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25)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25)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525)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文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特殊阶段,是人类脱离动物界后进一步脱离了原始野蛮状态的阶段。

我们从考古学上怎么来判断呢?考古学发现和研究古代的物质遗存。

现在我们主要依靠考古来论证文明起源,就需要在考古方面找到文明的标志。

这不只是中国考古学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考古学的普遍问题。

对于考古学中的文明标准,国际上现在有一些通行的标准,这些标准是外国学者在考古工作中提出的,是不是完全适合中国的情况,当然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可是直到今天为止,我们国内学术界还是使用这样的标准。

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标准是怎么出现的。

这些标准得以流行是由于一本很流行的书。

这本书1968年出版,作者格林·丹尼尔是英国学者,长期担任剑桥大学考古学系主任,他主要研究欧洲考古,而他还研究考古学的历史,担任过世界考古学史会议的主席。

他写了一本书叫《最初的文明》,副标题是“文明起源的考古学”,书虽然很小,可是很流行,成为西方国家考古学生的必读书,不单在英国出版,美国等一些地方都有版本。

就是这本书把刚才说的考古学上通行的文明标准普及到了全世界。

其实这些标准并不是由丹尼尔提出的,我们仔细读一下他的书就知道,这是在195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提出的。

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在近东考古和历史方面的研究是很权威的,这个研究所当时召开了一个“近东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会上有一位学者叫克拉克洪,他提出了文明的三条标准,而后经丹尼尔补充,通过《最初的文明》一书在全世界得到了普及。

这三条标准是什么?第一条标准就是要有城市,就是发掘出的遗址中应该有城市,如果都是原始的小聚落是不行的,要有城市,也就是要有城市和乡村的对比和差别。

这个标准还有量的限制,作为一个城市要能容纳五千人以上的人口。

第二个条件是文字,没有文字的文明很难想象,因为没有文字的发明,人类的思想文化的积累就不可能存留和传播。

第三个条件是要有复杂的礼仪建筑,什么叫复杂的礼仪建筑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建筑物不是为了一般生活需要而建造的,而是为了宗教的、政治的或者经济的原因而特别建造的一种复杂的建筑。

比如说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任何人去参观,站在金字塔前,对着狮身人面像,都会感觉到这是一种文明,这是没问题的。

你不能说它是原始的,还是处在蒙昧、野蛮的状态,因为金字塔是坟墓,如果仅为了一般需要,无论如何也不需要建造这样大的建筑。

它之所以被建造,是因为要尊重法老,使法老的神灵可以永存,这就代表了文明时代的阶级分化和统治。

由克拉克洪归纳提出、经过丹尼尔推广的考古学上的文明标准,就是这三条。

他们说,由于古代遗留的信息很少,只要有两条就够了,而在两条里面,文字是不可缺的,有了文字再有其他的一种,就可以认为是文明社会了。

这个看法传到东方,不管是在日本还是中国,学者都觉得有点不够,提出来最好再加上一条,就是冶金术的发明和使用。

现在在我们国内,冶金术被普遍认为是一个标准,那么我们就有四条标准了。

当然,这些标准是不是真正适合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状况,我看将来还可以讨论研究。

1.1.关于考古学中的文明标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通行的文明标准是由格林·丹尼尔提出的B.现在通行的文明标准不是一个人提出来的C.现在通行的文明标准并不适合中国的情况,需要进一步补充修正D.论证文明的起源,一定要找到考古学上的证据1.2.下列哪项不是文明标准()。

A.一定要有迹象表明出现了文明时代的阶级分化和统治B.一定要有文化留存和传播的手段C.一定要显示出城乡差别D.一定要有记载当时人的思想文化的典籍1.3.以下对我国使用的文明标准,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我国现在使用的文明标准与世界通行的标准完全相同B.我国现在使用的文明标准与日本的标准完全相同C.我国现在使用的文明标准中包括必须要有复杂的礼仪建筑D.我国现在使用的文明标准是在世界通行的标准的基础上做了适当补充得到的1.4.对“文明”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明是人类与动物的分界线B.文明是考古学研究的对象之一C.只有人类才有文明,动物没有文明可言D.城市是文明的象征1.5.根据文意,下列推论中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和日本的文明形态和欧美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要使用不同的文明标准B.没有文字的现代民族还没有进入文明阶段C.我国和日本学者认为,不会使用金属的民族没有进入文明阶段D.文明的标准是一个可以进一步讨论的问题2.1.根据上文,用猴子来进行实验的的原因不包括______A.很多实验无法在人体中进行B.猴子的视觉系统与人类相近C.猴子的初级视觉层与人类相同D.在猴子身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研究成果2.2.关于猴子眼中的“金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A.改变初级视觉层的刺激对“金星”的大小影响不大B.经过训练,猴子能准确的指出金星的大小和颜色C.金星颜色多变,但颜色暗淡D.猴子产生“金星“的原理与人类相同2.3.对于“压眼闪光”治疗盲人的研究速度,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A.尚处于理论假设阶段B.已进入动物实验阶段C.已开始临床应用D.在动物身上已经实现,等待人体实验。

2.4.根据上文,用“压眼闪光”来治疗盲人的工作原理是A.修复盲人的视网膜B.让初级视皮层代替视网膜C.让盲人直接看摄像机的图像D.让盲人感知到闪光显示的图像。

在古代建筑中,没有任何一种像古希腊和古罗马那样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和联系。

与微型、完美和富于诗意的希腊城邦相比,罗马帝国是冷静、实际和充满着扩张性的。

从公元前一世纪开始,罗马迅速发展为世界强国,它的建筑风格也随着领土的无边蔓延而远播。

罗马人后来并吞了已经衰落了的希腊。

罗马人不仅迷恋希腊的雕塑和绘画,也对它的建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那个“全面希(腊)化”的时代,他们把希腊的柱子和匠师迁移到了罗马。

