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宫崎骏动漫电影作品音乐赏析

宫崎骏动漫电影作品音乐赏析

宫崎骏动漫电影作品音乐赏析
【关键词】赏析,音乐,电影作品,动漫,宫崎骏,
在音乐创作中,久石让与宫崎骏达到了高度的契合,均以小格局见大情怀的方式以不同的手段阐述着同一个寓言。

简单的音符中,流露着对逝去时光的祭奠与对爱的呼唤,那是一种让你于静默中逐渐忘我的情感。

主题歌《伴随着你》以及该歌曲的合唱版《空降的少女》,是流传最广的,在很多国家与地区都被演绎成不同的童声版本。

有些如田野间传来的童谣,有些则如教堂里轻灵的圣歌,相同的曲调,却给人以各不相同的心灵体验。

你会惊诧这么简单的曲风、这么素淡的声调,怎会有如此震撼人心的穿透力。

主题音乐的交响音乐版,更是如幻想诗一样的杰作。

小提琴略带忧郁的调子,给人一个惆怅万千的引子,像是少女在云端的企盼,在告别着自己最美好的时光与记忆。

小提琴缓缓进入心跳的节奏,就像遇到了让你心跳的事情或者人物,愉悦而欢快,慢慢让人忘记伤痛。

简单的旋律,多元的演绎,直到钢琴的加入,突然升华出一种催人落泪的煽情,旋律一再重复,渐渐有力,就像是一个跌倒的理想又被重新拾起一样,重新让人感受到自信的深呼吸。

另外,主题音乐还有着陶笛版与八音盒版,各自阐述着宫崎骏动漫人物希达和小杰不同境遇间的不同心境。

与主题音乐的蓬勃和大气不一样的是,这两组简单到极致的演奏倒是真像是映现了孩子的梦想,一半愉悦,一半哀愁,返璞归真。

三、1988年——《龙猫》
《龙猫》是宫崎骏在STUDIO GHIBLI的第三部电影。

这个故事来自他家乡的一个传说,都说有一种神奇的小精灵,它们就像人们的邻居一样,在大家的身边嬉戏、玩耍,只有拥有最纯真无邪心灵的小孩才可以捕捉到他们的形迹。

年少的宫崎骏也曾认真地在小径上等待,在草丛间寻找,却总是一无所获。

为此,他创作了这个带有点遗憾与惆怅的幻想精品。

久石让在《龙猫》的音乐创作中,不仅使作品拥有了与电影一样的想象深度,更让其延伸到超越电影本身的幻想空间里,给人以无限遐想。

他不仅揉入了自己儿时在家乡长野学到的小调,也改编了乡下祭祀节日里向神祈福的歌谣。

主题歌DO RO旋律简洁而轻快,节奏鲜明而跳跃,是个孩子气十足的歌曲,至今仍在亚洲各地保持着较高的流行指数。

而插曲《风之甬道》却是有着日本乡间祈福歌谣风格的作品。

音乐以鼓声与木琴的叮咚声为基点,再配以童声情绪饱满的哼唱,令故事中那可爱又神奇的精灵邻居一时间栩栩如生。

配乐Totoro ga ita是《风之甬道》的轻音乐版。

与歌曲相得益彰,这组配乐的风格也以神圣而纯洁的感觉为主题,在童真气十足的音乐中表现出了一种严谨、严肃的属性。

这组音乐有很多种版本,诸如原声版、映象版、交响版,等等。

影片的配乐有八首之多,虽说风格各不相同,却都被改编成了交响乐的精品。

在名为《交响乐故事——龙猫》的纪念专辑中,这组音乐的特点被发扬到了极致,是由久石让指挥新日本交响乐团演奏的重新编排过的龙猫音乐。

交响的力量赋予了组曲以格外的神圣感与厚重感,钢琴和大提琴的联袂,给予人们以穿越岁月时光的感受。

四、1989年——《魔女宅急便》
1989年,宫崎骏延续着自己的飞行梦想创作并推出了动漫经典作品《魔女宅急便》。

片中那位时常骑着扫帚出行的小魔女琪琪,是很多孩子的梦想,更勾起了很多成人的少年回忆。

对于从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人而言,那飞在天上的小魔女就是那时人们心目中的哈利波特,带给人们无数的纯真梦想,多年都不曾让人忘却。

