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大神曲背后令人难以置信的黑暗故事

十大神曲背后令人难以置信的黑暗故事

十大神曲背后令人难以置信的黑暗故事艺术效仿生活,生活也效仿了艺术。

生活中的悲喜时刻都一一展现在一件件艺术品中,流行歌曲也不例外。

这就是说,大多数传奇歌曲的创作有时是需要悲剧或者灾难来做铺垫的。

以下的十首流行歌曲都以一些不幸事件为背景。

一些歌曲的创作灵感就来源于灾祸,比如说陷入疯狂、毁灭和死亡的深渊。

而其他一些歌曲则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灾祸。

有时候,两者皆是。

10 深紫乐队的《烟雾弥漫在湖面》(“Smoke On The Water” By Deep Purple)1971年12月,深紫乐队飞抵瑞士,在蒙特勒赌场使用滚石移动工作室录制他们的突破性专辑《机器头》(Machine Head)。

因为早前就在这里演出过,所以深紫乐队很喜欢这个地方,和它的主人诺布斯的关系也不错。

录制开始的前一晚,弗兰克·扎帕(Frank Zappa)和他的乐团在赌场里举行了一场音乐会。

音乐会才开始一个多小时就中断了。

一名观众点燃了焰火,射中了满是藤条的顶棚,大火瞬间爆发。

虽然没有人在火灾中受重伤,但是整个蒙特勒赌场的建筑群付之一炬,弗兰克·扎帕乐团的设备和深紫乐队的录制计划也泡汤了。

之后,他们在附近的帕维丽剧院录制,但是因为当地居民向警方投诉他们的噪音问题,录制计划再次搁浅。

最后他们迁移到处于淡季(没有什么人入住)的格兰德酒店。

在一片混乱中,第一首录制的是一首中速的摇滚歌曲。

它是一段简单的反复乐节,由四段反转重力和弦组成,部分的灵感来源于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场曲。

贝斯手罗杰·格洛弗(Roger Glover)回想起大火吞噬赌场时日内瓦湖面上弥漫的烟幕,就为此歌取名为《烟雾弥漫在湖面》。

很快,他和歌手伊恩·吉兰(Ian Gillan)就为歌曲填词,将录制活动期间混乱的故事一一叙述出来。

因此,硬摇滚音乐史上最受人喜爱并且极具纪念意义的一首歌曲就这样诞生了。

风琴演奏者琼·洛德(Jon Lord)回忆说:“我们喜欢《烟雾弥漫在湖面》这首歌的地方就是,如果你想知道这个故事,就听听歌词吧。

”9 吉米·亨德里克斯体验乐队的《沙的城堡》(“Castles Made Of Sand” By The Jimi Hendrix Experience)吉他之神和传奇的歌曲创作家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第二张专辑里第二面的第二首歌是对事物短暂存在的张质敏锐却带有忧郁色彩的观察体验。

歌曲第一节说的是醉酒之后的争吵使得一段恋情破碎,这无疑是亨德里克斯和凯思林·玛丽·艾特汉(Kathleen Mary Etchingham)之间暴风雨般爱情的写照。

《风在呼唤玛丽》(The Wind Cries Mary)这首歌的灵感也来源于此。

第二节是一位印度的勇士在他第一次战斗前夕被蛇攻击死在睡梦中,还有一个残疾女孩决定结束自己失败又充满苦难的人生从而找到慰藉。

然而,很多人都把这首《沙的城堡》看作是亨德里克斯自己内心世界的讽喻。

他出生在一个穷苦和流动的家庭,他的兄弟姐妹们为寄养家庭所寄养,母亲在1958年也就是他16岁时,因为多年酗酒去世了。

事实上,第二节关于印度勇士因为“毒蛇突然攻击死于睡梦中”,成为士兵的梦想黯淡陨落的故事却一语成畿。

1970年9月18号早晨,拥有切罗基族血统的亨德里克斯在狂欢一整夜之后为了帮助自己入睡服下了9片西可巴比妥钠片。

因为低估了他服用的药的效力,他再也没有醒来,陷入昏迷后他呕吐窒息而死。

年仅27岁。

8 澳大利亚摇滚乐队的《地狱公路》(“Highway To Hell” By AC/DC)1979年初,身材微小但有一口大嗓门,具有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罗纳德·贝尔福德·“邦”·斯科特(Ronald Belford “Bon”Scott)终于成功了。

