止血 带止血。但必须严 格按照要求正确使 用,不然将给伤员 带来危害。
• 止血带应用的注意事项
• 止血带应尽量靠近伤口。但在双骨部位(如前臂、小腿)不 能使用止血带,应分别绑于上臂1/2处和大腿上2/3处;
• 衬垫要平整垫好,防止局部压伤; • 止血带松紧以制止出血为度,过松造成出血更多,过紧容
牵引术后的 体位护理---皮肤牵引、
骨牵引
为保持反牵引,床尾应抬高 ,一般皮肤牵引抬高10~15CM ,骨牵引抬高20~25CM,而颅 骨牵引则抬高床头。股骨颈骨 折、转子间骨折时外展30~ 40°,足部中立位,可穿丁字 鞋(防旋鞋),防止外旋。股骨 上段骨折保持半卧位尽量外展 ,以利于骨折对位。胫骨中下 段骨折行骨牵引时,可将牵引 绳系在牵引弓的外界,使踝关 节轻度内翻,以利于骨折复位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