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热发电项目110kV升压变电站新建工程AGC装置技术规范书有限公司编制2019年03月呼和浩特第四章技术规范书1总则1.1本规范书为 100MW光热发电厂110kV升压站新建工程光热发电机组AGC控制系统的规范书,本规范书详细阐述了光热发电机组AGC控制系统项目的功能设计、系统构架、性能、安装、调试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及满足本项目供货的细节内容。
1.2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保证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设备和改造工艺,应满足本光热发电项目AGC控制系统的各项要求,必须保证所供设备能接入巴彦淖尔区调和内蒙中调的调度端主站。
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1.3投标人所供货产品执行本规范书所列标准,有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产品在设计、安装、调试中所涉及的各项规程,规范和标准遵循现行最新版本的标准。
1.4从签订技术协议之后至投标人供货到场时期内,招标人有权提出因规程、规范和标准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投标人必须遵守这些要求。
1.5 投标人承诺所提供的所有软、硬件产品均是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的产品,本工程不使用已过时(即将淘汰)及试验性的产品。
1.6投标人对AGC控制系统的设备负有全责,即包括设计、分包(或采购)的产品。
方案必须经过招标人审核通过、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制造商应事先征得招标人的认可。
1.7本技术规范书经招、投标人双方确认和签字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订货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1.8技术协议签订后5天内投标人向招标人提供系统方案等,供招标校核。
15天内,按本技术条件书要求,投标人提出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试验、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招标人,并由招标人确认。
1.9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必须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证书,但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已包含在设备报价中,投标人应保证招标人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
1.10投标人应提供高质量的设备。
这些设备是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的,制造厂家具有合同设备制造以及同类型光热电厂中运行的成功经验。
1.11签订合同之后,招标人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具体项目由招、投标双方共同商定。
当主机参数发生变化时而补充的变化要求,设备不加价。
1.12本工程采用KKS标识系统。
投标人在中标后提供的技术资料(包括图纸)和设备的标识必须有KKS编码。
系统的编制原则由招标人提出,具体标识由投标人编制提出,在设计方案审核中进行确定。
1.13 若本技术协议中各附件前后有不一致的地方,应以更有利于设备安装运行、工程质量为原则,由招标人确定。
1.14如对本技术规范有偏差(包括任何细微偏差,无论多少),都必须清楚地表示在本技术协议的附件“差异表”中。
否则将认为投标人完全响应本规范书提出的要求。
1.15投标方须具备机组控制系统优化的能力,并具有至少2台300MW及以上机组AGC项目成功投运的业绩。
1.16施工安装技术人员必须接受招标方安全培训和交底,并遵守现场安全文明生产条款。
1.17投标方施工人员进入我厂施工要到综保部办理出入证。
1.18投标方施工人员在我厂施工前要到安监部接受安全培训。
1.19投标方所供设备完全满足华巴彦淖尔区调和内蒙古中调的技术要求,如有不满足则无条件进行软件升级、设备更换和补足。
必须满足内蒙电网的一切规约,中标后投标厂家设备如不能接入内蒙电网,招标方有权终止中标厂家。
2工作范围按照机组运行要求、本规范书的规定和适用的工业标准,投标方设计、集成、组态一套完整的AGC控制系统。
2.1投标方的工作范围2.1.1负责项目进行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试验、调试工作的技术方案编写、现场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工作;在招标方机组热力系统及设备正常的条件下,对项目的最终成效性负责。
2.1.2负责AGC控制系统的现场安装、接线工作及初次上电工作。
2.1.3提供AGC控制系统与DCS系统间的通讯接口要求,并负责DCS系统间的通讯调试工作。
2.1.4提供DCS系统内的组态逻辑修改SAMA图及完成DCS组态逻辑修改工作,并保证所有DCS内的组态逻辑修改工作在机组停运时全部完成,如需在机组运行时完成此项工作,必须保证不得影响机组正常运行,如发生不安全事故,投标方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2.1.5提供AGC控制系统的热态调试方案,便于招标方安排试验计划、向调度中心申请负荷。
2.1.6派遣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担任本次新增控制系统调试的技术负责人,在保证机组安全的条件下完成各项调试、试验工作;直到所供AGC控制系统能在机组各种工况下有效地控制机组运行,达到本规范书及国家标准(按最高要求)的全部功能和性能要求。
2.1.7负责该系统的性能验收试验和相关的项目验收工作,试验单位由招、投标方共同确定,费用由投标方承担。
