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习(86):境外退市回归境内上市【案例情况】一、南都电源2000年4月,周庆治通过其控制的Pakara Investments、Pakara Technology、Kastra Investments等三家公司实施了发行人在新加坡间接上市的计划。
2005年3月,由于间接上市未能达到预定目的,周庆治对海外上市公司实施私有化并退市。
2008年11月,周庆治直接受让海外公司Kastra Investments所持杭州南都的股权,至此,发行人与海外公司彻底脱钩。
三家海外公司及发行人间接上市的基本情况如下:(一)Pakara Investments(海外上市公司股东)Pakara Investments成立于1998年5月,授权资本为200万新元,实缴资本为170万新元,注册地为新加坡。
Pakara Investments成立时的授权资本为10万新元,实缴资本为2新元,其中Lee Li Ching、Tan Siew Lee分别出资1新元,各占50%的股权。
1998年6月,Tan Siew Lee、Lee Li Ching分别将其所持Pakara Investments的股份转让给周庆治和章禾,股份转让价款均为1新元。
转让完成后,Pakara Investments将授权资本由10万新元增加至200万新元,实缴资本由2新元增加至170万新元,新增资本由周庆治、林旦、许广跃、何伟、杨晓光缴付。
此次转让及增资完成后,Pakara Investments的股本结构如下:2004年3月,许广跃与周庆治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将其持有Pakara Investments238,000股股份以1新元/股的价格转让给周庆治,此次股份转让完成后,各股东的持股数及持股比例如下:2007年3月,周庆治与何伟、王海光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按1新元/股的价格将其所持27,800股Pakara Investments股份转让给何伟,将其所持1,870股Pakara Investments股份转让给王海光;同日,林旦与何伟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按1新元/股的价格将其所持4,930股Pakara Investments股份转让给何伟;杨晓光与王海光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按1新元/股的价格将其所持127,500股Pakara Investments股份转让给王海光。
此次股份转让完成后,各股东的持股数及持股比例如下: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Pakara Investments的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目前该公司正在办理注销手续。
(二)Pakara Technology(海外上市公司)Pakara Technology成立于1969年7月,注册资本为2,000万新元,实收资本为15,560,987.00新元,发行股数为7,375.70万股,注册地为新加坡,法定代表人为周庆治。
Pakara Technology原名National Kap Ltd(汉语名为“立华电子”),于1988年7月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交易及自动报价系统(简称“SESSDAQ”)上市。
截至1998年11月,National Kap Ltd的授权资本为1,500万新元,实缴资本为952.85万新元,实际发行在外股份1,905.70万股,每股面值0.50新元。
1998年12月,National Kap Ltd将授权资本提高至2,000万新元,决定发行1,818万股,其中Pakara Investments认购818万股,发行完成后National Kap Ltd实际发行在外股份数量达3,723.70万股,每股面值0.50新元,其中Pakara Investments持有818万股,持股比例为21.97%。
2000年1月,Pakara Investments认购National Kap Ltd新发行的3,532万股,本次发行完成后,National Kap Ltd的实际发行在外股份达到7,255.70万股,Pakara Investments持有其59.95%的股份,并将其更名为Pakara Technology。
2000年5月,Pakara Technology新发行120万股,发行后PakaraTechnology股份总数量达到7,375.70万股,此后Pakara Technology的股份数量未发生变动。
2005年2月,Pakara Investments通过现金要约将Pakara Technology私有化并退市。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Pakara Technology的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目前正在办理注销手续。
(三)发行人间接上市、退市基本情况1、发行人间接上市的基本情况2000年1月,Pakara Technology发布重组报告书,主要内容如下:(1)资本结构及规模调整。
对原有资本进行缩股,原有授权资本由2,000万新元降至200万新元,每股面值由0.50新元降至0.05新元,注销1,675.665(3,723.70×0.45)万新元实收资本。
