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谷氨酸转运体GLAST在骨癌痛中的作用
夏小萍1,2,曾因明2,马正良1,朱魏1,周锦勇 1
1 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210008
2 江苏省麻醉学研究所221002
目的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神经递质,在疼痛传导通路中参与脊髓痛信号的传递和敏化状态的维持。
细胞外谷氨酸的稳态和浓度的调控仅由谷氨酸转运体所控制,GLAST是主要表达在胶质细胞膜上的一种转运体。
在癌痛发生过程中转运体GLAST如何参与和扮演何种角色目前尚无相关文献报道。
本研究拟在骨癌痛小鼠模型上,观察脊髓水平谷氨酸转运体GLAST在骨癌痛发生过程中的表达的改变。
方法35只C3H/HeJ小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ham 组,n=5)和骨癌痛组(Ca组n=30)。
骨癌痛组是将含2×105个NCTC2472细胞的20µl的最小必需培养基(α-minimal essence media, α-MEM)注入股骨远端骨髓腔中制备癌痛模型,Sham组不作任何处理。
Ca组分别在右股骨注射肿瘤细胞后1d、3d、7d、10d、14d、21d 处死小鼠取同侧腰段脊髓,Sham组直接取腰段脊髓。
采用Western blot 方法测定GLAST在脊髓的蛋白表达。
结果与术后第1天相比,术后第10天骨癌组脊髓GLAST蛋白含量开始减少,第14天明显减少,持续降低至术后21天(P<0.01)。
讨论谷氨酸转运体是一种糖蛋白,目前已克隆出五种亚型,其中GLAST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膜上。
本研究发现小鼠股骨末端接种肿瘤细胞后的早期,脊髓谷氨酸转运体的表达量没有变化,而在注射肿瘤细胞后第10天,谷氨酸转运体的蛋白表达出现变化,而此时正是癌痛小鼠出现自发痛
敏、机械痛敏、热痛敏以及触诱发痛敏的时段,这表明谷氨酸转运体参与癌痛的形成。
本研究中发现在注射肿瘤细胞后第10天,谷氨酸转运体GLAST的蛋白浓度出现下降,持续降低至病程的第21天。
这种变化趋势表明在癌痛中谷氨酸转运体的活性被抑制,即其转运突触间谷氨酸的能力下降,导致谷氨酸在局部堆积,作用于谷氨酸受体引起脊髓背角神经元引起短暂去极化和导致中枢痛觉通路激活,从而引起中枢敏化和疼痛过敏。
结论谷氨酸转运体GLAST蛋白表达随着癌症痛的病程发展下降,提示脊髓谷氨酸转运体参与骨癌痛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