2.1.8负责培训招标方的运行、维护和工程技术人员,并使这些培训人员能得心应手地操作、维护本次优化控制系统。
2.1.9向招标方提供项目进行过程中的相关设计图纸、技术方案、试验报告、验收报告等技术资料。
2.2招标方的工作范围2.2.1提供机组的热力系统P&ID图、DCS组态逻辑、控制系统说明文件等相关技术资料,参与投标方的控制逻辑编制、SAMA图组态以及硬件的配置。
2.2.2负责项目进行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试验、调试工作的组织协调、负荷申请工作;当出现机组热力系统及设备工作异常而影响到本项目进行时,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整改。
2.2.3配合投标方完成改造系统与现有DCS控制系统之间通讯程序的调试工作。
2.2.4负责组织项目验收工作。
3规范和标准投标方研发AGC控制系统的设计、集成、安装、调试,符合现行使用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原部颁标准。
这些标准和规程至少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657-2006 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 659-2006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ANSI/IEEE 488.1 可编程仪表的数字接口ANSI/IEEE 1046 电场分布式数字控制和监视导则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EIA RS-232-C 数据终端设备与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通讯设备之间的接口EIA RS-485 数据终端设备与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通讯设备之间的接口美国仪器学会(ISA)ANSI/ISA S82.01 电气和电子设备、测量和控制机相关设备的一般要求ISA S5.3 分散控制/共享显示仪表的图例符号美国科学仪器制造商协会(SAMA)SAMA PMC 22.1 仪表和控制系统功能图表示法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ANSI/NEMA ICS4 工业控制设备和系统的端子排ANSI/NEMA ICS6 工业控制设备和系统外壳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60848 控制系统功能图(88)IEC 61131 可编程控制器编程语言4 技术要求4.1投标人提供的AGC系统为把先进控制策略封装在PLC或其它工业级的控制器内,通过与机组DCS通讯的方式,实现性能优化的系统,以下简称“先控系统”,该系统能完成规范书规定的各项优化控制指标,确保机组安全、高效运行。
4.2 投标人提供的“先控系统”,至少包含对机组如下闭环控制系统功能:机组AGC控制、机组协调控制(CCS)、一次调频控制、给水流量控制、主汽温度控制、再热汽温控制等。
4.3投标人提供的“先控系统”应用不改变DCS系统的原有控制功能,采用先进控制技术和常规控制优化相结合,通过操作运行画面上的投/切按钮,运行人员可以自由选择上述闭环控制系统是受控于“先控系统”或者原DCS系统。
4.4 投标人应采取可靠的软、硬件技术手段,保证“先控系统”与机组现有DCS系统完美融合,在发生通讯故障、执行机构故障、I/O信号故障时,机组均能快速平稳过渡到后备的合理的安全的运行方式下;“先控系统”故障时应立即交出控制权,机组能平稳过渡到原DCS控制的合理运行方式下。
4.5 投标人采用如下技术路线,完成整个项目的设计、试验、组态、调试:4.5.1进行机组静态特性试验和动态特性试验,进行数学建模,归纳机组被控对象特性,分析优化控制设计方向;4.5.2 根据机组被控对象特性分析结果,针对性设计基于先进控制技术的AGC协调(包括一次调频)、主汽温、再热汽温控制、给水流量控制等方案;4.5.3在PLC或工业级控制器平台上完成AGC控制策略组态,并搭建仿真平台,通过详细的仿真试验,确定最终的控制方案和控制系统的初始参数;4.5.4利用机组停机机会,完成“先控系统”的组态修改工作;4.5.5机组启机后,进行“先控系统”热态调试工作,逐步投入“先控系统”的各项控制功能,并进行必要的扰动试验和变负荷试验,以检验AGC协调及汽温等运行性能。
4.6 投标人所提供的“先控系统”控制策略,应为针对招标人火电机组AGC控制系统及其他重要闭环控制系统所设计。
4.7 投标人提供的“先控系统”闭环控制方案,应包含针对机组各个具体控制系统的优化控制算法模块,这些算法模块应采用包括预测控制技术、神经网络自适应技术、智能模糊前馈技术、状态变量控制技术等先进控制技术,并封装对应机组被控对象的所有先进控制组态逻辑,同时也提供丰富的控制策略扩展接口,便于进行具体机组的针对性控制策略设计。
4.8本项目“先控系统”所提供的闭环控制软件至少包含以下功能:4.8.1主汽压力控制软件:采用基于预测控制技术、先进模糊前馈技术、神经网络自适应技术的先进主汽压力控制策略。
4.8.2机组负荷控制软件:采用基于超越能量平衡技术、预测控制技术、智能模糊前馈技术、神经网络自适应技术的先进负荷控制策略。
4.8.3一次调频控制软件:采用快速模糊控制技术和非线性阀门补偿技术的先进一次调频控制策略。
4.8.4主汽温度控制软件:采用基于预测控制技术及相位补偿技术的先进主汽温度控制策略。
4.8.5再热汽温控制软件:采用基于预测控制技术、自适应SMITH控制技术、状态变量控制技术及相位补偿技术的先进再热汽温度控制策略4.9本项目“先控系统”所提供的控制至少包含对以下闭环系统的功能:机组AGC控制;机组协调控制(CCS);一次调频控制;给水流量控制;主汽温度控制;再热汽温控制;注:投标人需与DCS厂家对接功能内容。
5 接口规范5.1招标人DCS采用北京ABB的Symphony plus系统。
“先控系统”与机组DCS系统采用硬接线连接,投标人提供与DCS连接所用的正版授权软件以及相关硬件。
“先控系统”与DCS系统重要的通讯数据,如送到DCS的控制指令、DCS送到“先控系统”的重要的数据,采用硬件线方式确保系统的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