在此基础上将授权资本增加至2,000万新元,每股面值0.05新元,授权股本达到40,000万股;(2)处理原有资产。
向原大股东Beng Kim Holding Pte.Ltd出售原有电容器及其他电子配件业务,按不低于经审计的账面价值向Beng Kim Holding Pte.Ltd出售所持ASJ Components, Inc 51.2%的股权。
(3)收购电池制造资产。
向Pakara Investments发行3,532万股股份与670.30万份认股权证(每股行权价格为0.258新元)收购其所持Kastra Investments90.86%的股权,当时Kastra Investments持有杭州南都60.53%的股权,而杭州南都持有发行人69.90%的股权。
(4)其他条款:包括其他股东放弃要求Pakara Investments强制收购其所持股份的权利、公司更名为Pakara Technology、公司章程修改、关联交易安排、新股发行安排等条款。
该次重组完成后,Pakara Technology的授权资本为2,000万新元,实收资本362.785万新元,实际发行在外股份7,255.70万股,其中Pakara Investments持有4,350万股,持股比例为59.95%,其主营业务变更为电池制造业务,发行人实现间接上市。
保荐机构和公司律师经核查后认为,Pakara Investments通过收购并控股上市公司National Kap Ltd(收购后该公司更名为Pakara Technology)实现在新加坡上市的经过已取得新加坡交易所的认可,Pakara Technology在新加坡交易所的上市的行为有效。
Pakara Technology上市期间的规范运作、信息披露符合新加坡交易所的有关规定。
2、发行人退市的基本情况2000年5月Pakara Technology新发行120万股,其实收资本增加至368.785万新元,实际发行在外股份7,375.70万股。
至发出现金要约前,Pakara Investments所持股份数量为4,000万股,其一致行动人Tong Xin持有388.5万股,Pakara Technology的发行在外股份数量仍为7,375.70万股,Pakara Investments实际控制了其59.50%的股份。
2005年1月17日,Pakara Investments发出无条件现金收购要约,按每股0.085新元的价格收购所有Pakara Technology的股份。
至要约结束日2005年2月16日,共有3,221.79万股接受要约(含Tong Xin所持388.5万股),Pakara Investments的持股比例增加至97.90%。
2005年1月27日,新加坡交易所同意Pakara Technology退市,并同意Pakara Investments按照新加坡公司法第215条第1款的规定强制收购未接受要约的部分股份。
2005年2月18日,Pakara Technology发布退市公告,宣告于2005年2月22日退市,并将于2005年5月强制收购未接受要约的2.1%的股份,计1,539,100股。
至此,发行人在新加坡退市。
2008年11月,周庆治收购了Kastra Investments所持杭州南都的股权,发行人与海外公司彻底脱钩。
3、三家新加坡公司的注销进展情况三家新加坡公司正在办理注销手续。
新加坡注销公司主要程序包括:(1)经营期间全部业务的税务清算;(2)CPF(员工社会保障费用)的清算;(3)重新在银行设立清算账户;(4)登报、销户;(5)FM(最后股东会)文件交工商部门,完成全部注销。
目前Kastra Investments的注销手续已办理完毕,Pakara Investments、Pakara Technology正在进行第(4)阶段的注销工作。
(四)反馈意见的关注问题:请保荐机构、律师就境外上市的经过及上市期间的规范运作、信息披露出具专项意见。
律师认为,Pakara InvestmentsPte Ltd通过收购并控股上市公司National Kap Ltd(收购后该公司更名为Pakara Technology)实现在新加坡上市的经过已取得新加坡交易所的认可,Pakara Technology在新加坡交易所的上市的行为有效。
根据Pakara Technology出具的说明、立杰律师事务所(新加坡)出具的《确认函》及锦天城律师对Pakara Technology的两位董事进行了访谈,并对新加坡交易所网站中进行查询,Pakara Technology上市期间不存在因重大违反规范运作、信息披露方面规定而受到新加坡交易所处罚的情形,锦天城律师认为,Pakara Technology上市期间的规范运作、信息披露符合新加坡交易所的有关规定。
二、怡球资源发行人下属子公司结构图如下:怡球金属熔化私人有限公司是1984年8月18日在马来西亚境内注册成立的公司,注册地址为马来西亚柔佛州巴西古当市巴西古当工业区格鲁利鲁37、472、474号,主要从事再生铝合金锭的生产和销售业务。
马来西亚怡球授权股本2亿股,已发行81,830,267股股份(每股面值1林吉特),现由发行人的全资子公司怡球国际持有该公司的全部股份。
(一)马来西亚怡球的历史沿革情况1、设立情况1984年8月18日,马来西亚怡球在马来西亚境内注册成立,名称为“Ye Chiu Metal Smelting Works Sdn Bhd”(译成中文为“怡球金属熔化工厂私人有限公司”),组织形式为“私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000林吉特,其发起人为黄崇胜、林忠孝(中国台湾籍自然人,黄崇胜的岳父)、Berhanuddin Bin Jalam(马来西亚籍自然人)和Chew Boon Lean(马来西亚籍自然人)等4名自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