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火车》读书笔记

《火车》读书笔记

读《火车》有感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读推理小说,尤其是社会派的推理小说。

相比本格派的注重解谜,悬疑派的注重气氛,社会派推理则更注重的是对于人性的描绘与剖析,以及各种值得思考的社会问题。

宫部美雪的《火车》就是一部典型的社会派推理小说。

不同于一般小说的阅读后给人带来的轻松与愉悦,这本书留下的只有沉重与悲哀之感。

全书并无时下许多年轻人盲目追逐崇拜的某作家作品中华而不实的辞藻堆砌,而是用朴实无华的词句将情节一一铺开,随着情节的层层推进,那种强烈的代入感,让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书名‚火车‛,出自《观无量寿经》:人以恶应堕恶道,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俱至,必有火车来迎。

小说以停职期间的警察本间受侄子的委托,帮忙寻找他突然杳无踪迹的未婚妻彰子为开端。

在本间循着彰子的过往中,逐渐发现她失踪的背后暗含无限隐情,她似乎一边在亡命奔逃,一边又时欲登上那辆凄凉的命运之车。

全书的主题似乎是寻找,从寻找关根彰子到寻找新城乔子,这两个原本似乎毫无交集的女人,她们的命运有着相同的黑暗,各自殊途同归地搭乘了通往地狱的火车,一个已经彻底消亡,另一个却还在永无光明的道路上苦苦挣扎。

新城乔子有着姣好的面容以及聪明的头脑,嫁给了富裕的丈夫,原本已经得到了想要的幸福。

可是这幸福就像美丽而脆弱的泡沫一般,迅速消失破灭。

新城乔子的父亲本是一个小职员,却不自量力地在购房热潮中借了高额的房贷,后又因生活所迫不断借债,致使一家人被有黑社会背景的地下钱庄逼得妻离子散。

乔子的婚姻使追债公司像嗅到食物的鬣狗一样闻风而来,为了抓紧眼前的幸福,乔子在图书馆的桌子上,眼带血丝地翻阅着公报,为了确认有没有类似她父亲的人死去。

这样的面孔,在她的新婚丈夫眼中就如同地狱的恶鬼一般,让他迅速将她抛弃。

重新陷入高额债务中的乔子,不得不踏上逃亡之路,并伺机寻找解脱之法。

关根樟子只是一名相貌普通的公司职员,终其一生也只能过着最平凡的人生。

为了追寻想象中美好的人生,从故乡来到了东京,却没有获得想要的幸福。

当沉迷邮寄购物,欠下一千万债务,不得不申请个人破产时,她对律师说,我只不过是希望变得幸福。

小说中帮助关根樟子的律师以‚信息破产‛总结此类事件。

她说了这样一段话:‚这只是我个人的感想,五十年代后半期的金融纠纷背后,或许隐藏着‘想
住得更好、想比别人更奢侈、想过更好的日子’的欲望,这就是虚荣吧,而快速膨胀的消费者信用正好为他们提供了实践的场所。

不过今天的状况,我觉得完全可以说是‘信息破产’。


‚比方说用什么方法能赚钱,买股票、投资不动产,还有购买高尔夫球场的会员证等。

告诉许多正值好玩年纪的年轻人,什么国家现在最好玩、去哪里旅行最时髦。

就连住的地方,这个地区最热门、公寓必须是哪种才够酷,穿衣服要怎么穿才对,买车的新款式……这些不都是信息吗?追求这些信息,人心都跟着浮动了。


这正是时下许多年轻人的写照。

前段时间炒的非常热的‚裸贷事件‛中,我看过其中一名在校大学生的自述。

她原本只是因为手机坏了,不想从父母那里要钱,觉得分期后每月并没有很多才给自己买了一部苹果手机,后面又添置一部苹果电脑,一些化妆品甚至奢侈品,借款的方式也从支付宝的蚂蚁金服到校内平台再到信用卡,最后是各种裸贷平台。

这样的购物方式,看似非常方便,不涉及现金就好像不在用自己的钱一样,使人产生了一种幸福的错觉,令人不断沉沦下去。

可笑的是,那名女大学生的家庭十分普通,根本无法支持这样的消费水平。

书中关根彰子在酒廊里的同事富美惠对此的比喻非常有趣,她说了这么一段话:你们知道蛇蜕皮是为了什么吗?那可是很拼命的,需要相当大的精力。

但是蛇还是要蜕皮,是因为它相信总有一天会生出脚来,总是期待就是这一次了,就是这一次了。

是蛇又有什么关系,就算不长脚也无所谓,蛇就是蛇,不也是条好蛇?可是蛇认为有脚比较好,有脚比较幸福。

这世界上有很多蛇,想有脚,却疲于蜕皮、懒得蜕皮、忘记如何蜕皮。

于是聪明的蛇卖给这些蛇可以照出自己有脚的镜子。

于是有些蛇就是借钱也想买到这种镜子。

平凡的人生真的有那么不幸福么?寻人的本间刑警拖着伤腿,和收养的孩子小智一起生活,平淡的生活也十分温馨快乐;关根彰子的青梅竹马阿保和妻子在小城市过着普通人的人生,拥有小小修理厂的他觉得十分满足。

我并不认为平凡的人就过得十分卑贱,这世上大部分人都很平凡,可生活还是很多彩、很快乐,只要看的清醒,善于经营,还是能活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一生,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新城乔子把幸福握得太紧,最终让它从手心溜走了,而关根彰子则一开始就
没有发现真正的幸福在哪里。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追寻幸福的路上找到正确的方向,不要让自己登上那通往地狱的火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