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操作课件第三章
图3-20 低速航进中可保向的极限风速
第二节 流对操船的影响
一、流对船速、冲程的影响 二、流对舵效和旋回的影响
顶流中,冲程较小,流速越大冲程越小;顺 流中则冲程增大,因此在顺流进港时,针对 停车后降速过程非常缓慢的特点,一方面应 及早停车淌航,另一方面应及时地运用倒车、 抛锚或拖轮进行减速制动。
四、风致漂移
静水中的船舶因风的直接作用和水动力 的间接作用而产生的横向运动称为风致 漂移。 1. 停船时的漂移速度 2. 航行中的风致漂移速度
1. 停船时的漂移速度 停船时,受风漂移,其漂移速度由风压 力Ya和水动力Yw达到相等来决定: Ya 1 2 a BaCay (Va Vy )2 Yw 1 2 w LdCwyVy2
图3-21 斜顶流靠泊时的速度合成
二、流对舵效和旋回的影响
1. 流对舵力、舵效的影响 舵力及其转船力矩与舵对水的相对速度 的平方成正比,不论顶流还是顺流,只 要对相对速度相等、舵角和桨转速等条 件相同,舵力及力矩就相同,但顶流舵 效好,其原因是,顶流时可在较短的距 离上使船首转过较大的角度,且易把定, 操纵为灵活。 注意:重载船在强流中,由于流压力矩 的作用,船舶迎流转向时,舵效反而变 差.
1)水动力的大小 当船舶与周围的水存在相对运动时,船舶所受的 水动力FW可用下式估算: 9.8 2 式中, Yw wCwyVw Ld 2 FW为水动力(N); W为水密度,为104.5kgsec2/m4; CW为水动力系数,其值随漂角以及船体水下形 状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为漂角,即相对水流 与船舶首尾面的夹角; W为船舶与水的相对速度(m/s); L为船舶水线长度(m); d为船舶吃水(m);
有估算式:
Vy
a Cay Ba Ba Va 0.041 Va w Cwy Ld Ld
Va为风速(m/s); L为船舶水线面长度(m); d船舶实际平均吃水(m); Ba船体水线以上侧面积(m2)。
空载时:
Ba / ( Ld ) 18 . 1 y a 20
2. 水动力转船力矩
水动力转船力矩可以表达成与水动力相 类似的形式, 即: 9.81 2 NW W C NW L2 d w 2
式中,CNW为水动力转船力矩系数,随漂 角、水深吃水比、船体水线以下形状等 的变化而变化。
三、风致偏转
船舶在风中的偏 转是船舶所受的 风力转船力矩和 水动力转船力矩 共同作用的结果。 船舶的偏转情况 可以分为两种, 即迎风偏转和背 风偏转。
3)风力角
风压力Fa与船首尾线的夹角 ,称为风压力角
1 2 c B sin a ay a a cay Ba Ya 2 tg tg X a 1 c A cos 2 cax Aa a ax a a 2
式中,Cay为横向风力系数;Cax为纵向风力系数。 岩井也给出一个估算式:
满载时:
Ba / ( Ld ) 0.8 1 y a 30
2. 航行中的风致漂移速度
根据实船试验,船舶航行中受正横风影响 的漂移速度与停船时的漂移速度有如下关 系: / y y x
的漂移速度(m/s); y为停船时的漂移速度(m/s); x为船舶航行速度(kn)。
x0
× ¦
Ya
y
UR UT V ¦ Â x
Xa
Na
¦ × T
O y0
1 X a = a AaVa2Cax 2 1 Ya = a BaVa2Cay 2 1 N a = a Ba LoaVa2Can 2
Cax Ca cos Cay Ca sin
船舶在风中的偏转规律,可 以归纳为:
(1)船舶在静止中或船速接近于零时,船 舶将顺风偏转至接近风舷角 1000 左右向下 风漂移。 (2)船舶在前进中,正横前来风、慢速、 空船、尾倾、船首受风面积较大的船舶, 船首顺风偏转;前进速度较大的船舶或满 载或半载、首倾、船尾受风面积较大的船 舶,船首将迎风偏转;正横后来风,船舶 将呈现极强的迎风偏转性。
W
XW
由于船体水下正投影面积较小,纵向水 动力较小, tgg 趋向于无穷大,所以水动 力角g在900左右。
3)水动力作用中心
水动力作用中心距离船首的距离与船长 之比aW/L,随漂角的增大而增大。即随 着漂角的增大,水动力作用中心自距离 船首0.25L渐次移至0.75L处。 空载或压载时往往尾倾较大,尾部水下 侧面积较首部大得多,水动力作用中心 要比满载平吃水时明显后移。
