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6.加快溶解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6.加快溶解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6.加快溶解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会溶解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物体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进行研究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理解加快溶解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量杯一个,玻璃杯4只、竹棒一根、热水、冷水、维生素B21颗。

小组准备:玻璃杯6只、搅拌棒1根、30毫升冷水、热水若干份、食盐6份、水果糖1份、记录纸1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今天,于老师能和大家一起上科学课,我感到很高兴,听说我们班的同学各个都非常聪明,而且喜欢动脑,愿意给各位听课的老师展现一下吗?同学们请看,老师这里有30毫升凉水,1颗药,想想如果我把这1颗药片放入水中,药片会怎样?(融化、溶解)板书:溶解二、实验验证,明白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了解对比实验的方法。

1、我们看,杯子里的药片溶解的很慢,现在老师想让药片溶解的快点,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学生回答:搅拌、加热水、弄碎。

老师伺机板书:搅拌、温度、颗粒大小)2、刚才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好的方法,这只是一个大胆的猜测,那么如何验证这些猜想是正确的呢?(通过实验)好,那我们今天就当一回小小科学家,亲自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一)以搅拌实验为例,探讨实验方法。

师:同学们请看书,那么做这个实验需要几个烧杯呢?师:为什么要用两个烧杯呢?(便于比较)师:不错,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对,这就是科学学科经常运用的一个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板书)大屏幕出示定义师:这节课我们就运用对比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请看大屏幕搅拌实验的要求,找出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出示(课件)相同条件:1.水量相同2.水温相同3盐量.相同4.同时加入5.观察时间相同。

不同条件: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师:找出了做对比实验的条件,我们就来实验,看结果与你们的猜想是否一致。

同学们请看,在桌面的实验盘里有1-6号6个杯子,杯子上有一个黑色的标记线,它就表示30毫升,1、2、4、5、6这5个杯子里老师已经盛有30毫升的冷水,另外还有5份食盐,每份5克,还有1个搅拌棒。

师:下面请各小组实验员从实验盘里取出1号杯和2号杯,再取出2份食盐。

按老师指令同时放入杯中,1号杯搅拌,2号杯不搅拌,观察结果。

师:得出实验结果:搅拌能加快溶解。

完成记录表一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一)(二)探究“加热是否加快溶解”实验过渡:刚才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论:搅拌可以加快溶解,那么加热又是否能加快溶解呢?我们来一起研究一下。

师;这也是一个对比实验,那么它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是什么呢?请大家看大屏幕。

师:真棒,大家已经找出了对比实验的条件,哪位同学来说说如何实验呢?(学生说完后大屏幕出示实验步骤)第一步:在3号杯内倒入大约30毫升的热水,在4号杯内倒入30毫升的常温水。

第二步:在3号杯和4号杯内分别同时放入等量的食盐,都不搅拌。

第三步:认真观察,记录员填写记录表。

师:请各组取出3号杯和4号杯,老师已经在4号杯内倒入了约30毫升的常温水,为了安全,3号杯的热水老师来倒。

生:各组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生:汇报实验结果:加热能加快溶解,完成记录表二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二)(三)自主探究“碾碎能否加快溶解”实验过渡:上面我们大家一起通过实验验证了搅拌和加热能加快溶解,那么“碾碎”(改变颗粒的大小)是否也能加快溶解呢?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盛有30毫升水的5号,6号两个杯子,还有2个实验袋,白色封口袋内是整颗粒的食盐,红色封口袋内是食盐碎末。

老师决定这个验证试验有同学们自己设计完成,能做到吗?请小组讨论一下,先找出这次对比试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填在记录表内,并想想如何做这个实验?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三)师:学生先说相同与不同,然后学生再动手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汇报实验结果:碾碎能加快溶解教师小结:(大屏幕出示)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液体是否被搅拌、水的温度,物体颗粒大小有直接关系。

下面老师就来检验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成果。

三、学以致用,探究水果糖的溶解过渡:看大家做实验这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每人吃一颗糖,好不好?不过吃糖之前请大家先想一想怎样吃糖,可以让糖溶解的更快些?1、小组讨论吃糖方法。

2、汇报讨论结果:⑴含在嘴里不动、⑵用舌头翻动搅拌⑶咬碎并搅拌3、按不同方法吃糖,看哪种方法最快,做好记录,用1、2、3记录糖溶解快慢的顺序,注意不要囫囵吞枣吆!4、汇报吃糖结果:咬碎并搅拌最快。

四、拓展延伸1、师:今天学习了关于溶解的知识,同学想想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了今天所学的知识?生:洗衣服倒洗衣粉要搅拌、炒菜放盐、冲牛奶、吃药等。

2师:看来只要我们平时留心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五、思考题(大屏幕出示)今天我们在30毫升的水里放了5克食盐,它溶解了。

