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学生从小学到初一、初二已经学习接触不少古诗词了。
但好多同学对古诗词不感兴趣,对学过的古诗词不能很好的理解感悟。
本次综合性学习,可以督促学生更多地积累背诵古诗词,通过由浅入深的几项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另外在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组为单位,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还能使他们感受到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
(2)积累古诗词,学生争取多背一些古典诗词。
(3)诵读理解古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重点:督促学生多积累一些古诗词,学会把学过的诗词整理归类。
难点:增强对古诗的感悟理解,初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课型:综合性学习活动课
教法:自主合作式,情境式,激励法,体验法。
学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提前让学生准备背下来初一初二所有学过的古诗(包括规定课外古诗词及小学课本中学过的古诗词)。
课时:课上活动时间一课时
活动准备:
1、班级分成四个学习合作小组。
2、一周前印发新课标推荐的必背古诗词让学生去诵读。
回顾小学学过的古诗词。
3、用一周的时间以“古诗中的——”为专题分类集诗。
4、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试根据自己的理解为其配上的画面,在画中体会古典诗词优美的意境。
5、搜集并学唱已经谱曲的古诗词。
6、提前一天发学案,让学生明确课堂任务,做好上课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是一朵瑰丽的文学奇葩。
今天,就让我们漫步在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在鸟语花香中,品味古人的闲情逸致,在诗情画意中,感悟他们的旷达胸襟。
二、课堂活动(分六个版块)
第一版块依诗填空(小试牛刀,初露锋芒)
第一组题色彩
自然界的颜色多种多样,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个世界因为有了色彩,才更加美丽。
现在我们就来填一填古诗词中的颜色名称。
1、岱宗夫如何?齐鲁()未了。
2、()山横北郭,()水绕东城。
3、()毛浮()水,()掌拨清波。
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千()总是春。
5、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柳色新。
6、接天莲叶无穷(),映日荷花别样()。
7、千里莺啼()映(),水村山郭酒旗风。
答案:1、青 2、青白 3、白绿红 4、紫红 5、青青 6、碧红 7、绿红第二组题植物
下面诗句中含有植物的名称,我们来填一填古诗中的植物名。
1、人闲()花落,夜静春山空。
2、采()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明月()间照,清泉石上流。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花始盛开。
5、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满皇都。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出墙来。
答案:1、桂 2、菊 3、松 4、桃 5、烟柳 6、红杏
第三组题动物
很多同学家里一定养过小动物吧,小动物既可爱又好玩,在古人的诗句中那些动物更是活灵活现。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诗句中写的是哪些动物?
1、山光悦()性,谭影空人心。
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情。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归来。
4、春()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立上头。
答案:1、鸟 2、鱼 3、燕 4、蚕 5、蜻蜓
第四组题地名
古诗中常会出现地名。
我们看下面就是一些含有地名的诗。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过五溪。
2、朝辞()()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3、城阙辅()(),风烟望五津。
4、()()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
答案:1、龙标 2、白帝 3、三秦 4、姑苏 5、扬州
第五组题古诗中的成语
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很多成语都有典故,有的来源于历史故事,有的来源于名家作品。
古诗中也有成语。
指出下列诗句中的成语。
①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拘一格)
②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怒发冲冠)
③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青梅竹马)
④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心有灵犀)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桃花)
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
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悲欢离合)
此板块前四组题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组答题,最后一组题为抢答题。
由浅入深,先以填空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古诗词地积累情况,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词内容的丰富多彩。
第二板块名句接龙(实力比拼,大显身手)
每组答一组题,注意书写工整,教师抽查出示,大家共同检查。
1、海内存知己,。
2、两岸青山相对出,。
3、黄鹤一去不复返,。
4、海日生残夜,。
5、晨大漠孤烟直,。
6、兴理荒秽,。
7、明月别枝惊鹊,。
8、山随平野尽,。
1、忽如一夜春风来,。
2、乱花渐欲迷人眼,。
3、烽火连三月,。
4、春蚕到死丝方尽,。
5、无可奈何花落去,。
6、君问归期未有期,。
7、沉舟侧畔千帆过,。
8、山河破碎风飘絮,。
1、晴空一鹤排云上,。
2、萧鼓追随春社近,。
3、荡胸生曾云,。
4、日暮乡关何处是?。
5、少壮不努力,。
6、正是江南好风景,。
7、问渠那得清如许?。
8、山光悦鸟性,。
1、伤心秦汉经行处,。
2、但愿人长久,。
3、瀚海阑干百丈冰,。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海内存知己,。
6、征蓬出汉塞,。
7、潮平两岸阔,。
8、我寄愁心与明月,。
学生每组选答一组题,注意书写工整,教师从每组中抽查一份用实物投影显示,大家共同检查答题情况。
以默写的形式,激励、督促学生识记更多的古诗词。
感悟诗句之精华。
第三版块分类集诗(团结协作,唇枪舌战)
选择典型性内容,检查学生分类集诗的情况。
1、抒写思乡情怀的诗句
2、抒写豪情壮志的诗句
3、表达友情(送别)的诗句
4、表达哲理的诗句
每组同学轮流说出自己所收集归类的诗句,看哪组说得又多又准。
让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感悟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学习资料的能力。
第四版块诗情画意品味诗境(慧眼神珠,针锋相对)
1、教师出示画面,让学生品味画中情境,猜出诗的内容。
各组学生讨论体味画面意境,猜出诗的内容。
讨论分析一幅配诗画面,学习用自己的艺术形式表现诗歌内容。
逐步深入,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感悟品味诗的意境,诗情画意有机结合。
并激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意识形式表现诗歌的兴趣。
第五版块美文美读赏析吟诵(推荐代表,尽展其才)
1、教师指导: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指导朗读。
学生欣赏并体会学习。
2、选择一首比较喜欢的诗,大家共同品析鉴赏,选派一名代表谈赏析结果,再选派一名代表有感情的诵读这首古诗,要求要读出感情,看那组完成的好。
学生在欣赏中学习朗读诗歌的技巧。
课前全组共同赏析,课上先由一名学生谈本组学习品析诗歌的结果,再选派一名代表有感情的朗读所选诗歌。
在品析感悟中体会朗读技巧,在朗读吟咏中赏析品味。
逐渐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第六版块学唱古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请学生说出有哪些古诗已谱曲,并鼓励学生学唱古诗。
说出搜集到的已谱曲的诗词,试着学唱古诗。
《水调歌头》《归去来兮辞》《蒹葭》
进一步感悟古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华诗词的情感。
小结:通过本次活动你有何收获?中学生学习古诗词有何意义?
谈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结束语:本次综合性学习,我们欣赏品味了中华古诗词,了解感受了民族灿烂的文化。
学习古诗词,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腹有诗书气自华”希望同学们多多诵读积累古诗词,它会使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激发学生学习中华古诗词的兴趣。