在过去五年里,他和澳大利亚摇滚乐队(一支在澳大利亚的悉尼由节奏吉他手马尔科姆·杨/ Malcolm Young和安格斯兄弟/ Angus组成的强大的基于布鲁斯主音的摇滚乐队)一起录制专辑,在舞台上努力表演,实力不断壮大。

那年,由五个成员组成的澳大利亚摇滚乐队将要发行他们的旷世巨作《地狱公路》,这个标题震惊了他们的唱片公司——大西洋唱片公司。

马尔科姆·杨还记得他们都被这标题吓坏了。

但是,乐队还是坚持到底。

安格斯·杨回忆说:“我说了‘废话’,我们就叫它《地狱公路》,就这么办。

”尽管人们认为其中蕴含了恶魔崇拜的含义,这让唱片公司焦急万分,在宗教基要派中也树敌不少,但是《地狱公路》这首歌跟恶魔崇拜没有半点关系,它所讲诉的是摇滚乐队成员们工作时到处奔走的艰辛。

安格斯曾在一个采访中说道:“如果有五个人挤在货车里睡觉,歌手的臭袜子离我们的鼻子只有两英寸远,这已经接近地狱的边缘了。

”作了很长时间鼓手菲利普·罗德(Phillip Rudd)表示同意:“如果你们那些年和我们一起奔波的话,你们就会明白我们所说的感受了。

”的确,斯科特歌词里也悄悄地溜进了疲倦的字眼。

在他去世之前不久的一个采访中,他说道:“自从乐队成立以来我们就一直不眠不休地工作。

偶尔我们会休息一下。

”《地狱公路》是邦·斯科特在澳大利亚摇滚乐队录制的最后一张专辑,这名字取得似乎恰如其分。

但是更有不祥之兆的是1980年2月9日在一个名叫“掌声”的西班牙电视节目中,这张专辑的主打歌是邦·斯科特和澳大利亚摇滚乐团表演的最后一首歌。

在歌曲结束的时候,摄制场内的观众掌声雷动,所有澳大利亚摇滚乐队成员都出现在定格镜头里,除了邦·斯科特。

1980年2月18号晚,邦·斯科特去伦敦当时名叫音乐机器的一家俱乐部喝酒,在那里他喝了一瓶又一瓶苏格兰威士忌酒。

就在当晚,因为酒精中毒,他在呕吐中窒息,死在睡梦中。

年仅33岁。

正如“掌声”节目结尾的定格镜头里无意预测到一样,没有了主唱,澳大利亚摇滚乐队僵持不前。

他们打算解散乐团,但是在邦父母的祝福下,他们打算继续下去,重新招募了纽卡斯尔当地人布莱恩·约翰森(Brian Johnson)接替主唱的位置。

他在他们最成功的专辑《回归黑暗》里献声,专辑作为邦的安魂曲,至今还在澳大利亚摇滚乐队里传唱。

7 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的《继续闪耀吧,你这疯狂钻石》(“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By Pink Floyd)1975年1月6日,英国蓬勃发展的摇滚乐队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的唱片《月之暗面》(Dark Side of the Moon)大获成功。

它是一张以现实生活中让人心碎疯狂的事情为主题的复杂概念专辑。

之后他们回到阿比路工作室开始他们的后续制作——《希望你在这里》(Wish You Were Here)。

它是一张触及了多个主题的概念专辑,其中包括了离开、音乐商务的腐败还有他们的成立者和最初领头人西德·巴勒特(Syd Barrett),也就是被众人所熟知的“西德”因为吸毒导致了精神分裂。