掉头所用的时间 t 因船而异,主要取决于船 舶的排水量,船舶满载时的掉头时间可估算 为: 吨位: 旋回1800约需时间: 0.5万吨 3.0min 1.0万吨 3.5min 5.0万吨 4.5min 10.0万吨 5.5min 20.0万吨 6.5min
第三节 受限水域的影响
Cy 0.8 0.6 0.4
Cn 0.1 0.05 0 -0.05 45 90 135 ¦ Â( 0)
0 -0.02 -0.04
45
90
135
¦ Â( 0) 0.2
-0.10 0 45 90 135 ¦ Â( 0) -0.15
2)水动力角g
Vw
aw G
g
Fw
水动力角g是指水动力FW与船舶首尾面的 夹角。与风力角 相类似,水动力角 g 取 决于横向水动力和纵向水动力的比值, 即: tgg Y
五、强风中操船的可保向界限
图3-19 强风中操船的可保向界限曲线
由图可知:
1)风舷角=600~1200时,曲线位置较低, 可保向范围小。 2)当相对风向逐渐向首、尾靠拢时,曲线 位置升高,可保向范围扩大。 3)船首附近来风时的可保向曲线要比船尾 附近来风时的曲线要高得多。 4)强风中船舶保向性总的说来随风速的降 低而提高,随船速的降低而降低,增大舵角 可提高保向性。 另外,对于不同类型的船舶而言,水线上下 侧面积之比较大的船舶其保向性较差;浅水 对强风中船舶的可保向界限的影响甚微。
另外: l风速变动不明显时,可取平均风速; l强风中,可取1.25倍平均风速; l风暴中,可取1.50倍平均风速。
d P15
o
7
x0/L
6
5 4
3
2
1
y0/L -5
-4 £ Ä Ä â ¼ Æ Ë ã £ Ð Ä Í Ê Ô Ñ é
-3
-2
-1
1
2
K=4.0
式中,Na为风力转船力矩(Nm); CNa为风力转船力矩系数; L为船长;
当已经求得船舶所受的风力、风力作用中 心以及风力角时,风力转船力矩也可按下 式计算。
Na=Fasin(lG-a) =Fasin(L/2-a)
式中,lG为船舶重心至船首的距离。
在船舶靠泊中,当船首或船尾处于一端用系 缆固定于泊位时,估算船舶所受的风力转船 力矩则应根据船舶实际受约束状态进行计算。 Na=Fasina (船首固定时) Na=Fasin(L-a) (船尾固定时)
(3)船舶在后退中,在一定风速下并有 一定的退速时,船舶迎风偏转,这就是 我 们 通 常 所 说 的 尾 找 风 现 象 ( stern to wind ),正横前来风比正横后来风显著, 左舷来风比右舷来风显著;退速极低时, 船舶的偏转与静止时的情况相同,并受 倒车横向力的影响,船尾不一定迎风。
2. 流对旋回的影响
x0/L 4
Þ Á Î ÷ ÷Ë Á Ù 2 kn
3
2 1
1
2
3
4
y0/L
根据经验,船舶有流的水域中旋回掉头的 漂移距离,可用下式估算:
Dd c t 80%
式中,Dd为旋回中的流致漂移距离(m); c为流速(m/s); t为掉头所用的时间(s)。
但船舶所受的风力值达到最大。
1)风力系数Ca
2)风力作用中心位置a/Lpp
风力作用中心至船首的距离a与两柱间船长Lpp的 比值随风舷角的增大近似呈线性增加,其值大约 在0.3~0.8之间
风压力中心的位置 由岩井聪给出一个估算式
a 0.291 0.0023 Lpp
当由00~1800变化时,a/Lpp在都在0.3~0.7 范围之间。当=900左右即船舶正横风时, a0.5Lpp,即风压力中心在船中附近,当 <900即从正横前来风时,a在中心之前, 当>900时,a中心之后。
9.81 2 Fa a Ca ( Aa cos 2 Ba sin 2 ) a 2
式中: a 为空气密度,为0.125kgsec2/m4; 为相对风舷角; Ca为风力系数,其值随风舷角以及 船体水线以上受风面 积的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a 为相对风速(m/s); Aa为水线以上船体正投影面积(m2); Ba为水线以上船体侧投影面积(m2); Fa为水线以上船体所受的风力(N);
按船舶各种运动状态来定性分析风致偏转规律
1. 船舶静止中
图3-12 静止中船舶正横后来风时的偏转
图3-11 静止中船舶正横前来风时的偏转
2. 船舶在前进中
图3-13 前进中船舶正横前来风的偏转 图3-14 前进中船舶正横后来风的偏转
3. 船舶在后退中
图3-15 后退中船舶正横前来风的偏转 图3-16 后退中船舶正横后来风的偏转
Aa 2 Ba 2 Aa Aa 2 Ba 2 Ba Aa 2 B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