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国不动产产权管理制度

德国不动产产权管理制度

7.2 德国不动产产权管理制度
•《德国民法典》(B u r g e r l i c h e s Geselzbuch,简称BGB)是德意志帝国1896年8月18日公布并自1900年1月1日施行的一部民法典。

一百多年来,该法典已多次修订,但它的基本结构、基本内容和条文顺序的编排都没有发生改变,至今它仍是德国民法最重要的基础和最重要的渊源。

《德国民法典》体系完整,概念科学,字义准确,对20世纪各国制定的民法典有重大影响。

该法典将物权变动的公示原则与公信力作为物权制度的
7.2 德国不动产产权管理制度
•土地或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德国民法典》规定了作为不动产的土地或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情况:定着于土地的物,特别是建筑物是土地的主要组成部分。

《德国民法典》第95条规定:“为临时的目的附着于建筑物的物,不属于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德国民法典》第96条规定:“与土地所有权结合的权利,视为土地的组成部分。


7.2 德国不动产产权管理制度
•登记的效力
创设效力
公示效力
公信效力
•登记的特点
登记要件主义
实质审查主义
登记具有公信力
登记是采强制的
登记簿的编制
登记以土地权利的静态为主
7.2 德国不动产产权管理制度
•不动产登记机关
《德国土地登记条例》第1条第1款规定:“不动产登记簿由地方法院掌管。

不动产登记局对本区域内的地产有管辖权。


•不动产登记簿
指记载不动产物权事项的专用簿册。

不动产登记簿由不动产登记局保存。

根据德国法律,不动产登记局必须为本管辖区域的全部地产建立地籍。

不动产登记簿是官方的、公开的、持久的档案文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