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画情绪+画性格-教学设计

画情绪+画性格-教学设计

(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3、欣赏法:通过“分析客体(对艺术大师得作品初步认知)——感受情景(对细节、情景得感受)——体验情感(对蕴含情感得浅层体验)——交流反馈(学生个体、群体及教师三者间得交流)——外化创新(情感深层体验,尝试创新)”得教学模式,体现过程得流畅性、完整性与思维性,注重欣赏得启示性与潜在创作意识得挖掘。

教师准备:
1、教师示范作品。

2、课前收集与本课相关得学生作品与大师作品,配上相适应得背景音乐制成易操作教学课件。

3、与本课相关得绘画工具(油画棒、彩色笔、水粉颜料)或综合材料。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油画棒、彩色笔、水粉颜料)或综合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点、线、面、色表现得潜在意识,通过猜测、讨论、交流与启发,并结合语言与文字描述,提高辨析、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运用点、线、面、色等多样元素来表现抽象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艺术大师“精神世界”得抽象表现,体验点、线、面、色表现过程中蕴含得情感,了解拥有良好心理品质得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绘画作品,体验点、线、面、色得丰富变化,感受不同元素得艺术表现力。

教学难点:点、线、面、色得感受与组合,个性化地表现抽象得性格。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感受与交流
(一)谈话导入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
师:今天得课堂上,老师请来了一位非常有个性得嘉宾,(教师点击课
件,出示灰太狼图片)她就是谁?
生:灰太狼。

师:您了解她吗?请您描述灰太狼得性格特点。

生:有点狡猾,有韧性(我还会回来得),比较温柔(对待红太狼)……
圆点与方点 → 严肃与活泼
直线与曲线 → 坚毅与温与
喷发得面与圆润得面 → 暴躁与内敛
④不同
得音乐可以给人不同得性格联想 设计意
图:知识得游戏化就是学生乐于接受得一种学习方式,就是新课程改革得需要。

将性格得深入认知巧妙地设计到游戏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得兴趣。

即满足了学生愉悦身心得需要,又满足了学生发展身心得需要,使课堂焕发出无穷得动力与生命力,达到自由与谐得教育状态。

(二)教师示范 共同探讨
师:真想不到,性格与我们生活得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得联系,下面我们邀请几位小助手一起来探讨
性格得奥秘。

(出示教具动画片《哆啦A 梦》中得小主人公:
大雄)
教师示范:
以大雄为例,用明快得黄色调表现她得积极乐观,用粉色得大小不等得圆
表现她得善良,用小段得波动得线条表现她得调皮……
师:能再给老师提提意见么?
设计意图:教师得示范,为学生运用点、线、面、色等造型元素提供了很好得启发与借鉴作用。

(三)学生练习 初步尝试
师:(出示教具动画片《哆啦A 梦》中得几位小主人公:小夫、静香、胖虎、哆啦A 梦)请同学们自由选择,挑选一位作为小组得研究对象,探讨一下她(她)得性格特征,并尝试运用点、线、面、色块进行表现。

胖虎 哆啦A 梦 小夫 静香
学生初步练习(3分钟),师生适当点评。

三、欣赏与提高
欣赏课件与书本上图片,结合自己得作品,思考与讨论。

脾气火爆 性格粗野 活泼乐观得性格 热烈激昂得音乐 → 活泼开朗 舒缓轻柔得音乐 → 文静温顺
①比较,同样就是蓝色调,点线面得表现区别。

冷静而坚毅得性格文静而温与得性格
②比较,纯色与灰色调得表现区别。

③比较,大师得作品与自己得作品,有收获吗?
四、创作与表现
学生再次尝试表现,可以表现自己得性格,也可以表现某种特定得性格,或者表现故事人物得性格。

五、展示与评价
学生作品展示,为自己得作品取名,自评、互评为主,教师点评。

六、拓展与延伸
1、创作形式得多样
2、人就是有性格得,动物有吗?大自然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自然与生活得关注,学会真实得情感与思想倾诉,体会美术与社会生活得联系。

第二课时
师:在上节课得学习中,我们发现艺术之间得关联与相通,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情绪、表现情绪。

板书:表现情绪
一、从不同得艺术形式中感受情绪
师:情绪就是人对外界刺激得一种主观得感受与体验,例如手舞足蹈表现得就是(生:喜)得情绪;咬牙切齿表现得就是(生:怒)得情绪;茶饭不思表现得就是(生:忧)得情绪;痛
心疾首表现得就是(生:悲)得情绪。