如果在100毫升的水里放20克食盐它会不会都溶解,如果会,30克、40克……它还会溶解吗?六、请各小组实验员整理实验器材,组长上交实验记录和报告。

七、板书设计:溶解的快与慢搅拌相同条件温度加快溶解对比试验颗粒大小不同条件溶解的快与慢实验记录表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一)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二)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三)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6.加快溶解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探索“加快溶解”的过程中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

2.引导学生在“哪一块食盐溶解得快”的活动中,经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过程,并认识影响物体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几个因素。

3.引导学生在研究活动中大胆设想,精心设计,并能控制实验条件,用对比法的原理进行科学的验证过程。

教学重点经历利用对比的方法验证肥皂溶解速度变化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明确实验中的变量和不变量,经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过程。

教学方法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探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组用)筷子、玻璃杯、热水和冷水、小刀、糖块、肥皂、表、食盐、汤匙、水槽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一杯纯净水,请一位学生上来喝一喝,说说水的味道。

2.在纯净水中加入两个糖块,马上让这位学生再喝一喝,说说现在水的味道。

3.教师设问:加了两块糖,水为什么还不是很甜呢?4.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5.教师提出探究的任务:你有什么办法能加快糖块在水中的溶解呢?师随机板书课题:怎样加快溶解。

二、新课学习1.探究哪块糖溶解得快(1)教师设问:你们提到的方法真的都能加快糖块溶解的速度吗?你有办法让人信服呢?(2)学生提出自己的设想。

(3)教师设问:如果把热水、搅拌和切碎几种方法综合起来实验,能说明每种方法都有加快糖溶解速度的作用吗?(4)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5)教师再设问:要看清每种方法是否加快了溶解,加快了多少时间?你们觉得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6)学生小组讨论。

(7)学生交流,提出要用冷水与热水、搅拌与不搅拌、切碎与不切碎的对比方法。

(8)引导学生注意对比实验中的注意点。

①教师设问:比方冷水与热水的对比实验中,你们认为哪些条件要相同,哪些条件必须不同呢?②学生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设想。

③教师再次设问:另外两个对比实验中,你们认为哪些条件要相同,哪些条件必须不同呢?(9)在选择基础上协调成4个组做搅拌与不搅拌的比较;4个组做切碎与不切碎的比较;4个组做热水与冷水的比较。

教师巡回指导。

(10)各小组交流研究结果。

教师谈话小结。

2. 研究怎样加快食盐的溶解。

使用‘学乐师生’录像、拍照,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1)教师谈话:你熟悉的可以溶解在水中的物质还有什么?(2)学生说说。

(3)教师谈话:现在我们用食盐来进行一场比赛。

比一比,哪个小组先把它完全溶解在水。

你觉得怎样才能使比赛更公正?(4)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明确需要控制食盐的数量、水的多少、开始实验的时间等因素,而加快溶解的方法可以是不同的这的重要点。

(5)各小组讨论加快溶解的方案。

(6)各组比赛。

(7)请速度快的小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速度快的经验是什么?(8)请速度慢的小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速度慢的原因可能是什么?3. 体验与记录肥皂溶解的时间。

(1)小结前面部分的活动。

(2)教师谈话:以上这些加快溶解的方法是否也适合另外的物体比如肥皂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加以验证?没有比刚才更简便的方法呢?(3)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4)教师出示记录表,让学生研究表格,提出对这个本活动的注意点或建议。

(5)学生推测结果,并说明理由。

(6)分发肥皂片,实验。

(7)交流结果。

4.生活中应用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加快物体溶解的方法,那么在生活中,我们把这种方法应用在哪里了?生讨论后答(如:1、妈妈洗衣服的时候,往水里倒洗衣服后,总是用手搅一搅;如果洗衣服结块了,一般倒入温水中,还把它弄碎。

2、冲咖啡的时候要用热水冲,并且一边冲还要一边等等。

)师:看来生活处处皆科学。

三、结论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小组交流,小组长发言。

四、课堂练习1.在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应用加快溶解的方法的,列举一个例子?2.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有关。

3.判断题:(1)两块肥皂同时放入装水的杯子中,放在热水中的溶解的快。

()(2)在“搅拌是否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实验中,两个杯子中水可以不一样多。

()(3)在“比较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影响”实验中,可以在其中的一个杯子中搅拌。

()(4)肥皂粉、鸡精、面粉、白酒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5)一些液体不能溶解在水中,但可以溶解在其他液体中。

()(6)溶解就是放入水中的物质完全与水混合,水中没有沉淀物。

()(7)食糖在水中溶解后,中间的地方最甜。

()五、作业布置近年来,海水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课后请同学们调查一下海水被污染的原因,了解生活中溶解现象带来的危害,并想出防治措施。

六、板书设计5.怎样加快溶解搅拌、加热(热水)、切碎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6.加快溶解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探索“加快溶解”的过程中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

2.引导学生在“哪一块食盐溶解得快”的活动中,经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过程,并认识影响物体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几个因素。

3.引导学生在研究活动中大胆设想,精心设计,并能控制实验条件,用对比法的原理进行科学的验证过程。

教学重点经历利用对比的方法验证肥皂溶解速度变化的探究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