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预制构件制作
偏差应采取措施及时纠正;
4 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并振捣密实,要求边浇筑、边振捣、可根据要求选择插入
式振捣棒、平板振动器、附着式振动器或振动台等方式,振捣混凝土不应影响模具的整体稳
定性;
5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3.4.4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应在构件制作
螺母中心线位置 螺栓外露长度 插筋中心线位置
2 +10,-5
3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插筋外露长度
+5,-5
尺量检查
拉结件
中心线位置
±3
尺量检查
预留孔
中心线位置
5
尺量检查
尺寸
±5
尺量检查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量检查
洞口尺寸、深度
±10
尺量检查
注:钢筋连接套筒除应满足上述指标外,尚应符合套筒厂家提供的允许误差值和施工误差
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块留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每 100 盘但不超过 100m³的同配比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少于一次;
2 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比混凝土,不足 100 盘和 100m³时其取样次数不少于一
次。
3 当一次连续浇筑同配比混凝土超过 1000m³时,每 200m³取样不少于一次
4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养试块,同条件养护试块的留置组数应根据拆模、吊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
受力钢
排距
±5
筋
保
柱、梁
±5
取较大值 钢尺检查
护 楼板、外墙板、楼
±3
层
梯、阳台板
钢尺检查
绑扎钢筋、竖向钢筋间距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箍筋间距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钢尺检查
3.3.3 预埋件、连接套筒、拉结件、预留孔洞应按预制构件设计制作图进行预留预埋,并满
进行检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7.3.2 的规定。
表 3.3.2 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片尺寸和安装位置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绑扎钢
长度和宽度
±10
钢尺检查
筋网
网眼尺寸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绑扎钢
长度
±10
钢尺检查
筋骨架
宽度和高度 钢筋间距
±5 ±10
钢尺检查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
间距
±5
3.2 制作准备
3.2.1 预制构件生产前应对工人进行专业操作技能岗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2.2 预制构件生产前应编制构件生产方案,其内容包括
1 生产计划及生产工艺; 2 模具计划及组装方案; 3 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4 机具、物流管理计划; 5 成品保护措施。 3.2.3 预制构件生产前,生产企业应根据深化设计图纸和生产方案内容编制构件加工制作图, 构件加工制作图应包含下列内容: 1 单个模具组配、预制构件模板图、配筋图; 2 预留预埋件(含吊件及管线)及其拉结件构造图 3 外墙保温层、接缝密封处理和饰面等西部构造图 4 系统构件拼装图; 5 全装修、机电设备综合图及给排水管道布置图 6 带饰面砖或饰面板的构件,应绘制排砖图或排板图;夹芯外墙板,应绘制内外叶 墙板的拉结件布置图及保温排板图。 3.2.4 混凝土及原材料、模具、钢筋加工、连接套筒、拉结件预埋件等质量验收除应符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 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等规定的检验批数量进行检验和评定外,尚应符合河北省现行地方有关标准的规定。 3.2.5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生产前应制定预应力施工技术方案和质量控制措施,并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 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的规定
7.3 钢筋骨架、钢筋网片和预埋件
3.3.1 钢筋骨架和刚劲网片应满足预制构件设计图要求,宜才用专用钢筋定位件,入模应符 合下列要求:
1 钢筋骨架尺寸准确,骨架吊装时应采用多吊点的专用吊架并应轻放入模,防止骨 架产生变形;
2 钢筋保护层垫块宜采用与构件混凝土强度等花状布置,间距满足钢筋限位及控制变形要求;
值。
3.4 混凝土浇筑
3.4.1 首次使用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能应根据产品类别合成产工艺要求
确定,并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
3.4.2 混凝土浇筑前,应逐项对模具、钢筋、钢筋骨架、钢筋网片、连接套筒、拉结件、预
埋件、吊环预留洞、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管线等进行检查和验收。
3.4.3 混凝土配合比、性能指标、浇筑质量等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的规定。混凝土浇筑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混凝土浇筑前清除模板被杂物,表面干燥的基层或模板应洒水湿润;涂刷在模板
表面的隔离剂应选用不影响构件性能和装饰工程施工的环保性产品;
2 混凝土应均匀连续浇筑,投料高度不宜大于 500mm;
3 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模具、门窗框、预埋件、拉结件不发生变形或者位移,如有
装、运输等实际需要确定;不同养护条件构件的试块应增加留置组数。
3.4.5 采用后浇混凝土或砂浆、灌浆料连接的预制构件结合面制作时应按照设计要求做粗
糙面处理。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可采用化学处理、拉毛或凿毛等方法制作粗糙面。
足吊装、施工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稳定性要求,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7.3.3 的规定。
表 3.3.3 预埋件、套筒、连接件、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钢筋连接套筒
中心线位置
2
尺量检查
套筒内部、灌浆孔、排浆孔通畅保护
目测
锚板中心线位置
5
尺量检查
预埋件(插筋、螺栓、 吊具等)
3 钢筋骨架入模时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油污或者锈蚀,外露钢筋应有防污
保护措施;
4 钢筋骨架和网片应与连接套筒、拉结件、预埋件等避开。
3.3.2 预制构件采用的钢筋的规格、型号、力学的性能和钢筋的加工、连接、安装等应符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D 规定。
钢筋骨架和网片入模后,应按设计图纸要求对钢筋位置、规格、间距、保护层厚度等
3 预制构件制作
3.1 一般规定
3.1.1 预制构件宜在工程制作。 3.1.2 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应根据构件型号、形状、几何尺寸、重量等特点制定制定相应的工 艺流程和生产方案明确质量要求和控制要点,对预制构件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策划和控制管 理。 3.1.4 预制构件验收合格后应统一进行标识,标识因满足唯一性和可追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