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美国好莱坞“黄金时代”汇总

第四章:美国好莱坞“黄金时代”汇总

20世纪30—40年代的美国电影
第一节:好莱坞的形成
• 一、电影专利公司(MPPC)与反托拉斯行动es Patents Com pany)1909
• 1909年1月1日 爱迪生制作公司、比沃格拉夫 公司、维太格拉夫公司、赛利格公司、艾萨内 公司、法国百代公司、梅里爱公司。
• (三)乖僻喜剧 • 代表作品: • 霍克斯《20世纪特快列车》(1934) • 卡普拉《一夜风流》(1934) • (四)强盗片 • 代表作品: • 茂文·勒洛埃 《小凯撒》(1930) • 威廉·韦尔曼 《人民公敌》(1931) • 霍华德·霍克斯 《疤脸大盗》(1932)
• 二、好莱坞主要电影公司(1914—1918) • (一)独立电影公司(IMP)的先驱卡尔·莱默
尔与环球电影公司 • 1、1909年 扬基电影公司(独立电影公司) • 第一部电影《海华沙》(1909) • 2、1911年 独立公司西海岸电影制片厂 • 3、1912年 环球电影公司 • 《灵魂的交易》(1913) • 4、1915年 环球影业公司 • 第一部剧情长片《生死之交》(1914)

• (四)希妲·芭拉Theda Bara (1885年 7月29—1955年4月7日)
第二节:声音进入电影
• 一、技术探索 • (一)1985年 爱迪生 同步声电影装置 • (二)1905年 莱昂·高蒙 计时声系统 • (三)1913年 爱迪生 超级有声电影系统 • (四)1923年 李·德福雷斯特 • (五)1922年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西
部电器公司 “电声”系统
• 二、技术推广 • (一)华纳公司 • 1、1925年6月25日 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签订
实验协议 • 2、1926年 建立维太风公司 • 3、1926—1927年第一批有声短片放映 • 4、1928年12月4日 第一部全有声片《我妻子
离开了》 • 5、1927年10月6日《爵士歌王》 • (二)福斯公司 • 西奥多·W.凯斯 摩维通
• (四)其他电影公司 • 1、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1912年 萨姆·华纳 • 2、福克斯电影公司 • 1914 威廉·福克斯
• 三、早期好莱坞明星制度与早期明星
• (一)好莱坞第一位电影明星:弗洛伦斯·劳伦 斯
• 1910年 莱默尔 《破碎的誓言》
• (二)玛丽·璧克馥(Mary Pickford)(1892 年4月8日——1979年5月28日)
• 1917年 《琼女士》德米勒
• (三)塞缪尔·戈尔德温、路易·B.梅耶与米高 梅电影公司
• 1、1917年 戈尔德温电影公司 • 2、1916年 米特罗电影公司 • 3、1918年 梅耶电影公司 • 4、1920年 马尔科斯·洛克收购米特罗电影公
司 • 5、1924年 米高梅公司成立 • 第一部发现的电影《挨耳光的男人》(1924)
第三节:好莱坞的制片政策
• 一、制片厂制度 • (一)制片人独揽大权的制片制度 • (二)流水线式的影片生产方法 • 八大电影公司:米高梅、派拉蒙、华纳兄弟、20世纪
福斯、雷电华、环球、联美、哥伦比亚 • 二、明星制度 • 明星制度的问题 • (一)严格的合同限制 • (二)类型的限制 • 三、审查制度 • 1934年—1966年 海斯法典时期 • 1968年—至今 分级期
• 目的:限制独立制片公司的发展
• (二)反托拉斯行动
• 1、使用未经授权的器材设备,秘密拍电 影。
• 2、要求美国政府展开反托拉斯行动。
• 3、与法国卢米埃尔公司签订电影胶片供 应协议。
• 4、寻找新的地方。
• (三)好莱坞的形成 • 好莱坞第一家电影制片厂:1911年10月 内斯特影片
公司 • 1912年 15家电影公司 • 1915年 好莱坞电影生产量占美国电影的60%
• 二、歌舞片 • 《百老汇旋律》哈里·博蒙特,1930 • (一)以唱为主 • 1、西洋歌剧味 • 恩斯特·刘别谦《蒙特卡罗》(1930) • 鲁平·马摩里安《爱我今晚》(1932) • 2、喜剧演员演出的滑稽歌曲 • (二)以舞为主 • 如《掘金女孩》、《第43号街》(1933)
• 金·凯利与歌舞片 • 代表作品: • 《银城春色》(1949) • 《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51) • 《雨中曲》(1952)
• (二)阿道夫·楚科尔、杰西·L.拉斯基与派拉 蒙电影公司
• 1、1912年 名人名剧电影公司创立
• 2、1914年 拉斯基电影公司创立
• 杰西·L.拉斯基、塞缪尔·戈尔德温、西尔·B.德 米勒
• 1914年《异种婚姻》(Squaw Man)德米勒 /奥斯卡·阿普菲尔
• 3、1916年 名人拉斯基电影公司
• 二、主要的类型电影 • (一)西部片 • 1、萌芽 • 鲍特 《火车大劫案》(1903) • 2、形成(1915—1924) • 詹姆斯·克鲁兹 《篷车》(1924) • 约翰·福特 《铁马》(1924) • 3、转型(1950年代) • 弗莱德·津纳曼 《正午》(1952)
• 约翰·福特与《关山飞渡》
• R(RESTRICTED Under 17 requires accom panying parent or adult guardian.) 17岁 以下儿童须有家长陪同
第四节、类型电影观念及其模式
• 一、电影的类型化 • (一)“三特征”说 • 1、公式化的情节 • 2、定型化的人物 • 3、图解式的视觉形象 • (二)“七特征”说 • 1、二元性 • 2、相似性 • 3、模式性 • 4、梦幻性 • 5、大众性 • 6、怀旧性 • 7、娱乐性
• G(GENERAL AUDIENCES All ages admitte d.)一般观众
• PG( 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 S ome material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child ren.) 10岁以下儿童须有家长陪同方可观看
• PG13(PARENTS STRONGLY CAUTIONED Some material may be inappropriate for c hildren under 13. ) 13岁以来儿童须有家长 陪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