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孝要趁早的名言警句60句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尽孝要趁早。
这里,橙子为大家精选了60句尽孝要趁早的名言警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1. 母親的低語總是甜蜜的。
2. 汝今也有儿孙在,只恐儿孙照样看。
3.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
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4. 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欢笑,就是使父母认识统一能得到巩固的伟大精神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
5. 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
——《劝孝歌》
6. 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
7. 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
——阿瑟·米
8.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孟子
9. 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
——莎士比亚
10.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11. 父母惟其疾之憂。
——《論語·為政》
12.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春秋)《礼记》
13.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朱柏庐
14. 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
——詹姆斯·多伯森
15. 没有和平的家庭,就没有和平的社会。
——池田大作
16. 母亲在家事事顺。
17.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18. 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
——狄更斯。
19.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父母召唤,应立刻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
20. 孝哉,閔子騫。
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21. 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贺拉斯
22.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庄子
23. 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
——《格言集锦》
24.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苏辙
25. 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
26.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注释: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厌恶我,仍尽孝,才为贤德。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7. 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
28. 您用心点亮了我的心,以爱培育了我的爱。
有您,我感到了世界的温暖。
29. 子曰: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0. 母愛只有做母親的才知道。
——沃蒙塔古
31. 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
——字严
32.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出自《四言》。
注释: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
33. 我看见过挨饿的孩子。
我看见过母亲和妻子们的悲痛。
我痛恨战争。
——罗斯福
34. 母爱胜于万爱。
35. 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庄子)
36.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7.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
——歌德
38. 年老受尊敬是出此刻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
39. 母親的擊打決不會使孩子殘廢。
40. 那些博得了自己子女的热爱和尊敬的父亲和母亲是非常幸福的。
——伊林娜
41. 首孝弟,次谨信。
——李毓秀
42. 长幼有序。
——孟子
43. 世界上只有一位最好的女性,她便是慈爱的母亲;世界上只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44.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孝经·圣至章
45.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代替的。
——巴金
46. 打在儿身,疼在娘心。
47.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孔子〉
48. 世界上仕么事都可以等,唯独尽孝不能等!----比尔盖茨
49. 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
——荀子
50. 真不公平,原谅青年人寻欢作乐,却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
——蒙田
51.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出自《大学》注释: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
52.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出自《名贤集》。
53. 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
——《孝经》
54.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离娄上》
55. 子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
56. 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饰舌、酗酒或其他脆弱的人心的恶德还要厉害。
——英国谚语
57.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注释: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58.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能够为人;不顺乎亲,不能够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联相处得不好,不能够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孟子·离娄上》。
59.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60.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
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