但是希腊建筑的细腻优美情调显然不符合罗马人的口味,罗马不需要像希腊人那样,诗意地展示它的优美。

罗马是君权至上的大帝国,需要足以表现帝国的强大和气魄的建筑,漫步在罗马遗址巨大的柱列间,人们会觉得自己像蚂蚁一样弱小,诗人爱伦坡的诗句“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正是一语道破了这两大建筑风格的真谛。

罗马大斗兽场在艺术成就上被谈论最多的是它的外形。

我们知道,希腊建筑是建立在单纯的梁与柱关系的系统之上,希腊人创造了柱式,帕台农神庙就是完美的体现。

到了罗马人这里,他们更注重运用拱券,使罗马建筑可以产生复杂的跨度和开敞的室内空间。

如果说希腊的建筑是艺术家的创造,那么罗马更类似于工程师的构想。

我们注意到,这座大斗兽场是连接的拱券支撑的,在它的表面,罗马人巧妙地“贴”上了一层古希腊柱式,它在表面虽然只起装饰作用,却好像比拱墩更突出地起着实际支撑的作用。

如果你用有关希腊柱式的知识来辨认,就可以看出原来罗马人是如此精通希腊柱式的语言内涵。

他们把多立克柱式放在最下层,让人感到它们在有力地支撑着上面巨大的重量。

第二层的爱奥尼柱式显然是一种过渡,它们优雅地举起斗兽场院的上半部分。

科林斯柱式被放在最后一个承重层,它们华贵的仪态使斗兽场充满生机,好像花环盘绕在斗兽场的顶部。

由多立克到科林斯的性格过渡的顺序,被罗马人恰到好处地发现和运用了。

在大斗兽场的外部造型上,罗马人为了实际的需要把希腊柱式进行了重新拼装,檐部变成了圆形斗兽场的装饰带。

我们很容易想像如果没有这些希腊柱式的装饰,大斗兽场将会多么单调和乏味,——罗马的工程师借助希腊艺术家的作品,表达了他们追求美和文化素养的愿望。

在罗马建筑中,希腊柱式一直被当作“形容词”来使用,因为安排得恰到好处,它们往往又好像具有“动词”的意义。

更重要的,随着在大斗兽场形体上的希腊柱式组成的网格,展示了罗马建筑的“语法”。

罗马建筑借助希腊的语言,表达了它的思想。

3.1.下列对古罗马与古希腊建筑差异和联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建筑呈现的气势与风格上,二者的追求是不同的B.古罗马建筑与古希腊相比,外形更加复杂多样,融入了更多技术成分C.在追求建筑的美感与文化感上,二者的需求是一致的D.古罗马建筑完全继承了古希腊的实用性,批判继承了古希腊的艺术性3.2.下面是有关希腊柱式的知识,请根据文意推断,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柱顶较高,柱头完全被装饰化,如花篮端放,花细腻。

②柱身纤细,如有弹性,呈现一副窈窕有装饰的女性姿态,轻快生动。

③柱身粗壮、质朴、简洁,表现了石材的个性,显示了男性的刚劲和优美。

A.①多立克柱式②爱奥尼柱式③科林斯柱式B.①科林斯柱式②爱奥尼柱式③多立克柱式C.①多立克柱式②科林斯柱式③爱奥尼柱式D.①爱奥尼柱式②科林斯柱式③多立克柱式3.3.对希腊柱式“形容词”、“动词”、“语法”意义的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支撑作用结构作用修饰作用B.修饰作用结构作用支撑作用C.修饰作用支撑作用结构作用D.结构作用支撑作用修饰作用3.4.根据本文内容,以下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罗马人对古希腊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全面希化”,并加以改造,终于诞生了自己的建筑风格B.帕台农神庙是一座建立在柱梁关系的系统之上的完美建筑体,是体现诗意美的古希腊建筑的代表C.爱伦坡的诗句表现了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的不同风格,也表现了两国人民面对世界的不同心态与情调D.古罗马大斗兽场融技术的实用性与艺术的装饰性于一体,其建筑语言与建筑思想的完美结合堪称经典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据英国《泰晤士报》11月7日报道,英国科学家计划试验用患者自身干细胞来修复受损的心脏。

科学家希望,在把干细胞注入患者血管后,它们能够发挥自身特点,对心脏肌肉起到修补作用。

在英国,心脏病病人被送入医院后一般会接受一种名为“血管重建术”的手术。

具体而言,就是把一端装有小气囊的导管插入由于脂肪组织堆积而变窄的动脉,然后使气囊膨胀,以清除堵塞物并使动脉通畅。

这种手术能够提高患者存活率,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心脏在血管短时间堵塞过程中受到严重伤害。

现有治疗方法对这种心脏损伤效果不够理想,不少病人最终出现心力衰竭,也就是心脏无法以足够快的频率跳动供血,结果导致肺部充血、气短、下肢浮肿及肝脏肿大。

现在,英国科学家打算试验患者自身干细胞来修复受损的心脏。

新的试验只是在这个手术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步骤,即从病人髋骨提取骨髓,再从中分离出肌肉干细胞,随后通过导管注射人心脏。

从心脏病发作到注入干细胞,期间最多不能超过5个小时。

干细胞是人体基本组成细胞之一,具有发育成各种人体组织的能力,其医疗研究的潜力巨大。

与利用胚胎干细胞相比,利用病人自身干细胞有不少好处。

首先,使用患者自身干细胞治疗自身疾病可以避免伦理问题。

其次,由于是“就地取材”,所以可以在病人发病迅速提取,而且治疗费用相当低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