宫崎骏对飞行有着浓厚的偏爱,从《风之谷》画“御风使”开始,直到《天空之城》《龙猫》《哈尔的移动城堡》,飞行的画面与天空的自
由想象就一直在他的作品里延续。

《魔女宅急便》也无例外地发扬着这种如诗一般的幻想,在小魔女的飞行经验中完美地体验那自由的快慰。

琪琪在骑着扫帚以送快递的形式为人们带来便利的时候,却不小心在挫折当中迷失了自己。

人情的冷淡以及温暖的缺失居然令她为此忧郁生病,乃至于丧失了飞行的魔力。

作品就是在阐释伤心的小魔女回归到天空的故事,让一个孩子在人情世故前重新找回希望与自信。

与其说那是一个孩子的成长,还不如说是我们所有人都需要面对的人生蜕变历程。

它让现实世界的人们去为自己的冷漠与冰冷去反省,更给成人世界的势利心态以极强的嘲讽。

久石让在片中的配乐很清淡,但这种清淡的风格却流露出一种漂泊在外的思乡情结,甚至有着一点点对现实遭遇的无奈以及自我独白式的个人化忧郁。

不过这种淡淡的哀愁之气在片子的主题歌那轻快的节奏下变得模糊,总算是寻回了一些童心未泯的稚气。

主题歌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一度很流行,是由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以童声演唱的,范晓萱在90年代也曾翻唱过,甚至还复制了小魔女琪琪的可爱造型。

不过这首朗朗上口的主题歌创作者是荒井由実。

五、2000年——《千与千寻》
1999年底,宫崎骏主导制作了动漫巨作《千与千寻》。

音乐仍旧由久石让创作。

在《千与千寻》里,自然的矛盾与人类的迷失成为被反复诉诸的议题。

主人公千寻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辗转里,见证着身边的一幕幕失落的影像。

以单纯的眼光看,影片是关于千寻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神奇经验,但事实上,却是一则关于整个人类的精神寓言。

人类在追寻生存出路的时候,却都无不意外地迷失在歧途,要寻找真正的自我,只能寄希望于千寻那样纯洁而无邪的童心上。

久石让在《千与千寻》的音乐创作中,淡却了早前的轻佻,而是渐渐压缓了节奏,以最简单的音符、最繁复多变的弦乐篇章去诠释小女孩千寻的情感世界。

钢琴往往以独白的形式独立于交响空间里,给人以一种取自于复杂世界里最孤独的心灵感受。

虽是细腻的抒情,但琴键之音却已没有了宫氏动画中的童趣色彩,反而是哀气十足。

如其中的一章One summer day,曲调上原本是追随着《天空之城》做点题式的独白,但却在一派古典气息里被编配得越发具有成人味道,让人在冥想中逐渐催生了年华老去的失落意境。

久石让的音乐创作似乎也像千寻一样,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成长,逐渐开始变得老气横秋。

《千与千寻》的音乐与画面,其实就像是完整的人生一样,一点一点地寻回我们曾经失落的东西。

久石让的音乐永远是充满关怀的,就像是心脏被刺痛的那一刹那,突然抚慰过来的一只手掌,很温暖,很人性。

相比《天空之城》和《龙猫》,《千与千寻》的音乐元素更为丰富,表现手法也更为老练,显示了久石让扎实精致的一贯风格,再次展现了久石让以简单琴音捕捉复杂情感的独到功力,优雅而美丽的琴音里不时随着剧情坠入调皮、可爱、踌躇、感伤的思路,并随时与掌握奇异冒险历程的管弦乐交互融合。

与以前更不同的是,《千与千寻》对古典音乐的追随显得特别鲜明了一些,很多章节已经成为音乐舞台上被反复改编演绎的新宠。

而本片最流行的是传统日本民谣风格的主题歌《与你同在》,这是木村弓所创作并亲自演唱的,而不是久石让的手笔,难怪其曲风与影片的大多配乐风格有那么明显的出入。

不过熟悉古典音乐的朋友应该不会对《与你同在》的曲调陌生。

歌曲的和声部分,明显是取自于帕赫贝尔的《卡农》,除了拍子上有点变化之外,基本相同。

在《千与千寻》所出品的电影原声中,特别收录了这个主题歌,后来还特别制作了交响音乐版。

人们都说,这个曲子虽然与久石让无关,却有着与久石让一样的情怀,当然也有着帕赫贝尔那不可磨灭的古典身影。

【关键词】赏析,音乐,电影作品,动漫,宫崎骏,
[参考文献]
[1]刘小林,钱博弘.动画概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马华.影视动画影片分析[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3]颜慧,索亚斌.中国动画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史振丽(1975—),女,河北廊坊人,硕士,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声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