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爱上作文并不难
有的家长因孩子不爱作文而深感苦恼,每次写作文孩子就跟受刑一般难受,家长也跟着着急上火。
有的孩子挤牙膏似的勉强用一些文字凑成一篇,也有的依赖家长说一句他写一句。
这不禁令一些家长叹息:写作文咋这么难呢?
我家儿子也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有时两个小时,甚至半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一篇作文。
我戏谑地称之“难产”。
而现在儿子越写越得心应手。
有时还主动写点东西,用他话说那是灵感来了。
回首儿子走过的这段历程,我发现其实让孩子爱上作文并非难于上青天。
首先,要引导孩子留意生活,学会观察。
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学会积累。
离开了观察与阅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孩子在观察中发现,在阅读中感悟,这样就具备了写作的前提。
慢慢地,孩子就会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发现很多别人发现不了的现象。
同时,家长及时地和孩子进行交流。
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智慧的火花,对孩子的思想也是一种引导。
在孩子写作入门的时候,要降低要求,不要让孩子觉得那是一道跨不进去的门槛。
文章其实就是“我手写我心”。
只要孩子能真实地记录自己的生活,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应该肯定。
有的家长每次面对作文的时候都是正襟危坐,讲一堆作文的技巧,其实这让孩子对作文更惧怕。
作文是自然的流露,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内容与情感。
建议孩子写日记。
哪怕每天写一段话,甚至一句话,能坚持写下来就会收获很多。
儿子小学阶段写了大大小小三十多本日子。
日记是对生活素材的积累,也会引导孩子在潜意识中留意生活。
并且写日记的这种片段练习能为写作文打下基础。
家长在孩子写作文的时候往往会充当教练的角色,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写。
其实,教练的感受和下水游的孩子感受是不同的。
教练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但应先听听孩子的构思,尽量尊重孩子的想法。
家长不做过多的干涉,放手让孩子自己游。
这样才能慢慢摆脱孩子的依赖。
作文并非写完就万事大吉,修改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孩子的作文完成后,家长首先要抱着欣赏的态度来看,肯定孩子作文的亮点。
你想,孩子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写篇文章,结果被家长说得一文不值,那心里啥滋味?下次没准就不让你看了。
中肯地评价了孩子作文的亮点后,还要指出文章的不足,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具体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和孩子进行交流,也听听他自己的看法。
在修改的过程中,孩子的作文其实就有了升格。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进行同题作文赛,鼓励孩子和同伴进行同题pk。
大家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这也是激发孩子斗志的一个方面。
生活中蕴藏着无穷的素材,让孩子养成随时动笔的习惯。
因势利导,让孩子抓住灵感火花,轻松作文。
总之,作文应该是绿色的、快乐的、精彩的。
多一点尝试,多
一点努力,也许让孩子爱上作文并不难。
我的心愿
我真想
拥有一双翅膀
飞到天空中
去摘星星
可是
我又担心
让太空警察
抓住了我
下午,收到了校讯通的家庭教育彩信,其中有一栏内容是给小朋友推荐的一本绘本故事,名字叫《妈妈的红沙发》。
在介绍故事的内容之前,编
辑就问了这么一句:“小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那么你的心愿是什么?”
我把这个问题原原本本地念给默默听,于是,默默说出了上面我录下来的她的心愿——拥有一双翅膀。
我接着给默默念彩信里的内容:“也许你的心愿是有一个新玩具,也许
你的心愿是考上大学,也许你的心愿是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也许你的心愿是……
“有一个小女孩,她也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她的心愿是买一张漂亮、柔软、又大又舒服的沙发,还要套着布满玫瑰花图案的绒布套。
小女孩怎么会有这样的一个心愿呢?原来一场大火烧光了他们家所有的东西,她多想再有一张舒适的沙发可以让妈妈脚酸的时候休息一下,可以让外婆一边哼歌一边削马铃薯。
于是她开始打工存钱……
“这本书献给辛劳的妈妈和孝顺的孩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或大或小,有的也许只想到了自己,但是相信看了《妈妈的红沙发》,你会有小小的感动,也许你又有了新的愿望,也许你也想象这个小女孩一样为你最爱的家人做点什么,那么把心愿写下来,然后努力去实现她吧!”
彩信里的内容念完了,默默黑亮的眸子里蓄满了晶莹的泪珠,她有点哽咽地说:
我有一个心愿
拥有一台七彩的机器
按红色的按钮时
它就会给妈妈捏捏脚
按绿色的按钮时
它就会给妈妈捶捶背
如果有一天
妈妈的背弯了
一按黄色的按钮
妈妈的背马上直了
如果有一天
妈妈的脸上长满皱纹
一按白色的按钮
皱纹立刻消失
妈妈又变得很漂亮
这次,是我的双眼模糊了……
【妈妈的感悟】
一、珍视孩子的每一句“诗”
写完上面的话,回过头来我自己看了一下,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就是怎么看默默的两个心愿都像两首可爱的小诗,而且充满了童真的想象。
摹地想起来一位教育专家说过的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生的诗人。
孩子的心理和思维充满了好奇的想法,他们无所顾忌地表达出来,就
是孩子无意识的创作。
家长应该用自己的“有意识”去记录孩子的“无意识”,成就孩子的“无意识”。
我们常说写作的灵感不易捕捉,稍纵即逝,孩子的“诗句”如果不能及时变成文字,那也会消散不见无觅处。
所以,我们家长应该做有心人,在和孩子每天的朝夕相处中,善于发现孩子“妙口偶得”的精彩语言,及时给孩子记录下来,并辅以适当的鼓励,或者在他有着一个新奇想法的时候加以适时的点拨,有意识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使孩子的思维更活跃,为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打下基础。
二、重视故事对孩子的教育作用
默默的第二个心愿真把我这个做妈妈的给感动了,彩信里的故事只是说了一个大概,但是,就是这一个没有讲完的小故事却让默默的心愿发生了变化,由想到天上去摘星星的只关乎自己好奇心的愿望一下转到了对妈妈的关爱上,甚至还想到了很多年以后妈妈变成一个弯腰驼背皱纹纵横的老太婆时代。
这是多让妈妈欣慰的事情。
好的故事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毋庸置疑,就像默默的孝心大发。
也许一个故事对孩子心理的影响只是在这一时,但是持久地接触,持久地阅读,持久地感动带来的作用,一定会如春雨时而洒过孩子的心田,它起到的是润物无声的作用,每一次对孩子心灵的撞击都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痕迹,日积月累,他们一定会变成种种优秀的品质,丰富孩子的心灵。
所以,我们家长应该让孩子多接触那些好故事,或者给孩子读,或者让孩子自己读,或者就像在彩信里发现一样,有机会就介绍给孩子,把优秀的有益的故事变成滋养孩子生命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