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试题纠错题及参考答案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试题纠错题及参考答案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试题纠错题及参考答案
纠错题一
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某产品检出违禁成分,监测机构写出一份报告给相关部门,请指出其中错误之处,并说明错误原因。

关于乳品中三聚氰胺监测结果的报告
湖南省人民政府1:
按湖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要求,2010年5月对我省乳品中三聚氰胺进行监测。

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共监测样品24份,一份检出阳性,其余23份未检出。

检出阳性产品为:×××有限公司生产的“××奶”,三聚氰胺含量:4.8mg/kg。

乳品中三聚氰胺是国家严格控制的物质,国家规定液态奶、奶粉以及含乳15%以上的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mg/kg,高于2.5mg/kg的产品一律不得销售。

该企业生产的“乳酸玉米奶”为含乳饮料,含乳量仅为1%,其三聚氰胺含量达4.8mg/kg,严重超过国家规定限量。

建议:立即采取措施,查明有害物质来源,并给与该企业严重处罚3。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1-1 0-294
纠错题二
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施方案,2011年8.21日上午8:30,某市州疾控中心派一名人员到某县区采集化学污染监测样品。

采集的样品有新鲜蔬菜2份、鲜肉2份、熟肉制品2份、奶粉1份。

瓶装饮料2份。

样品盛放容器为普通塑料箱。

当天下午返回,6:40达疾控中心,由于已经下班样品无法交接,故仍存放在原塑料箱内。

第二天上午8:30交接样品。

接收人员收样后即送实验室。

样品采集记录见下表。

请指出样品采集、运送、交接、记录中错误之处,并说明错误原因
2012年湖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化学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采样记录表监测点:
20 12 00 78.
21
×
×

×
×





(6
-12


儿)

/




袋03
BC
02







_



沙_



××
×20 12 00 8饮

20
1
1.
8.
21
×
×

×
×

×
×













460
g
2

20
11
04
11
E2
14













_



_



















监测点:×××县
(区)采样人签名:杨××收样人签名:刘××日
期:年月日
纠错题三
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主要有:
1、中毒病人在(发病前)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无论是否食用均有可能发病;
2、潜伏期短,发病急骤,短时间内可能有多人同时发病;
3、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不一,病程短;
4、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仍不会停止,并有二代病例出现;
5、人与人之间可直接传染;
6、所有食物中毒均无一定的季节性。

指出上述要点的错误之处,并表述正确观点。

纠错题四
多数细菌性食物中毒以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患者患病初期及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升高有利于确诊。

但确诊变形杆菌感染必须对患者血清进行OX19及OX K的凝集反应,效价在1:160以上才有诊断意义。

食物中毒事件中食物及患者的吐泻物变形杆菌培养阳性也可以证明为真正的病原。

纠错题五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腊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应趁早给予止泻、抗菌治疗,其他胃肠炎型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不用抗菌治疗。

肉毒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应尽早使用多价抗毒血
清,发病超过24小时抗毒素治疗无意义,同时在进食可疑食物4小时内,应尽快用1:4000高锰酸钾或生理盐水洗胃、灌肠,以减少毒素吸收。

对抗毒血清过敏者不应使用抗毒血清。

纠错题六
2005年9月20日早上8:00某中学校医室接到第一批病人,共9人,主诉:肚子不舒服、恶心、呕吐、拉水样便,医生给止泻、补液、抗菌等治疗。

21日凌晨2:00—6:00陆续有学生到校医室就诊,7:30市医院向市CDC报告时发病已达30多人,市CDC怀疑学校食堂供给的饭菜受到污染。

晚21:00发病已经达100人以上。

市卫生局于21日晚组织食品卫生监督、流行病学、微生物及理化实验室等专业人员,赴现场直接介入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至9月22日凌晨2:00点,在校医室就诊人数达238人,被送医院入院治疗的中毒学生为219人。

采集了部分病人的呕吐物、粪便,检出了生物学特征或血清型一致的副溶血性弧菌。

请指出这一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各部门处理不当之处。

纠错题
纠错题一
答案:
1、报送单位错误,应为湖南省卫生厅(卫生行政部门)
2、产品信息不详:产品未注明生产批号、规格及包装材料,应标注:批号/生产日期为×××××,散装或定型包装,规格××ml(克)/瓶(罐,包装材料:塑料瓶装或玻璃瓶或罐装等。

3、建议部分:风险监测结果报告仅为预警和提示监管部门风险存在,不能提出处罚建议
4、监测结果报告不及时,2010年5月监测结果至2011年方报告。

纠错题二
答案:
1.采样人员,应为2人
2.运送样品容器应为冷藏箱,保持温度4℃以下。

3.样品交接时间,应在当天回来后立即交接,并送实验室处理。

如无法交接,应按样品实际情况,将散装食品和熟肉制品存放冷藏箱,温度4℃以下,鲜肉放置冷冻柜中保存。

4.采样记录,①2号样品名称:萝卜,不准确,应写明红萝卜或白萝卜。

②5号样品量不够,应采集500克2份
③6号样品,样品生产厂家地址不应空白,如包装
上没有,可写上“不详”
④8号样品,样品包装填写不全,应标明是盒装或
瓶装或铁罐装,规格表示也不对,应为460ml
/盒装或瓶装或铁罐装
⑤9号样品检测项目不具体,应明确为那种色素
⑥样品交接时间,收样人未填写样品交接时间
纠错题三
答案:
1、“无论是否食用均有可能发病”是错误的,未食用者不发病;
2、“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不一”是错误的,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类似;
4、“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仍不会很快停止,并有二代病例出现”是错误的,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5、“人与人之间可直接传染”是错误的,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6、“所有食物中毒均无一定的季节性”是错误的,食物中毒有的有一定的季节性。

例如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夏秋季节高发。

纠错题四
答案:
1患者患病初期及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4倍升高有利于确诊。

2效价在1:80以上即有诊断意义。

3变形杆菌污染的食物及患者的吐泻物,培养阳性亦不足以证明为真正的病原菌。

纠错题五
答案:
1、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腊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早期治疗不应止泻、抗菌,以减少肠毒素的吸收。

2、其他胃肠炎型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病情不严重可不用抗菌治疗,但病情严重者应选用有效抗菌药物。

3、肉毒毒素中毒发病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给予抗毒血清,减少毒素与胆碱能神经末梢受体不可逆性结合。

4、肉毒中毒应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灌肠,因外毒素在碱性溶液中易被破坏。

5、对抗毒血清过敏者应由小量开始、初步加量的脱敏注射法给药。

纠错题六
答案
1、学校未报告疫情
2、发病近20小时病人陆续进医院后,市医院向市CDC报告,发病与接到报告时差23.5小时。

3、校医治疗措施失当,不应进行止泻。

4、发生食物中毒后监督机构处理不妥,21日上午接到食
物中毒报告后未采取严厉的控制措施,未能阻止食堂继续经营中晚餐,致使事态进一步扩大。

5、所采集样品不全面,还应包括食品、容器、患者的血、尿以及食堂工作人员的生物样本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