1、从表情上感受情绪。

师:(点击视频)在这些卡通形象得表情上,我们可以形象地感觉到情绪得表达。

结合您得认知说一说。

师:其实在我们得脸上也可以再现这些表情,传达情绪得。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我来叙述,请一位同学根据我得叙述内容做出相应得表情,谁能大胆地尝试一下?
叙述内容:天空中我惬意地乘坐着热气球,突然热气球爆炸我跌落下来,幸好地面上有高
高蓬松得稻草堆,突然发现草堆上有根长长得针正对着我,幸好我落在了针得边上……
(学生相应地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学生与抽象情绪认知得距离,为更深一步地感知情绪、表现情绪铺下前奏。

2、从音乐中感受情绪。

师:在上节课得学习中,我们知道性格与艺术得很多方面有着千丝万缕得联系,情绪也不例外,拿出您们得练习纸与绘画工具,跟老师做个绘画小练习。

(播放压抑、低沉得音乐)请您们认真听音乐,将您自己得感受,快速地用线条、色块表现出来。

(学生练习)
师简单小结:同学们都用线、色表现了对这段音乐得感受,有得同学用了灰色、黑色,下面再做一个小练习,命题画《有乌鸦得麦田》,要把刚才听音乐得感觉也加入其中。

(学生再次练习)
师展示2-3位同学得作品,从构图、创意、表现、融入音乐感受等方面简单评价。

3、从艺术作品中感受情绪。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可圈可点,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下画家凡·高得《有乌鸦得麦田》,从画面得笔触、色彩与景物得描绘上,谁能说说感觉到什么样得情绪?有丰收得喜悦么?
(教师点击课件,凡·高得《有乌鸦得麦田》,并配上刚才得低沉得音乐)
荷兰画家凡·高《有乌鸦得麦田》
生:不就是,不安、动荡、压抑、恐怖……
师:同学们得感觉非常地敏锐。

虽然绘有金色得麦田,却没有丰收得喜悦,相反强烈对比得色调、跳动得笔触、压抑得云层与乱飞得乌鸦无不传递出压迫、反抗与不安得情绪。

二、运用不同得造型元素表现情绪
1、分析艺术作品中得造型元素。

师:通过上节课得学习,我们知道色彩直接影响人得情绪,红色让人(兴奋),蓝色让人(沉静),不同得色彩搭配,会引起不同得情趣感应。

例如(教师点击课件莫奈得《睡莲》与凡·高得《向日葵》)同样就是表现花,色调得选择与笔触得运用不同,传达得情绪情感也不同,您们在这两幅画上感受到怎样得情绪呢?(小组讨论)
荷兰画家凡·高《向日葵》法国画家莫奈《睡莲》
生:热情与沉静得感觉……
师:(小结)同样就是表现花,色调得选择与笔触得运用不同,传达得情绪情感也不同,即使就是同样得色调,不一样得纯度与不一样得表现形式,传达出得情绪也就是不同得。

(教师点击视频纪念凡·高《星月夜》绘画过程,与课件中米罗得《蓝色之金》)
西班牙画家米罗《蓝色之金》荷兰画家凡·高《星月夜》师生:欢快、愉悦、轻松得感觉(随意得圆点、明快得色调),躁动得线条、尖耸得树、漩涡状得夜空等充满了不安……
教师简单介绍荷兰画家凡·高得生平简介,强化情感认识。

设计意图:直观性就是美术学习活动得特点,通过分层次而典型得图片得欣赏,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抽象概念得理解,同时也渗透性地教给了学生如何审美得方法,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其对自然与生活得热爱及责任感,也为学生运用色调、笔触、图形等元素创作奠定基础。

2、欣赏学生作品,得到启发。

不同得构图、不同得绘画媒材、不同得表现形式等。

3、尝试有意识地情绪表现。

作业:回忆、选择生活中得场景,结合自己所学,有意识地通过色彩、色调、笔触、构图得运用,以绘画形式表现情绪。

三、作品展示与评价拓展
生自评,生互评,师生从色彩、色调、笔触、构图得运用等方面去评价作业。

同学们展示作品,互相猜猜作品想表达得就是什么情绪,瞧瞧与想表达得情绪就是否一致。

如果意见不同可以进行辩论,比较后瞧瞧谁得表达更准确。

拓展:生活中有积极得情绪,也有消极得情绪。

请学生在以后得学习与生活中,尝试用今天所学得方式把自己或开心、或伤心、或气愤、或后悔得情绪释放出来,还可以尝试用多种媒材与方式来表现情绪。

设计意图:绘画得过程就是一种将感受付诸表达得过程,而“感受”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对对象得直观感受,它还包含了自身得理解,蕴含了独特得情绪与情感。

将其与学生得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让学生有目得地运用绘画能力传递情绪,也就是隐性地告诉学生:美术得实用性表明其就是提高生活质量得一种有效手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