专辑开头和结尾由九部分组成的辉煌歌曲《继续闪耀吧,你这疯狂钻石》无疑是对西德的颂歌。

刚好歌曲制作那天是西德·巴勒特29岁的生日。

专辑录制快结束的时候,歌曲的声乐部分已经基张完成,乐队成员注意到一个肥胖的,头发和眉毛都剃光了的人在工作室里游荡。

鼓手尼克·马森(Nick Mason)后来描述说,他的精神状态“断断续续,不完全清醒。

”“贝斯手罗格·沃特斯(Roger Waters)当时就在那里,他坐在桌子上,我进来看见一个巨大的,秃头和肥胖的男人坐在他的身后,”键盘手理查德·赖特(Richard Wright)在1984年的采访中回忆说,“我认为,他看起来有点奇怪。

总之,我和罗格一起坐在桌子上,我们工作了十分钟,那个人用手刮着牙齿跳来跳去,做出很奇怪的事情但是很安静。

然后我就对罗格说他是谁啊。

罗格说他也不知道。

我说我还以为是你的一个朋友呢。

罗格说不是,他也不认识这人。

总之,过了很长时间,大概有45分钟吧,我才突然意识到他是西德。

”当其他乐队成员意识到这个怪人确实是他们昔日的领队,而如今他只是一个过去自己的空壳而已时,他们吓坏了。

沃特斯甚至忍不住哭了。

西德欣然地告诉他们能为他们服务他很高兴,但是很明显,他目前的状态已经不能在乐队里跟任何人表演了。

实际上,西德在录制个人专辑失败后就退出了乐坛。

那次制作之后,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的成员就再也没有见过西德了。

他最终长期隐居于他的故乡英格兰剑桥。

2006年,因患糖尿病并发症,西德死于剑桥家中,享年60岁。

6 珍妮丝·贾普林和冲击布吉乐团的《活埋在布鲁斯蓝调里》(“Buried Alive In The Blues” By Ja nis Joplin & The Full Tilt Boogie Band)1970年9月,歌手珍妮丝·贾普林(Janis Joplin),虽然身材矮小但是却有着一口唱布鲁斯乐的大嗓门和豪放激情,与冲击布吉乐团一起前往好莱坞录制专辑《珍珠》。

这张专辑是她有史以来最精致和最成功的经典唱片大碟,在美国公告牌二百强专辑榜九周蝉联冠军。

尽管珍妮丝在此期间服用了海洛因,但是工作室的士气还是非常高涨。

专辑里的一些选曲包括由灵魂传奇鲍比·沃玛克(Bobby Womack)为她谱写的《相信我》(Trust Me)和她与克里斯·克里斯托佛森(Kris Kristofferson)和弗莱德·福斯特(Fred Foster)一起创作的《我和鲍比麦吉》(Me and Bobby McGee)。

后者成为了珍妮丝·贾普林的首支冠军单曲。

不幸的是,珍妮丝再也没有机会去享受这样的成功了。

事实上,她甚至还没来得及完成这张让她名声大噪的专辑。

1970年10月1号,珍妮丝前往工作室录制一首清唱曲《梅塞德斯奔驰》(Mercedes Benz)和一首轻快的生日小夜曲,送给即将步入30岁约翰·列侬(John Lennon)。

而这些歌曲却成为了她录制的最后绝响。

两天后,她去工作室听流行歌曲作曲家尼克送给她的《活埋在布鲁斯蓝调里》的伴奏。

珍妮丝对这首歌非常满意,她对制作人保罗·罗斯柴尔德(Paul Rothchild)说第二天她就把声音加进去录制。

之后她就去西好莱坞的一家名叫巴尼的高端酒馆喝酒。

之后她回到了路标汽车旅馆,到了加利福尼亚州之后她一直住在这。

第二天,惹人注目的是珍妮丝不在工作室,这让制作人保罗非常担心。

于是,约翰·库克(John Cooke),冲击布吉乐团的巡回演唱会经理人便开车前去路标汽车旅馆核实她的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